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20-09-26贾红丽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旅游管理校企合作

贾红丽

摘 要:校企合作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同时也符合我国教育部门的具体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较之几年前已经有所提升,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却很少给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出现问题,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在就业后也很难对岗位进行适应。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7-0-02

我国始终十分重视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领域,我国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一些有关于校企合作发展的政策,这也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育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但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实践,所以学校有必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据此,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旅途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实践环节占比较少

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十分重要。具体的说,普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属本科专业,而这一专业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无论是理论型还是技能型都需要完全的包括在其中。理论型注重对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科学研究,技能型注重学生的时间能力,负责为旅游企业培养一线服务人才。但是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很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都以理论为主,将实践课程设为选修课程,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实践学习,也无法与企业进行合理联系。虽然对旅游管理专业内容进行理论研究也有益于现实,但如果只培养理论型人才,无疑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体的说,想要对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就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从某种程度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加重要,因为旅游管理本身就需要学生投入到实践当中,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其接触的也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无论是与其他人的交流方式还是对工作内容的落实都包括在其中,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就可能会顾此失彼,有违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初衷。即便学生通过机械式的学习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放弃该专业。

(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本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是很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都存在问题,无法通过企业的参与提升教学效果,而企业方面也没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高校教学过程中,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程全部结束后,企业只是象征性的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岗位,缺乏对前期教学过程的参与,同时,学生在实习的初始阶段还不具备较强的能力,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达到工作岗位需求,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浪费了资源与成本,更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率,没有能够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有的作用。在如今的时代,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都是如此,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想要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仅仅依靠学校无疑是不够地,近几年来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单靠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很难联系实践工作岗位参与到工作当中,尤其是对于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其在进入企业工作后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岗位进行适应,对岗位工作内容进行探索,而如果能够在教育阶段就合理开展校企合作,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很多高校都缺乏与企业的联系,高校教师也没有做好联系企业的工作,再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盈利,所以很多的企业管理者都没有长远的打算,认为与学校合作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在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耗费成本,所以并不具备较强的积极性,殊不知通过校企合作能够间接培养人力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系下,人力资源最为关键,如果人力资源存在优势,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因此企业必须要对落后的观念进行改变,不能够空喊口号,搞形式主义,而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与高校教育形成合力的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校企合作的具体问题应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相比较于其他专业,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具体内容还较为传统,很多教师都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殊不知我国旅游行业每年都在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方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就会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具体的工作岗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不难,关键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要树立创新的意识,不能够满足于“原地踏步”,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认为自己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认为现有的教学内容已经得到了实践认可,不需要进行创新,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后的观念存在,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大课程实践比例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应以加大课程实践比例为基础,而想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对于高校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其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在业余时间内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沿信息进行明确,并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此外,学校方面也应该对双师型教師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的运营过程当中,加深对企业的认知程度。

再者,为了能够加大课程实践比例,还需要对相关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建设,通过建设这一平台可以让很多具备实际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进入到导师队伍当中,更好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提升其能力,丰富课程实践环节,满足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

学校应与企业进行合作,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结合校企合作特点,应用分层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提升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

(二)对校企合作制度进行完善

对校企合作制度进行完善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够让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从而达到教育部门的要求。正如前文所说,现实中的很多企业都没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高校教学过程中,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真正融入教学实践中,所以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保障,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

另外,学校与企业之間还应该就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问题制定具备完善特征的政策体系,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管理业务进行协调。企业方面除了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外,还可以与学校共同建立实践基地与训练基地,对资源、设备等进行共享。最后,旅游企业应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前期课程的教学任务当中,由专业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好的对旅游相关工作岗位进行适应。

(三)合理创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要在现实情况中强化思想,深化理论,作为学生的主要引导者,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而是需要创新意识,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合理对其进行创新,在业余时间内需要多学习,多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沿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当中,同时还需要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的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进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育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所以学校应与企业进行合作,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学校与企业之间还应该就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问题制定具备完善特征的政策体系,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秀桂.基于应用转型条件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14):161-162.

[2]王蔚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6):2.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旅游管理校企合作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