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大学生校园族群氛围的相关研究及展望

2020-09-14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族群学业维度

刘 峰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地普通高校录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第一次在多元民族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但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他们在适应大学环境方面产生了一些困扰;在大学里,围绕民族问题,民族之间交流互动等形成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构成了校园族群氛围(campus ethnic climate)。特别是一个大学,能否成功吸引少数族群大学生并孕育他们的发展,更多的与少数族群大学生对于族群多样性的校园氛围、学习环境的感知有关,所以校园族群氛围的问题,在少数族群大学生身上尤其凸显。族群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塑造了少数族群大学生的学校经历,对少数族群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学业成就等产生着直接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探讨校园族群氛围问题有助于了解、解释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问题。本文对国外大学生校园族群氛围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有所启发。

一、校园族群氛围研究的成果

国外对于校园族群氛围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美国高校种族、族裔日益多元化的现实逻辑。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有色人种大学生,比如亚裔、非裔、拉丁裔等,主要探寻影响有色人种大学生学习、社会化过程的环境功能原因[1]。

(一)校园族群氛围的界定 校园族群氛围被界定为,大学生对大学族群多元化环境的心理意义表征,包括与族群有关的学校正式的、非正式组织结构、政策、社会规范,以及大学生对这些环境的态度、评价、期望、行为反应[2]。校园族群氛围是以人们的经验模式为基础,反映学校里的规范、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制度实践和组织结构,表征了族群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延续文化信仰、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政策措施、认知方式、行为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学校生活的性质和质量。具体而言,少数族群大学生经历的消极校园族群氛围对其学业、社会生活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最终可能影响其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不利于族群团结;积极的校园族群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社会融入。

(二)校园族群氛围的结构 Hurtado等人提出多维结构的观点,认为校园族群氛围的结构包含五个相互联系的维度(见图1):(1)不同族群大学生组成的结构多元化;②学校对多元化排斥或包容的历史传统;③不同族群大学生之间态度和感知,心理氛围;④群际之间的互动关系,行为维度[3,4];⑤制度结构维度。在五个维度中,结构多元化、学校历史传统、组织结构这三个维度属于制度层面,行为维度、心理维度属于个体层面。

1.结构多元化 第一个维度用来说明在一个特定学校中,不同族群的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和数量。就我国而言,这一维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关系感知、民族文化体验相关。提高学校中少数族群大学生的数量并不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多元化氛围,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少数族群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提高了群际之间互动的可能性或机会,并不能代表实际的族群互动本身的提高,也不能说明族群之间互动的性质和方向[5],对此Bensimon(2004)提出了均衡指标得分(equity scorecard)来评估结构多元化的质量,①少数族群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程序和有权使用的资源;②少数族群大学生的学业保留率、基本技能课程的完成、学位获得;③少数族群的大学生对学校制度表现形式的接受性;④高水平学业表现的少数族群大学生的代表人数,优秀毕业生人数;这些指标衡量了少数族群大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业表现、社会地位等,会增强其刻板印象,影响其他人对少数族群大学生成功的预期[6]。另外一个问题是结构多元化的临界值或少数族群大学生人数组成的最佳水平,Terenzini等人(2001)研究发现,在教室里,中等程度的异质性(少数族群大学生占33%-38%)对所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技能有积极的影响[7];这一结果也支持了Thomp⁃son和Sekaquaptewa(2002)的研究,大学生组成的族群结构越均衡,越容易对大学生产生更加包容性的经历,因为群体标签化的作用弱化,跨族群的互动也就增多了[8]。

图1 校园族群氛围的组成

2.学校的历史传统 第二个维度,主要从学校历史的角度了解学校对待族群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包容或排斥的态度,例如,一个具有种族隔离历史的学校被感知为不重视种族多元化或公平,可能不愿意为教育多样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某些美国白人的学校,很多都有较长的种族排斥历史传统。这种文化影响了校园种族组成的动态变化,保持了种族同质化的结构,阻碍了跨种族、跨族群的互动交流,校园族群氛围可能就相对负面一些。

3.心理维度 心理维度被界定为个体对校园里的族群、族群多元化的感知和态度,包括大学生对于不同族群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s)的认知、对于学校族群多元化政策的认知、对于族群冲突和偏见的感知、对于不同族群背景个体持有的态度。心理感知是个体对于校园环境主观建构的结果,由于个体的身份、社会地位会影响他们感知、看待学校族群氛围的方式。因为不同族群的文化背景具有差异,所以感知到的多元化氛围也有差异。校园族群氛围的量化研究大多关注心理维度的考量。心理感知的负面氛围会抑制群际之间互动的意愿,个体担忧群际互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群际互动持谨慎态度;反之亦然[9]。

