APP下载

中西家谱文化的对比考察

2020-09-29□陈

寻根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谱宗族

□陈 飞

家谱是一种世界性文化事物,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缘组织,是人类最天然、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东西方社会中,都存在着悠久的撰修家谱传统。

从时间上看,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谱,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的甲骨家谱。《周礼·春官·宗伯》记载西周设有“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谱牒服务于宗法分封制,又有专门官员负责。进入封建帝制后的两千多年中,宗族在绝大多数时间内仍是最重要的基层社会组织,因此中国的家谱得以绵延,明清时代更是遍及普通民众。

在西方,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神谱》对口口相传、流传久远的宇宙诸神和奥林波斯诸神之间的亲缘世系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古罗马贵族的大宅天井中有家谱为主题的装饰。《圣经》新旧约中出现的相当篇幅的犹太人家谱,昭示了西方家谱更久远的渊源。西方家谱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持续不绝,直到20世纪出现家谱热潮。

本文结合中西社会组织结构和宗教文化上的特点,分析彼此家谱文化的异同。

体例与内容

中国的家谱,在上古时期经历了口传家谱、甲骨家谱和青铜家谱等发展阶段,但它们只是列出父子辈分世系,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家谱文献。周代的《世本》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家谱开山之作,虽已亡佚,但从现存辑本来看,它详细记载了当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各家族的世系,同时还记载了这些家族的姓氏来源、迁徙居住情形以及家族中的著名人物的创造发明乃至死后谥号等,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体例之完备,都远远超过了殷商时代甲骨和青铜家谱。

到了汉代,家谱不仅在内容上记载立谱人直系祖先的名字与官职,同时还兼及记载得姓缘由、先世源流、居住地方、人物事迹、从事职业、葬地坟墓、旁系祖先、女性亲疏、祖宗忌讳、序言和跋、立谱目的等。在体例上,汉代家谱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图表式,即利用图表或辅之以文字记述来表示家族世系和人物,采取分代分格顺序编写;一种是叙述式家谱,它用文字叙述来记录家族世系和人物(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中国家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到唐代达到新的高度,然就家谱的内容和体例而言,变化不大。家谱体例中最重要的世系图,在宋以前有的六世为一图,有的七世为一图,有的五世为一图,等等,没有统一标准。自从欧阳修和苏洵以小宗宗法,按“近亲疏远”的原则,创立五世一图的世系图,即上自高祖,下至元孙,五世一图后,这种“欧苏谱法”,基本上为宋代及后世所采用。宋代的家谱在内容上,包括谱序、姓氏源流、谱例、世系图、家训家诫家规、祠堂坟茔义庄等族产情况、本宗族人的行实传记、艺文等,形成了包括表、志、图、纪、例等比较规范的内容体例。中国家谱的内容和体例在宋代基本定型,为后世奠定了基本格局,此后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家谱在宋代家谱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发展。

◇ 161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本德尔图尔科家族家谱树

对比中国家谱的内容和体例的变迁,西方的家谱大体上也经历了由简至繁、渐趋完备的过程,但是按现有的历史记录看,总体进程上晚中国近两千年。在体例上,源于口述传统的叙述形式家谱在西方出现最早。6~9世纪时,以爱尔兰、威尔士口述史以及基督教知识为基础,形成了贵族或皇家写本家谱,编写体例源于《圣经》中基督家谱世系的体例,随后发展出车轮状家谱、树状家谱和纵向列表式家谱,它们都是简单的记述家族传承关系和婚配情况,并且都是图表形式,直到1685年,英国才出现书本式家谱。英国的家谱传统随英国殖民者来到北美,并且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体例。有学者在分析了两部美国体例完备的家谱后,将其与中国家谱进行比较,列出中美家谱内容对比表。(钱正民、沙其敏:《中国家谱与西方家谱之比较》,载《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

