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9-26杨慧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提出后,在教学中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锻炼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不再仅仅是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的责任。新课标对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已经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具备良好的逻辑表达能力,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对于学生在进行日常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质疑和探索,同时也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妙语连珠但是学生却羞于表达,甚至有些学生不具备开口讲话的勇气;部分学生虽然敢于开口,但是回答较为生硬、冗长,并不能够将重点发表出来,而仅仅讲一些杂乱无章的内容,最终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年级段的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较小,还没有经历过较多的表达能力的历练,仅仅通过一些日常的语言表述学科内容。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则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存在误区,长久下去既会造成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下降,同时也会干扰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密切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用简洁、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数学符号公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思考以达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目的。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一、 引言
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能力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而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连,这说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二、 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整体偏弱,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会说话,敢说话。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学习中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具有高度的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所要学习的学科知识中。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学习知识后形成的观点进行自由的表达,并让学生对自己表述的观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其实学生有时不愿意参与发言,并非学生害羞,而是因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并不感兴趣,因此其也很难调动自身的注意力对知识点进行关注和学习,此外也不愿意去动脑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革新教学理念,将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吸引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来,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教师的焦点。做到这一部分之后,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敢于表达思想,而且又言之有物。对于语言表达,学生在经过这方面的练习和尝试后,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想要去表达的思想。尤其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其中包含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很容易就会觉得非常的枯燥乏味,不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对此,首先教师就需要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色,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授课的语言环境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中许多奇妙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带给人的逻辑上的美感,并积极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从而内化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比如教师在教授除法的知识点时,由于余数的表达比较难理解,严谨的表述方式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但对于学生而言很容易就表达成为余数不可以比除数大,虽然表达上两者的意思很接近,但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着严格意义上的差异,因为余数不可以比除数大就包含了余数可以等于除数,这在除法运算中是不可以出现的。此时教师就需要将这一差异告知学生,并引导学生了解到严谨的语言表达方式。
其次,教师需要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会背负太多的思想负担,从而在一个相对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自由表达。学生在进行表达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只有通过样的正向反馈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不断树立表达的自信心,从而能够真正享受到表达的乐趣。
最后,教师需要进行给学生创造一些语言表达的空间和机会。而且在进行语言表达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面向全体的原则,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的机会,但是由于会存在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表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适当的聚焦少数,通过树立部分愿意表达的学生作为典型,来带动整体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一些成绩好思维强的优秀学生,教师可以多提名让其进行回答,这样对于其他学生也能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全体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 有始有终形成闭环,打造学习语言的完整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新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整体、思维单一,提出问题不够完整有效。根据小学儿童现阶段的特点,老师应有意识地让小学生用完整的话语来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他们学会说完整的话。例如:
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小朋友去买矿泉水。
他们要买多少瓶?——他们要买20瓶。
每瓶几元?——每瓶2元。
问题是什么?——需要花多少钱?
最后再讓学生连成一句完整的话:
图上画的是:小朋友们去买20瓶矿泉水,每瓶矿泉水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让学生学会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享受说话的乐趣,让学生敢大胆开口说话。
教师也可以用其他方法锻炼学生说完整的话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几张有趣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主题以及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自由的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不断的积累经验,形成自身的表达习惯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就一些抽象的知识来组织一段连贯的话进行表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从仔细审图为起点,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讲几句完整的句子。比如,在教学加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小鸟和树的图片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并表达“树上有1只小鸟”为第一句话,“又飞来了2只小鸟”为第二句话,“现在树上一共有3只小鸟”为第三句话,让学生能够明白加法的概念,如同小鸟一只只的飞来,从而数字从1变为3。让学生理解加法就是求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最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 规范教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为人师表这个词语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数学语言对精确性要求很高,对此教师在表达过程中需要能够凝练,并将重点的内容能够进行及时的突出。同时数学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也很大,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思维锻炼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助力于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思维的不断成熟。
教师的言谈举止也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不规范,会造成学生争相模仿,最终阻碍学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概念进行精准的判断,以确保各知识点在进行表达时能够更加的精确,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得到提升。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小学数学的语言训练并非是独立,而是需要基于小学语文的语言训练而进行。但是各个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学习者而言其知识点的表述方式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紧抓学科重点。对于数学就是需要将相关术语牢记,而且需要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直白的表达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快速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让学生通过互通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帮助教师判断教学是否已经到位,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条理、连贯地表述问题和难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六、 应用题教学,思路表达要简明、精练
作为小学数学的重难点应用题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数学课堂核心板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题目分析,而这里就需要凝练数学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将题干当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剥离,从而形成清晰简明的答题思路。并引导学生按照答题的逻辑和规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反复训练就会把这个分析过程用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以后教学应用题时,也可以遵循学生口述分析的形式,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七、 结语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生综合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交流互通,也能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助力。教师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思维过程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而恰恰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达到锻炼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并最终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袁军.教育心理专题[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杨慧,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透防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