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实施
2020-09-26邢利红
邢利红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但学校实践中出现了功能定位偏差、缺少评价体系、理念认识不到位等现象。从学校管理来看,校本化实施是解决当前实践问题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本文分析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框架,其中:评价体系是前提和核心;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有机结合是具体路径;相应的制度和举措是主要保障;评价人员的观念和能力是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综合素质 校本化 评价体系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评价既是新型的学生评价方式,又是一项挑战性极大的工作,涉及到育人模式、教育教学和管理等相关改革。但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缺少对实践的系统理论指导, 没有有针对性、可参照的实践模式,学校在育人模式转变、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存在困惑,等等。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校本化实施的方式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内涵和适切性
所谓校本化,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和政策推动下,在学校中、依靠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是学校在国家和地区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背景下,依据一定评价理论,结合学校基础、办学目标和育人特色,构建与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教育活动、学生发展等紧密联系的、具有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依靠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人员,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实施评价。
评价校本化实施的适切性体现在:(1)以学校为基础。只有从学校实际状况出发,突出育人目标顶层设计,凸显学校特色,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差异,每所学校的评价才是鲜活的、具体的、各具特色的。(2)以学校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为思路,关注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注重机制建设、评价规则设置,强调评价实施策略和个性化的评价方法。(3)以学校相关人员为主实施评价。让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人员理解并深度参与,按照评价目标和标准来引导学生发展。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框架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框架,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思路,也是评价制度明晰化的一种分析路径,确保落实国家和省市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生发展,依据学校力量、指向学校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改革。实施框架主要包括评价体系、具体路径、主要保障、影响因素等四部分,解决了学校评价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实践操作。
1.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校本化实施的前提和核心
(1)评价内容的细化是育人目标落地的体现
细化评价内容时要考虑:(1)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和要求。既要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件精神,又要兼顾学生发展有关文件要求,比如对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任务等均有要求。(2)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理念。学生成长彰显了学校文化和教育特色,评价内容细化要充分地体现学校痕迹。(3)学生发展规律和基础。评价内容既要考虑科学发展规律,又要兼顾地区差异,具有科学性、适切性。
(2)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评价可操作性的体现
①测量法。依据一定标准和法则对学生进行测量,获取学生发展的客观数据,主要应用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状态等,比如,通过跑、跳、投掷等搜集学生在耐力、速度、灵敏度等方面的信息。②观察法。主要应用于收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投入、主动参与、认真程度等表现;班集体中的参与程度、付出情况、投入精力等情况;参与社团活动、艺术节、公益活动等表现。③行为记录法。记录要抓住学生有价值、重要的成长信息,比如,学生相比过去变化较大或者较为突出的态度和行为,学生不同于其他同学的具体行为特征和典型表现、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特别表现。④表现性评价。斯特朗认为:“表现是评价的基础。评价要求学生做出一个反应,而不是去选择一个反应,要求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及相关的技能,主动完成复杂的任务。”[1]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口头表达与戏剧表演,根据一定情境任务要求,学生以访谈、演讲或表演等方式来展现思想和能力,主要用于学生创作的一个视听作品、一次演讲、演唱一首歌等方面,也应用于通过戏剧展演来呈现自己对特定人物或者事件的理解。实验操作,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下通过动手操作方式来展示解决问题能力,主要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实验操作表现,也应用于学生针对问题开展的实验或者调查研究。纸笔形式,搜集学生把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到真实情境问题解决上的表现信息,主要用于读书报告、活动方案、文学作品等方面。
2.强调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有机结合是校本化实施的具体路径
(1)学生评价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学生发展规划是学生成长的起点,是学生认识自我、主动发展的前提,也是学生评价的参照点。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明确个人成长目标,拟定行动改进计划;同时,在期末要围绕目标审视、客观评价自己,辩证地对待他人评价,明确哪些素质得到提升、哪些还需要改进。
(2)学生评价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
要有意识地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综合素质目标有机融合,观测和把握学生在校本课程不同领域和主题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发展状态,并设置细化评价内容和参照点,育人过程中予以评价。例如,有学校将校本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其中,拓展型课程重在学生个性培养,包括学科拓展类、体育竞技类、艺术类、兴趣类等,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及其相关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各种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3)学生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考虑不同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提煉出恰当的学生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投入、学习成效等方面予以评价。例如,美术老师设计制作了美术学科评价表,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学生评价内容细化为课程类型、课堂表现、学具准备、搜集资料、创作作品等内容。
