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际接触对民族关系的作用

2017-09-03郭凌旭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共情负面问卷

郭凌旭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群际接触对民族关系的作用

郭凌旭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考察群际接触对民族关系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群际接触通过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促进民族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群际接触都能促进民族关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群际接触会导致群际冲突的产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促进。

群际接触;群际接触理论;最优条件;作用机制

1 引言

群际接触理论是西方社会心理学学科为解决群际冲突问题而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如今,群际接触理论的解释范围扩展到诸多群体,但其最初形成的研究起点却正是不同种族及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过程,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作是一种族际接触理论。本文运用群际接触理论,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考察群际接触是否对民族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1.1经典群际接触理论。群际接触理论研究起点和实证基础集中于种族民族群体的交往与关系问题,经典的群际接触理论主要关注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对于群际关系的影响问题。随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群际接触理论开始向间接接触延伸拓展。学者们通过实验发现,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在降低外群体偏见的作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1.2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群际接触作用机制的理论探寻经历了一个从认知取向到情绪取向发展的过程。认知取向认为群际接触促进了群体间的相互了解,而情绪取向认为群际接触减少了对外群体的负面情绪,或者增加了针对外群体的正面情绪。佩蒂格鲁将群际接触的主要作用机制总结为增进了解、缓解焦虑和产生共情三个方面。

1.3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问题。群际接触理论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根本性的困扰,即群际接触到底是减少了群际冲突还是增加了群际冲突。奥尔波特将群际接触分为积极接触与消极接触,他将促成积极接触的最优条件归纳为四条: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际合作、制度支持。只有在这四条最优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确保群际接触产生积极效果。随后,被学者们提及的最优条件超过50个之多。例如通用语言、自愿接触、经济繁荣、群际友谊、不过于负面的最初群体印象等。

2 研究方法

2.1被试。采取方便取样30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29分。男生8人,女生21人。被试平均年龄25岁。汉族22人,少数民族7人,其中彝族3人,白族2人,满族2人。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18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11人。

2.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主试向被试提出两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成分或意识到人以民族来区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说说这件事。”,“回忆一两个你经历的与民族有关的故事,最好是你首先想到的事。”,被试在纸上作答。

2.3研究程序。首先主试6人对开放式问卷的内容进行初步分析,通过被试描述的事件判断被试是否有群际接触,通过群际接触对该民族是增进了解、缓解焦虑还是产生共情,从而判断对该民族关系是否起到促进作用。

3 研究结果

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为增进了解、缓解焦虑和产生共情。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发现通过群际接触均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增进了解促进关系的事件有35件,产生共情促进关系的事件有3件,缓解焦虑促进关系的事件有0件,增加焦虑不促进关系的事件有10件,增进了解不促进关系的事件有2件。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群际接触作用机制及事件情况

4 讨论

根据材料分析发现群际接触可以促进民族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群际接触都能促进民族关系,根据表中增进了解不促进事件可以看出,回族女孩看到附近有人吃肉包子就会生气离开,这是因为回族不吃猪肉,看到周围有人吃肉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给人留下消极的印象,从而泛化到其他回族人的身上,影响以后的民族交往。事件2被试看新闻了解到激进分子的斗争,通过借助媒介增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但这是一种负面了解,传达的是少数民族负面信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便被试对少数民族增进了解,但是在了解的过程中对该民族产生了负面的看法,也没有起到促进民族关系的作用。群际接触可以缓解焦虑促进民族关系,但有些交往会增加焦虑,不利于民族关系的促进。根据表1中增加焦虑不促进的事件不难发现,10件事件中有8件涉及到民族冲突,有2件事件提到语言不通。

对不促进民族关系的事件分析发现,无论是增加了解不促进还是增加焦虑不促进,我们接触到的有关于该民族的印象都是负面的、消极的。奥尔波特指出只有在这四条最优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确保群际接触产生积极效果。在最优条件被违背的情况下,群际接触才会导致群际冲突的产生,即是群际接触条件而不是群际接触本身导致了群际冲突的产生。

郭凌旭(1990-),女,汉族,辽宁锦州市人,心理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管理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C955

:A

:1672-5832(2017)09-0258-01

猜你喜欢

共情负面问卷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