通过表格可以发现,体例成熟完备的中西家谱在结构上有相当程度上的相似,然而差别也是比较明显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注重父系关系的维系,家谱当中呈现的是男性血缘关系的传承,女性后裔不入谱,作为妻妾入谱,只有姓氏;英美家谱中,是双亲世系,父系、母系同时溯源,女性后嗣和男性后嗣一样记载。西方人在建立关系网络时,是以个人为中心出发的,个人通过父母、祖父母和自己的后代,不断扩大自己的关系网络。这一点从家谱的名称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家谱一般以父系姓氏命名,例如《王氏家谱》《河南方氏家谱》,而西方则以夫妻或个人命名,例如《Colonel David Funsten和他的妻子Susan Everard Meade的祖先和后代》《宾夕法尼亚Adam Barne的家族——历史和谱系》。

中美家谱内容对比表

二是中国家谱中有祠堂、学堂、族田等的绘图,还有族规家训和宗族祭祀礼仪的记载,这些在西方家谱中是没有的。这一不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具有自治功能的基层组织,其权力得到国家承认,宗族本身作为一个实体,是制度化的,而家谱是宗族制度在文本上的体现,为宗族的存在和运行提供制度上、法律上、信仰上的依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作为基层自治单位,对宗族成员进行道德教化和惩戒,宗族成员的出生、成人礼、婚礼、升官晋爵、葬礼以及祭祀等仪式纪念性活动都在宗族中进行。而在中世纪的西欧,发挥类似作用的则是教会。在社会政治组织之外,中世纪的西欧还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教权制度,例如中世纪的英格兰将全国划分为坎特伯雷和约克两个大主教区,下设17个主教区,又下设教区,每位英国农民归属一定的教区,教区是教会的基层组织(徐浩:《中世纪英国农村的行政、司法及教区体制与农民关系》,《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普通民众的洗礼、婚姻、葬礼等重要的活动都在教会中进行。教会对教区内的民众有道德伦理上的教化和惩戒的职责,因此教会享有相当程度上的司法管辖权(罗辉:《中世纪西欧教会的司法管辖权》,《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西方的家谱不像中国古代家谱那样,依托于一定的宗族制度,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三是是否记载修谱资料的出处。中国古代的家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修,将新的族人录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下去,家谱中很少记载编修家谱时的资料出处。而体例完备的西方家谱,会将资料出处在家谱中详细列出,以示家谱的真实可靠。在中国古代,家谱是家族内部文件,主要面对的是族人,而在家族内部,祖传的家谱具有至高权威,对于宗族的方方面面的记载被认为最可靠。而在中世纪西方,教会管辖着婚姻关系的确立和终止、子女的继承权、遗嘱等,教会的档案记录具备最高权威,前文已经提到,教会具备相当多的司法权。这样一来,家谱的记载必须要以权威的资料来佐证,才能真实可靠。其实中国古代家谱中,为了证明宗族族产的合法占有,往往会收录相关官方的文契、合同、法案、案卷,这是为了防止与宗族外部势力发生利益冲突而为之。在其他方面,中国古代家谱对于宗族内部成员的生死、婚姻、名号、血缘关系等的记载,是找不到像西方教会档案那样更具权威的资料作为凭据的。近代以来,西方掀起家谱热,编修家谱资料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各种官方或非官方的出生记录、死亡记录、婚姻记录、财产记录、业绩记录、籍贯和移民记录、家庭或家族成员关系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信、日记、手稿、著作、书画作品)等,有的国家甚至将人口普查记录和土地普查记录也列入家谱档案的范畴,这与西方社会的民主开放性有关。

四是中西书本家谱在世系的表示方式上差别很大。中国的家谱在宋代以后基本上沿袭“欧苏谱法”,以“五世一提”的原则记载世系。世系为图表式,在对应栏标记世序。而西方家谱在世系的表达上,主要采取叙述式,辈分关系则通过数字表示。可参看《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家谱及图书目录》中名为Adventurous Men and Strong Women的家谱和上海图书馆藏周馥等人于宣统三年(1911年)编修的《安徽建德县纸坑山周氏宗谱》卷六的对比。