(4)学生评价与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以及学生获得和发展等角度来考察和评价学生。例如,学校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经典诵读活动、学雷锋活动等专题活动中,详细记录学生参与状况、态度表现、工作时长、总结和反思等,并由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评价。
(5)学生评价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
班级管理体现了班级对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等要求,是将学校教育目标细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约束、监督和指导学生的重要方式。评价时要针对每个班级的具体规范性要求,设计详细的评价内容和具体实施细则,随时记录和评价。例如,教师在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基础上,依据班级学生特点制定了品德量化细则,以及每周、每月工作重点。把学生的一日行为与其日评、周评、月评挂钩,把班规具体细则落实到品德量化表上。
3.形成相应的制度和举措是校本化实施的主要保障
(1)学校要确立明晰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谁参与评价、什么时间评价、采用什么方法等做出了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①评价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即依据学生发展涉及的相关部门,合理确定负责组织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比如身体健康评价由体育教师负责,在日常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质监测等活动中实施评价。②评价的时间安排,即根据评价的类型和需求确定评价时机,可以伴随着学校工作而开展日评、周评、月评、期中评、期末评等;可以根据需要做出规定,比如,有学校确立了三定机制,即每周五下午定期上评价课、定期交流培训、定期评优考核,每学期一次主题评价课评优展示。③评价方法和途径的确立。采用课堂观察法来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等,采用作品分析法审视学生作业、作品等,等等。
(2)采用多种策略共同推进
学校可以采取的推进策略主要包括:①系统培训策略,即要面向所有评价主体(如教师、学生、家长等),详细阐述评价的整体构思和定位、评价理念和原则、评价方案和工作要求、评价方法和工具等,确保相关人员理解并认同;②专业指导策略,即请专业研究人员入校,通过听课、座谈、调研等方式了解教师需求,及时予以专业指导,让教师在理论引领、专家指导下实施评价;③评选表彰策略,即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实施个性化评价,同时,支持教师总结、梳理和反思评价行为,通过评选肯定优秀教师的做法,实现成果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强调评价结果反馈对学生的诊断、改进功能:①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他人,提升自我反思和监控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学生表示:“评价是我学习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教会了我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挖掘意想不到的个人潜力”。②让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改进自己的行为。例如,学生表示看到老师在平台上写道“期待你本学期坚持训练、增强体能,体育成绩更上一层楼”,自己不由得惭愧,体育成绩不好除了体质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缺乏锻炼,于是自己制定了一学期的体能训练计划,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③让学生对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感受到评价的育人价值。学生表示:“我在写自己的评价时,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身上的问题,我觉得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4.重视评价人员的观念和能力是校本化实施的影响因素
(1)重视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
学生只有得到相应指导,才能合理认识评价、形成正确的观念、掌握必要的评价方法和技巧,才能确保评价有效实施。指导学生时要做到:明确“评价不是证明,而是改进”的观点,才能摆正参与评价的心态;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来明晰自己的优势、弱势、机遇和挑战,经过“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评价诊断—结果改进”良性循环,通过评价来增强自信、学会自我调适、实现持续发展;要客观看待他人评价,即使遇到不同观点的评价结果,也要从积极角度分析自评和他评的差异及原因,找到成长的起点和方向。
(2)强调教师的价值认同和评价能力
有人认为,现实中存在强烈反对、温和拒绝、消极应对等现象[2],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教师的价值理念有关。教师价值认同主要体现在:将学生评价与学科教学同等对待;准确理解综合素质内涵和具体表现,认可评价的指导思想,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发展、实施评价。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主要包括:根据学校评价方案拟定班级实施细则和要求的能力;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细化评价内容和确立评价标准的能力;根据学生行为表现恰当地选择评价方法来搜集相关信息并得出评价结论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组评的指导能力;反馈评价结果并督促指導学生进行合理分析、调整改进的能力;等等。
(3)加强家长的角色定位和支持力度
当前,家校共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方式,可以发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如果家长角色定位不准,置身事外,评价将缺少持续性;如果家长不更新观点,只关注学生成绩,评价导向就会有偏颇。因此,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要做到:了解学校的评价方案,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相关要求;积极观察孩子校外行为表现,参与班级活动、家校沟通,主动参与对孩子的评价活动,可以通过评价手册、成长记录袋等途径了解孩子状况,并从家长视角做出评价,为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Silver,Harver F.Strong,Richard W.&Perini,Matthew J.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M].张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王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阻抗与消解[J].课程·教材·教法,2017(07).
[3] 唐红松.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