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2020-12-02韩淑梅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创造性美术

张 琪,韩淑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2.通辽市科尔沁区教师进修学校,内蒙古通辽 028000)

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新时代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高校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国高等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重要教育任务。我国高校教育美术专业教育要立足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为教育主线,不断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为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校美术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高校美术专业的生源也不断增加。表面上看,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教学取得的实质性成就来说,当代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实际上收效甚微。以我国当代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为例,教育内容与现代艺术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很多艺术家走出国门,举办全球性艺术展览,我国艺术家在国际上越来越具备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见,我国美术教育的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我国很多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与我国艺术家先进的创作思维没有保持统一,反而与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发展背道而驰[1]。现代艺术作为新时代下的特征化产物,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体现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现代艺术的发展分割开,十分不利于我国高等美术专业教育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的美术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较为薄弱的环节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的典型群体,在艺术类毕业生群体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美术专业教育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教学,在发展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发展疲软,不够重视超出专业技能以外的综合能力,导致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但是在思维发展方面表现出与社会发展和毕业就业不适应的一面。

我国高等教育中美术专业教育存在上述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其中的关键原因,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保驾护航。

二、高校美术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新纪元。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既为我国当代美术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又迎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第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空前的辉煌,但是美术专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薄弱,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在迎接新时期人才培养挑战的过程中力不从心,未能进一步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对以发展高信息化为起点的美术专业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必须完成现代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整体面临生源扩招、学生素质差异化明显、学生思维能力总体不高、毕业就业难等现状,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性美术专业人才,是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在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中,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教学观念成为各高校落实到教学行为中的优先选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转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非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行为中完成了由教学客体向教学主体的转变,教师将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够体会成功,又能够体验失败;失败能够为学生带来正面的经验教学,促进学生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2]。从整体来说,培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能力自我养成的优势,是新形势下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人才的有利途径,对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意义重大。

三、基于创造性思维的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特色

(一)创新性

基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高校美术专业,设置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发展学生基础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的能力,结合美术领域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意识美术系统知识授课,激活学生思维活动中潜在的创新因子,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综合技能。美术作为一门与视觉审美密切联系的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性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视觉思维,培养学生追求意料之外的思维能动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和专业水平建立一套独具创新性的美术思维教育体系。

(二)科学性

高校美术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应当根据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发挥学生素质修养培养的科学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高校美术专业在科学性特色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确思维的哲学含义和影响人的思维的因素组成,帮助学生明确在美术专业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促进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进行科学的衡量,借助科学性的课程设置,构建学生独有的思维构架,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意识潜能,进而调动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造热情[3]。

(三)系统性

在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美术理论知识与实践创作两个部分的教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这一特点的体现自然形成了专业教育的系统性。让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甚至发展美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内在统一,成为高等美术教育的根本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美术教育前沿的成就,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重视知识的系统性构架,丰富学生对美术专业的认知,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贯穿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突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实效性

基于创造性思维下的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和课程的性质,积极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彰显美术专业教学的实效性。美术教育通过这一课程特点,向学生展示美术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串联关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更高效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师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沟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的放矢,能够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实效性。实效性是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支撑,大大促进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专业在课程教学中经常举办一些创作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进一步激发创造的能动性,在创作中进一步体现出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实效性特点。

(五)延展性

美术专业作为艺术教育的一分子,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体现我国艺术领域发展的创新性,培养具有发展才能的综合性人才。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创造性思维需要帮助学生将知识与技能、思维意识、实践运用等结合起来[4]。当前,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逐渐完成了对培养高层次的美术人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也应当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对成功的经验和理论进行创新,探索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高校美术人才培养道路,促进我国美术专业纵向和横向同步发展。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下,高校美术专业教育要着力为学生构建思维培养的延伸坐标,提高学生基于坐标建立思维创意点和思维价值点的能效,促进学生将专业技能和对专业课程的动态掌握转化为坐标中对应的师生互动点,以教师的引导行为提升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良性循环。

四、基于创造性思维的高校美术专业教育路径

(一)加强师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在我国传统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一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改革,成为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主旋律。教育体制改革对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要求下的美术专业教学。我国一些权威的、德高望重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已经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加强转变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关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突破这些教师在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背景下的教学瓶颈,成为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

另外,高校美术专业应当注重引进一批思维先进、专业素质过硬的年轻教师队伍,鼓励年轻教师立足于对岗位和教育的认识,融合学校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美术鉴赏课是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批判,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夯实批判作品的依据。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够在鉴赏课上畅所欲言,只有在一定的维度内畅所欲言才能够切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师生之间在教学中的地位并不平等,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在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想象力

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创作的作品非常规范化,缺少一定的艺术灵气。这是因为教师在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日常训练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无法获得提升[5]。高校美术学生创造性思维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提升想象的能力,利用发散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提升创作能力。教师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应当从教材内容出发,以课堂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尽情想象。例如:教师应该在实物绘画教学过程中应用多角度观察的教学方法,在确定课堂绘画实物的过程中选择不同实物,让学生在各种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在学生课堂绘画期间,先指导学生在一个角度想象需要绘画的物体,将另一个侧面绘画出来,鼓励学生尽量选择夸张、变形等方式阐述艺术作品,不要过于注重“形似”,否则将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也能够逐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激发下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可以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三)丰富思维训练活动

我们应当通过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并且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逐步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一些未知领域,让学生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乐趣。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促使学生不断提升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开展室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达到让学生参与实践的目的。高校美术教师在完成课堂授课任务后,应该重视定期引导学生参与室外活动,以写生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美术技能,提升美术学习效果,渗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细致入微地掌握植物的形状与结构,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实际[6]。高校教师要将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带领学生观看各种画展,根据作品内容分析创作风格。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优秀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升学生专业创作中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长期以来处于对立的局面,师生之间很少在堂上进行情感交流,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对此,高校美术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点评学生的美术作品时,除了应该注意作品与原物相似度,还应该观察作品的意境和神韵,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与原物相似度较高,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或者作品虽然与原物有较大差距,但是创作意境优美、想象奇特,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这样,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绘画功底,也要深入生活进行思考和总结,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融入绘画之中,不断提升美术专业水平。高校美术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展示自己的美术创新才能,让学生获得充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逐步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转型,美术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美术专业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向。学生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继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需要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让能力成为巩固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这就进一步要求我国高等美术专业教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感悟、情感态度、审美认知等角度,大力践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创造性美术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习作《水粉画静物》
美术篇
作品赏析(3)
李瑞龙、李少军、何欣、梁赵飞作品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