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不妨从四个“关注”入手
2020-09-12赵赜琨
赵赜琨
摘要:心理教师和英语教师属于不同学科,以心理教师的视角听一节英语家常课,总有意外的收获。从上课教师的课前导入到课中游戏,从课后创编再到突发事件处理,从四个方面体悟一堂英语课的教学带来的收获。
关键词:听课;家常课;收获
周六,学校安排我们心理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讲座。中间休息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来到好友班级。朋友是一位英语教师,30多年的教龄,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不论课堂教学还是科研水平,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正巧赶上好友上英语课,我不请自来,搬个凳子就坐在教室后面,开始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跟着讲台前的好友沈老师一起上一堂家常的、原生态的英语课。
一、关注课堂导入,过渡自然
上课伊始,沈老师熟练地操作电脑展示台,给学生播放Mr Green的歌曲。刚进入小学不到两个月的一年级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很难一下子集中起来。沈老师课前播放两首英文歌曲,边引导小朋友们唱歌,边走在过道中规范小朋友的坐姿,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上课状态。
二、关注课中游戏,趣味盎然
(一)高低声游戏,巧妙训练听力
在课本学习中,总有一些重要的单词,比如沈老师的这节课,“Mr Green”就是一个需要小朋友们重点朗读的单词。以往的课堂,教师一遍一遍地领读,学生一遍一遍地跟读,相同的音高,相同的节奏,难免让学生产生困倦感。沈老师在课上运用高低声游戏的方法:老师高声读,学生就低声读;老师低声读,学生就高声读。这样的方式既充满趣味性,又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因为老师低声读时声音真的很低,需要仔细听才能听到。这样的游戏方式同样可以运用到复习很多重要单词的环节。
(二)角色扮演,反复强化口语
不论是英語课还是语文课,都是和语言相关的课程,最后都要将书面语言转化成学生的口头语言,让学生的语言更加规范、更加优美。沈老师在英语课上,先让小朋友拿着“Mr Green”的卡片进行角色扮演,再请三位小朋友和“Mr Green”打招呼。这一活动对一直扮演格林先生的学生强化了性别概念,同时也给其他上台的小朋友提供了表达的机会。沈老师还在课件中拓展了自己的照片、副班主任赵老师的照片,让学生分别用英文和图片上的人物打招呼。为了让小朋友区别“Mr”和“Miss”,沈老师还随机让小朋友和笔者打招呼,很巧的是笔者是Miss zhao,副班主任是Mr zhao。看似无心的设计,却处处和本课重点相关。
(三)找卡片游戏,重复读词不厌倦
沈老师结合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的环节设计“找卡片游戏”,把本课需要重点认识的单词卡片藏在一个小朋友的桌壳里,让提前蒙上眼睛的小朋友去找。如果找的小朋友离卡片很远,全班小朋友就很小声地重复“Mr Green”;如果接近卡片了,就大声读“Mr Green”。课已经要上到尾声了,有的小朋友自制能力稍弱,就开始分神了。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带着学生重复朗读重点词语,可能会事倍功半。而沈老师的设计,却让小朋友乐此不疲地反复读重点词。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内化于心。
三、关注课后创编,提升能力
在本节授课一开始,沈老师放歌曲前就对小朋友说:“我们一会儿也要学着这首歌的样子,自己创编一首歌曲。”本节课将要结束前五分钟,沈老师又给小朋友们放了课前播放的歌曲,让小朋友们把里面的人物换成身边的老师或父母。课堂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当小朋友们会运用课堂所学和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打招呼、问好,才是真正学会了。在这个环节,小朋友也会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就像创作者,会自己创编歌词了。
四、关注课堂意外,顾全大局
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特别的孩子,或是个性特别,或是行为特别。在沈老师的班级,有一个小朋友上课不一会儿就开始摆弄自己的衣服,不能专心听讲。沈老师看到后,就开玩笑地善意提醒:“有一位小朋友的衣服要飘到窗外了。”行为正常的孩子听到这句话就会调整到专注的状态,可这位小朋友却情绪化,开始摇晃桌子。别的小朋友看到了就告状,沈老师却说:“在课堂上,小朋友是老师来管的,不需要小朋友管。老师决定管不管和什么时候管,小朋友只管专心听讲就可以了。”这样每日强化,班级的小朋友就能关注到课堂上的重点是什么,不是盯着捣乱的学生,而是盯着讲课的老师,这样自己的学习才会越来越进步。这种关注大局的处理方式,让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充满含金量。
一位小学心理教师,听一节资深英语教师的课,虽然学科不同,可从头到尾兴致盎然,其中不乏沈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带来的独特魅力。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灵活处理特殊情况,让这节看似朴实无华的课深入笔者内心,回味良久。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