4.行为维度 行为维度通过群际互动或群际接触来考察群际关系,包含校园内不同族群大学生互动的方式、数量、性质、质量。Allport(1954)的接触假说(Contact hypothesis)认为,个体在群际互动时具有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合作、法律和权威的支持,可以改善族群关系,促进族群融合。基于接触理论的框架,Green、Adams和Turner(1988)借助群际接触的四个条件,采用自我报告方法,测量了白人大学生和非裔大学生的校园氛围。这类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相对于白人大学生,有色人种大学生和其他种族的大学生互动较少[10]。也有研究者提倡采用微生态(Micro-ecology)的方法,观察大学公共空间中(食堂、图书馆、操场等)不同族群成员接触时的时间、空间关系,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群际接触行为本身[11]。除此之外,不同族群的大学生看待族群内部的互动行为也不一样,例如有些观点认为的少数族群内的群体聚集是族群隔离,少数族群大学生则认为这是寻找文化支持的方式,增强了族群身份认同。

通过不同族群大学生的互动,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族群关系得到调整、控制和提升。同时,伴随族群之间过程,族群互动的意义和互动行为的普遍价值规范逐步被内化,并对以后的族群互动提供经验和行为指导。

5.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描述制度结构的具体影响及其运行,往往和群体权利、群体资源诉求问题嵌套在一起,比如招生政策、奖励结构、预算拨款和教师聘用、制度实践、政策执行等[12]。校园族群氛围的组织结构维度反映了族群问题在学校中的普遍性、系统性,组织结构被认为是阻碍少数族群大学生融入校园的最主要来源之一。此类研究主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制度政策和实践的背景;第二、具体的政策或做法;第三、在组织水平上改善校园族群多元化氛围的步骤、程序[13]。这一维度对于心理维度、行为维度产生影响。

尽管校园族群氛围的组成结构呈现出多维、相互关联的本质特征,但是因为数据采集的易得性,大多数的量化研究更多采用结构多元化维度、心理维度、行为维度作为评估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揭示校园族群氛围的感知、经历及其影响,特别在调查消极氛围时,主要采用心理维度和行为维度[14]。对于族群多元化的历史传统维度在许多研究中并未强调,因为这一维度需要对根植于校园文化、传统、政策、历史使命中的规范进行深入研究。

(三)校园族群氛围的群体对比 不同族群的大学生在校园氛围的心理维度上具有群际差异。这取决于不同群体在校园中的地位、权利、代表性。由于校园族群氛围问题对于少数族群大学生的凸显性,所以过往的研究惯常比较注重校园中少数人群和多数人群之间的校园氛围感知差异。在国外的研究中发现,由于有色人种大学生和白色人种大学生对于教育环境的心理感知差异,有色人种大学生经历了更多的歧视,所以往往感知到的校园氛围为敌对性质,超过85%的白人大学生报告没有因为种族问题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而57%有色人种大学生报告在校园里受到种族问题的困扰[15]。大学里不同族群的大学生对于校园族群氛围有不同的体验,通常相比少数族群大学生,主体族群的大学生对于群际关系、学校组织里的多样化的标准感知更加积极。少数族群大学生更有可能从个体水平和组织结构因素方面思考族群身份在大学里的功能;相反,主体族群大学生更有可能仅依据群际互动的本质去看待族群关系[16]。

(四)校园族群氛围和学业成就、社会支持 Gloria和Ho(2003)认为,对于少数族群大学生而言,校园族群氛围的感知和社会支持、学业成就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17]。

首先,许多研究表明校园族群氛围的感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关联,例如Thompson等人(2007)研究结果显示,大一新生的校园归属感与学业表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另外研究发现,增强少数族群大学生的课堂社区(classroom community)意识与其在考试中的表现成正相关关系、也与少数族群大学生学位获得具有正相关关系[18]。

大多数研究,都反映出少数族群大学生从同伴、教师、集体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感导致校园归属感;也就是说,少数族群大学生和其他族群大学生、教师之间的社会关系塑造了教育背景下的族群氛围感知,比如在课堂以外围绕学业问题(课程相关)进行的跨族群互动、友谊、社团活动,这种社会关系的方向、数量、质量在校园族群氛围感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影响少数族群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反之亦然(见图2)。Gloria等人(1999)研究发现,少数族群大学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文化适应、大学环境具有不同的功能,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更多导致信任、开放的校园族群氛围感知,有助于建立集体归属感;文化适应和关于校园环境的积极态度会让少数族群大学生对寻求帮助产生积极的态度;文化适应也有助于少数族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大学在帮助少数族群大学生成功的社会适应时,应该提供、满足学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19]。

图2 校园族群氛围相关变量关系模型图

二、校园族群氛围研究的趋势

校园族群氛围是大学族群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整体心理—社会环境的总和。它既有学校层面上的客观社会情境,也有个体层面上的社会心理情境,更多的是一种群体现象。它反映了大学生生活的集体经验,是族群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内因影响因素。