这份美国家谱中第十行的“Peter8”中的“8”表示第八代,“”表示在家族内的小家庭中是第一个孩子。这种表示与图二所代表的中国家谱比较起来,差别是很大的。

功能作用

◇ 《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家谱及图书目录》中名为Adventurous Men and Strong Women的家谱

◇ 周馥等编修:《安徽建德县纸坑山周氏宗谱》卷六,宣统三年(1911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家谱产生的一个普遍性的心理根源是人类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问题的求索。弄清个人祖先,是认识自我的必然要求,关系到个人身份的定位和认同,对于获得归属感不可或缺。在这一点上,中西家谱是共同的。

中国宗族中,始祖、始迁祖等作为显祖具有崇高的地位,其人其事往往在家谱中被生动记载,对于家族的功绩被族人颂扬,又常常被塑造成道德楷模,成为族人效仿的对象,在宗族祠堂中的显赫位置立有牌位,时时祭祀。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建立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强化族人身份,增强宗族因共同的血缘而具有的凝聚力,也确定了族人的个人定位。中国家谱中,在追溯祖先时,基本上最终都上及炎黄二帝或者他们的后嗣,以此表明宗族的“炎黄子孙”身份。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在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时,往往以“炎黄子孙”的华夏正统自居,少数民族征服中原后,在文化上又被中原汉人儒家文明反征服,以至于被同化。这在家谱上的表现就是,征服中原的少数民族借助攀附炎黄或者炎黄后裔,不断在血缘上衔接到华夏谱系上来,以建立自身正统性、合法性。

西方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美国,祖先追溯、编修家谱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定义和强化个人的集体身份。与之相应的是,家谱学者也会致力于研究祖先谱系的社会、经济、道德、宗教上的影响,以及个体因为祖先记忆而带来的群体意识。与中国古代的华夏正统观类似,英美社会存在着盎格鲁-撒克逊主义。这种观念认为,具备盎格鲁-撒古逊血统的白人是一种政治传统和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有着很好的清教传统,道德上自律,政治制度上民主进步,相对其他民族,他们是最优等的民族。这样一种种族主义观念,导致了美国社会中一种现象,即通过家谱建立个人的盎格鲁-撒克逊身份和对应的血缘上的纯正,人们普遍以自己的祖先中有来自宗主国英国的白人为荣耀。类似的还有欧洲皇室关于自身族源普遍采纳的“特洛伊起源”说,为了表明家族历史的久远和出身的高贵,他们纷纷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Aeneas,即美与爱之神维纳斯和王子Anchises的儿子。

中西家谱中在各自的历史上都曾经有政治功能。在魏晋南北朝时,编修家谱主要担当佐选仕官的政治功能,是世家豪族垄断仕途和把持朝政的重要工具。此一时期,发达的谱学为门阀势力保持政治特权和婚姻特权服务:依据门第高下选用官吏,寒门子弟被拒于仕途之外;婚姻上严禁士庶通婚,讲究阀阅相当、门当户对。正如郑樵所言,“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一》,中华书局,1995年)到了唐代,虽然创立了科举制,官员通过考试选用,门阀制度受到很大冲击,然而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势力依然相当强大,社会上崇尚门第的氛围依旧浓厚。为了巩固帝国统治,唐太宗组织编纂《贞观氏族志》,重新确定不同姓族的社会地位,以提高寒门和庶族新贵的政治地位,压制旧贵族势力。此后唐高宗时修《姓氏录》,中宗时修《大唐姓族系录》都出于政治考量。

在西欧中世纪,家谱在维护国王、贵族特权和政治地位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家谱最初是国王和王子特有的,后来王室其他成员和低等贵族的家谱逐渐出现。他们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谱可以为国王、王子、大小贵族提供合法性,以便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及相应的经济权益。到12世纪末,家谱已经成为保存祖先记忆和增强声望的最可靠内容,是特定谱系中的成员身份,是贵族们获取身份与地位认同的关键。

