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

2020-09-10刘庆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

刘庆莉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五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全部实行增强扫描与CT影像扫描,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经CT影像诊断后发现,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共计有30例(42.86%),其中A级0例(0.00%),B级4例(13.33),C级5例(16.67%),D级6例(20.00%),E级15例(50.00%),发现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共计40例(57.14%),其中A级18例(45.00%),B级12例(15.00%),C级4例(10.00%),D级4例(10.00%),E级0例(0.00%);7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有40例,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30例,经CT影像诊断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有39例,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30例,组间数据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进行诊断,可精确疾病类型,精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影像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6;R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指患者胰腺内胰酶被活化后胰腺出现坏死、出血及水肿等病理状况,其致残率较高,致死率亦不低。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严重影响患者身生命健康[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特选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作为样本,旨在分析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32例,女性患者数量为38例;最大年龄是60岁,最小年龄是25岁,平均年龄是(40.98±6.42)岁;病程1~12天,平均(6.5±0.6)天。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疼痛、呕吐以及恶心症状,临床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都显著增多,经临床观察后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纳入研究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肾脏疾病、心脏疾病以及慢性胰腺炎患者,同时排除精神精兵患者或者无条件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悉且签署知情确认书。

1.2方法 检查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CT扫描仪,检查之前15min,引导患者口服浓度为1.5%的泛影葡胺50mL,体位方式选取仰卧位,从患者肝部平面逐步扫描到十二指肠的水平段位置(采用屏气螺旋扫描),层厚10mm,层距8mm。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70mL)进行静脉注射,速度控制2.5mL/s。全面扫描(使用屏气螺旋)胰腺,层厚和层距与重建条件一样,记录检查结果,并将其和病理结果对比,进而确定CT影像诊断的精确程度。CT影像诊断后将检查结果与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CT影像的诊断准确率。

1.3指标观察 针对7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使用Balthager CT诊断分级标准对胰腺坏死情况进行评估,胰腺周围组织和胰腺均如常者为A级;胰腺密度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且有弥漫性肿大,胰腺轮廓呈现不规则形态,其胰管呈现扩张者为B级;B级之上,患者的胰腺组织呈现炎性病变者为C级;B级之上,胰腺呈现积液区者为D级;B级之上,胰腺呈现多个积液区为E级。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本次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检出率等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代表其具统計学差异。

2 结果

2.1CT影像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70例患者中,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30例,病理诊断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有40例,经CT影像诊断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有39例,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30例,组间数据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胰腺分级状况 70例患者经CT影像诊断后发现,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共计有30例(42.86%),发现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共计40例(57.14%),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症,致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常规检查方式,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来判断疾病类型,漏诊及误诊率较高。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以急诊入院,经实验室检查后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胰腺内胰酶活性上升的情况,同时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造成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现象,进而引起胰腺坏死、出血、水肿的症状[2]。本病的特点之一即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在本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均认为是胃部疼痛以及肠道疾病而未能及时就诊。在急性炎症的作用下,患者体内的炎症的介质释放较正常水平要高,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水肿、出血等情况。根据急性炎性因子的作用范围不同,可将其分为急性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其中出血坏死型的病情更为凶险,如果未能及时作出诊断或者治疗,则很可能导致机体出现水肿、酸碱失衡并出现肾脏衰竭的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3]。

目前,CT影像诊断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式之一,同时大多数医院内均具有CT影像设备,适用面比较广泛[4]。其主要是借助γ射线、超声波以及X线束等粒子束对患者的组织器官以及病变部位进行检测,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下对胰腺部位进行连续性的断面扫描,观察胰腺的具体病变情况。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需要进行及时诊治,如果参考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诊断则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而CT则恰好具有应用方便、耗时少的优势,对患者不会造成伤害[5]。通过CT影像能够观察到胰腺病变状况,并且在CT影像下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胰腺体积的变化,对于未出现坏死的区域,其影像显示为密度均匀,一般不会伴有积液。对于重度胰腺炎患者来讲,CT影像则显示胰腺体积增大,并且如果同时伴有坏死区域出血,则影像显示为密度不均匀,出血部分显示为高密度。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种类予以区分,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供血不足,坏死区域内呈现程度不同的低密度区域;水肿型表现为胰管扩张,密度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且呈弥漫性,可见高密度出血病灶;单一水肿型胰腺炎在CT诊断上和胰腺的形态、密度、大小没有变化,正常胰腺和增强扫描没有明显区别。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说明,CT影像诊断能够精确观察患者胰腺部位的具体状况,同时对患者的予以分析,并可对其病情进行分级判定。

综上所述,CT影像诊断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方面的精确率较高,能够详细观察到患者病变范围,还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因为自身因素而导致的不好影响,对疾病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完全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 艾买提江·阿不力米提, 努尔阿米娜·肉孜, 阿迪力·阿布来提. 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 38(21): 176-178.

[2] 程国义. 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 33(01): 46-47.

[3] 曹伟. 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评估[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 26(01): 63-64.

[4] 宋丽华. 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体会[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23): 137-138.

[5] 朱长江. 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 名医, 2019, 10(06): 121-121.

猜你喜欢

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