虽然现有的研究,主要从校园族群氛围的结构描述、族群差异比较、相关的结果影响三个方面给予校园族群氛围研究一种多角度的考量。但是,对于校园族群氛围的结构、发生机制、研究的方法等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深入探讨。同时,在我国大学生构成多元化的背景下,验证和探讨这一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拓展校园族群氛围概念的结构 校园族群氛围概念的结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有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交往实践的客观基础上。研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的发展,为考察学生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之间关系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研究。但是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目的、族群文化基础必然会有差异。在我国族群高等教育的框架内,其校园族群氛围的结构不一定适合。结合我国的族群政策和高等教育的历史、文化传统,从族群教育研究的角度而言,校园族群氛围的结构应该包括以下成分:第一部分,大学教育背景下对跨族群接触互动的感知、与族群关系有关的规范,包括(1)跨族群互动接触的质量,描述群际之间互动的本质,即是积极或是消极性质;(2)跨族群互动的频率,描述不同族群大学生互动的次数、数量;(3)地位平等的感知,即不同族群大学生被公平对待的感知、参加活动和承担领导角色机会均等的感知;(4)组织支持,即鼓励积极性质的跨族群互动的政策、规范、条例。第二部分,大学的族群社会化,包括(1)促进中华族群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意识形态的教育措施、教育实践,教导大学生如何与主流社会和睦相处,如何在我国多族群、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生活,内容涉及到少数族群的文化、少数族群地位、国家主流价值观和族群政策等;(2)文化社会化,传递给大学生关于不同族群的传统、历史,教导大学生如何把族群理解为一个社会范畴的符合主流价值的成熟认知,理解族群特征和族群问题的能力提高。

(二)深入探索发生机制 在校园族群氛围研究中,有关的发生机制包括二个方面:第一,在概念结构内部,不同的维度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表达的,也就是说行为维度、心理维度、组织结构维度、结构多元化维度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模型,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关注群际关系。考察不同族群的大学生如何互动交往,少数族群大学生是否被公平对待,目前缺乏相关的量化研究;第二,关于校园族群氛围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发生机制,鲜有研究提出一个明确、清晰的过程剖析校园族群氛围这一变量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校园族群氛围并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这种因果关系并非是线性的,而是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作用。对产生机制的研究,事实上就是对校园族群氛围和学业成就的中介变量的探寻。另外,校园族群氛围包含了心理、行为等不同的成分。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族群大学生群体而言,校园族群氛围概念中哪一种成分对于解释学业成就变量更加有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再者,在少数族群大学生内部,由于入学前族群接触的经历、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居住的区域等因素不同,那么校园族群氛围概念的不同成分和学业成就之间关系可能也会有差异。同时,探索各种校园族群氛围的成分联合作用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还应该总结出一些其他的重要中介变量,如学校归属感、群际信任、学校认同等内容。这些中介变量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拓展校园族群氛围研究的作用机制,但目前尚欠缺全面的理论解释和实证支撑。

(三)研究方法的挑战 首先,大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关于族群之间互动、族群关系感知、族群有关的制度实践感受等方面的宏观情况,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学校类型的差异,在选择测量校园族群氛围各维度的具体指标时也有不同,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考察全国性的校园族群氛围的测量指标。再者,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某一定程度上了解到的是态度而不是行为本身,态度并不必然等同于行为表现,而且横断面的问卷调查不能了解到少数族群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族群氛围感知的动态变化。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应该考虑在具体的族群参与情景下,在一些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比如教室、操场、食堂、宿舍等,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微生态了解校园族群氛围的特点、本质;另一方面,采用纵向研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察校园族群氛围在不同族群、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学校类别等变量上的发展变化特点,明确积极性质的校园族群氛围建立的条件。

三、校园族群氛围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为了推进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创设积极、互动、包容、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校园族群氛围,可以为不同民族背景的大学生群际互动、理解和沟通搭建桥梁,使得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可以在相互认知、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学习,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包容与融合,特别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社会性发展创设良好的校园宏观环境[20]。基于此,为了培育积极的校园族群氛围,在理解影响校园民族关系的政策、实践基础上,总结以下几点启示。

(一)为校园族群多元化的结构制定政策 首先,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在公开场合,应该发表支持校园族群关系发展的声明和文件,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去支持。这种声明和政策为校园族群氛围的积极发展建立了参考框架,为族群互动、为创设友好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了组织支持,确保校园族群氛围发展的连贯性。

(二)增加不同族群大学生接触的机会 一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招生中的比例,提高高校大学生群体构成的多元化,在多民族混合高校不同民族的学生混合编班,实行随机分配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宿舍住宿制度,能为大学生提供与其他民族同学接触并形成友谊的机会[21];另一方面,应该有意地创设条件增加不同民族学生相互接触合作的机会,如通过节日活动、学生实习、学生会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等,增加跨民族友谊的形成和保持[22]。

(三)保持一定的文化空间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而言,当他们在探寻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身份时体验到文化上的孤立或不支持时,那么就会产生负面感知的校园民族氛围。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要发展、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空间,比如具有民族特点的学生组织、民族社区服务中心、民族主题的宿舍、餐厅等。

(四)改善教室的环境氛围 教室的环境氛围影响着校园族群氛围的发展。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课堂形式的民族互动,如通过座位安排、设计学习小组、设计团队合作任务等,能让不同民族背景的大学生围绕课堂内容产生一种类似于演讲、行动形式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于消解民族刻板印象有直接的影响,促进更加微妙的课外民族之间的互动[23]。

(五)树立在学业、品德方面表现优秀的少数族群大学生的典范人物和实例 通过新闻宣传,采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树立积极、正面的学习、品德先进事例。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民族相关主题问题的讨论,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族群学业维度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业精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