在功能上,中西家谱也都发挥了传承道德伦理、维系家道门风的作用。中国传统宗族均制定有面向宗族成员的家规、家训、家诫,内容一般包括孝顺敬长、亲亲睦族、妇道贞德、公正诚信、友爱互助、勤俭节约等,这些被写入家谱当中,用于教育宗族成员,在宗族内部具有法律效力,形成对族人的约束力,触犯了会有相应的惩罚,以此引导族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保证家道不衰。家谱中还注重记载祖先的优秀品德,甚至将他们塑造成人格典范,以求子孙后代效仿。类似的情况,在西方的家谱文化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西方,家族历史的道德维度被人所看重,家谱中承载了价值观。基督教传统家族中,父母和先辈的信仰实践被后人所纪念,他们的虔诚和美善为后人效法,这不断提醒着后人谨记自身从何而来,并且把家族信奉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上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Fran ois Weil. Family Trees: A History of Genealogy in Americ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3)

文化内涵

中西家谱文献的许多不同之处,与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息息相关。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西方主流文化则是基督教文化,这两类主流意识形态对各自家谱文化的面貌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儒家文化是统治者推行的官方意识形态,统治者认为“齐家”在“治国”之先,将家庭伦理推而广之,就是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国家通过地方上的宗族制度将儒家的价值观贯彻到基层,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生态。这样,作为宗族制度文本载体的家谱,必然被打上儒家文化印记。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对家谱的影响也是深刻的。盎格鲁-撒克逊主义下白人优越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并且知晓上帝的律法,因此,家谱的重要使命是,将宗教信仰和与之共生的道德伦理一并地传承给后代。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社会的家谱文化与《圣经》紧密相关。《圣经》很重视家谱,书中记载了相当多的家谱,篇幅从几十代到三四代不等。《圣经》中相当详细地记载了以色列民族的家谱,耶稣基督的家谱一直上溯到亚当。书中提到某某,人名之前一般都会用“某某人的儿子”作为限定语。此外,很多地方提醒以色列人将上帝的律法教育给下一代。

作为宗教元典的《圣经》对家谱如此重视的态度,深深影响了西方人对祖先和亲属关系的理解,这一文化背景,引导他们自觉地把自身放置于谱系关系中。能说明这一问题的一个现象就是家族圣经。当初,很多英国、荷兰、法国、瑞典、德国等欧洲清教徒为了加强血缘联系和世系的连续性,将家谱信息记载并保存在家族圣经内的空白位置,后来这样的传统又随殖民者来到北美,记录内容涉及家族历史、民族、个人身份等,这样的圣经在家族当中备受珍视。

◇ 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藏The Asche Family Bible From Germany家谱书影

中西家谱文化内涵的差异的另一个表现,是宗教维度上的不同。前文已经提过,在中国传统社会,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宗族制度的宗教维度是祖先崇拜。家谱当中对重要祖先予以相对详细的记载,配有相应的画像,始迁祖、显祖及其事迹是构成家族历史叙述的最重要部分,他们也是族人身份的标志性符号。宗族祠堂中供奉有他们的牌位,家谱当中对于祠堂和祭祀制度都有明文规定,在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中,他们被族人顶礼膜拜。祖先被后裔像神灵一样祭奠,祖坟和其周围的山林要妥善保护,因为祖先虽然肉身已逝,然而灵魂不灭,可以佑护族人,保佑宗族兴旺。西方传统中,家谱的宗教维度是基督信仰,这样的信仰强调神的独一性,完全否定其他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因而祖先不会被神化,最多只作为一种榜样以激励后人。因而,在英美家谱当中找不到关于祭祀、祠堂的内容。

近世以来的变迁和现状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家谱的变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的历史变迁。前文提到,家谱在西方,起初是贵族特有的,以维护他们的阶级权益,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家谱的热衷是出于社会地位和阶层差异的关心。美国在建国以前,作为英属殖民地,同样受这种传统影响。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在共和主义、平权主义的影响下,家谱走向民主化。工业革命带给社会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改变,人口流动频繁,家庭的稳定受到冲击。家谱在美国普通民众中,起到了维系家庭的作用。进入20世纪,随着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英国也出现了家谱的民主化潮流。1911年,英国成立了家谱学者协会,到七八十年代,主要成员来自社会中下层(Alex Shoumatoff: The Mountain of Names,Simon and Schuster,1985)。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政治上的民主化运动,然而,家谱也经历了官修公谱废绝、私修家谱兴盛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为了维护门阀制度,王朝专门设立谱局,置郎、令史,负责谱系的收藏和厘定以及总谱的编纂。到唐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唐末农民大起义和五代战乱,门阀士族制度受到致命打击,官修姓氏族谱已失去实用价值和存在意义,日趋衰落而中绝,欧阳修说:“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七四《欧阳氏谱图序》,中华书局,2001年)私修家谱虽然在五代战乱中遭到很大破坏,但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与恢复,逐渐复兴,到明清更盛。中西家谱发展史上的这种类似的变化,各自发生的时间则至少相距8个世纪。

美国内战之后,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移民潮,家谱文化新的转向是,家谱与个人主义、集体优越性相联系,逐渐被用来强调种族、遗传和民族主义。内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人们对于自身世系的追溯,使得种族、民族、阶层、信仰界限变得明晰,人们在世系的追溯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归属的群体,为自己贴上各种标签,肯定自我,并建立各种各样的优越感。随着经济发展、财富积累,中产阶级数量急剧增加,家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1977年7月4日,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题目为《每个人都在寻根》。在民主、多民族、多元主义和商业化的社会氛围下,家族历史给主流精英带来的种族上和社会上的优越感被冲淡,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肯定,文化的多元得到提倡。即使是曾经有过被奴役经历的黑人,也可以去追溯他们的历史,毋庸讳言自己的祖先是被贩卖到美洲的黑奴,亦可拥抱黑人传统,赞颂黑人文化。1976年出版的Alex Haley的小说《根:美国家庭的传奇》以及据其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风靡全美。类似的节目还有《非裔美国人的人生》《欧普拉的祖先》《你认为你是谁》等,大受欢迎,这表明传统白人的种族和遗传上的优越感,在很多美国人眼中已经失去了合法性。此外,价值的混乱、社会的瞬息万变、物质丰富下五彩斑斓的生活等让一些美国人不知所措,精神上出现焦虑迷茫,这又让他们渴望回归传统,在追溯祖先中,找到心灵归属。

我们再来看看近代以来中国的情况。清代、民国时期的中国家谱,数量剧增,远超明代,然在体例上沿袭前代。在空间上,当时的情况是南盛于北,江南各省,几乎村村修家谱、族族修家谱、家家修家谱,而且一修再修。这与清政府倡导以孝治天下有很大的关系,在编修家谱时,很多家族将《圣谕广训》《上谕十六条》刊入家谱,作为指导思想。

1949年以后,在新的思想理论指导之下,家谱一度被视为封建残余,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剥削统治的工具,因而要被消灭。1950年,推行于全国的土改运动中,在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同时,还要彻底打破乡村的“旧秩序”,实现“基层重组”,使上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政令统一。这样斗争的结果就是,乡村中的大量家谱被毁弃,长期维系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宗族关系解体,被生产合作社代替。后来,在“破四旧”中,大量家谱被焚毁。此时中国家谱命运,显然与美国掀起家谱热、似乎人人都在寻根问祖的情况不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对家谱的兴趣渐渐升温。许多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到大陆寻根问祖,海外的家谱热对国内也有影响,这些都激发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家谱的兴趣,掀起了一定程度的修谱热。

总的来看,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家谱文化的逐渐增温,更多的是出于对家谱文化、姓名文化的兴趣,以及对家族既往的好奇。与美国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根”比起来,中国的情况远没有达到那样的规模。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下,付诸实践去探寻个人或家庭历史的更多的是少数中产阶层及以上的人。另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之下,现阶段的家谱文化不像美国那样带有显明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阶层的色彩。

猜你喜欢

家谱宗族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潘光旦嗜治家谱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
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体系初探
清代宗族祖坟述略
吹牛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