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2020-09-10何靖

高考·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高中

何靖

摘 要:历史是人们经历过的事情,是人类在漫长时光中留有的痕迹,是过去的,不可再现的时光。人们要了解历史只能通过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为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是历史学习的载体,学会研究史料,懂得史料實证是高中生必备的历史素养之一。而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中,也强调了“史料实证”,要求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因此,研究培养史料阅读能力是符合课标精神的。

关键词:高中;史料阅读;现状分析

一、高中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现状

据调查统计,如今学生在阅读史料的时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以偏概全,割裂史料不能从整体角度分析;二,不从材料出发而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抓不住材料重点中心关注无效信息;三,分析不够深入停留表面就事论事;四,阅读时遗忘目的,忽略题目的要求,审题不清等问题。五,重复材料内容,缺乏抽象概括,较少使用专业词汇或语句。

二、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知识方面

历史知识是指历史科学研究的成果。中学历史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定的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其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历史知识是史料阅读的基础,也是史料阅读的最终目的。史料阅读是建基于历史知识之上,我们通过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理解分析史料,反过来也以阅读的史料丰富扩展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但在现实情况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方面有三乱:分别为历史概念混乱,历史时空错乱,历史事件混乱。历史本质上是人们经历过的过去时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投影。错误混乱的知识将会导致投影失真,影响史料的阅读与分析。

(二)能力方面:

概括能力的高低是阅读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表现为阅读材料的时候以偏概全,对材料的中心思想理解错误,遇到归纳概括类的题型照抄材料,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内容或规律等。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学生学习方面

(1)阅读习惯不良。

在信息化的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的日常生活用品。网上阅读也成为学生的首选选项。其在给学生带来便捷、随性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抹杀了实体阅读带来的良好习惯培养。如耐心、专注等。因此我们发现经常通过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阅读的学生中,有浮躁、跳读、回读情况的占据大多数。这将导致学生阅读时遗漏有效信息,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2)阅读范围过窄。

史料作为历史的载体,在文体上更接近于新闻、说明、议论文类。具有涵盖面广,逻辑严密,理解力强的特点。但这类严肃读物,很明显不受学生欢迎。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也就是以轻松简单的娱乐休闲阅读形式为主,阅读的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力,导致学生抓不住史料的主体思想,甚至难以明白史料表达的意思。

(3)思考主动性不足,浅尝辄止。

这点在中下层学生身上特别明显,在抽取了14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座谈后发现,仅有两位同学有主动探究,思考的倾向。其余12位学生则是被动地接收他人观点,不去自主思考。同时据14位学生反映,他们几乎都不能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逻辑链混乱。上课时一味人云亦云,未跟随教师脚步锻炼思维。课后机械记忆,不去探究历史因果联系。思考的停留在表面,耐心不足,没有深入研究分析其中的逻辑与事物联系。这些行为都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2.教师教学方面

(1)多媒体+史料教学的误区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多媒体教育逐渐普及,一时之间“多媒体=新课改”的公式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了僵化的印象。史料教学也是近期兴盛起来的教学方式,目的就是想解决历史阅读的问题,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如今的多媒体+史料教学的形式,真的摆脱了传统教学,成为了课改必需品吗?答案是否定的。这里存在着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学生史料阅读的过程分为概括、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推理、复述几个步骤。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深层剖析的,其中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尤为关键,能力越差花费的时间越多。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史料教学的时候多数会出现,展示的史料过少的时候无法涵盖本节课的主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展示的材料过多时,在紧凑的课时中,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和思考,也不能通过层层设疑推动史料研读的进程,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缺乏连贯,学生讨论阅读史料流于形式。

(2)未注意阅读技巧的具体培养

“阅读是语文的事情”“学生读不懂史料是语文没学好”这估计是众多一线历史老师的心声。但史料毕竟有别于一般的语文常用文体,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学校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史料研读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对史料的处理方式基本是固化单一的——出示史料,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看不懂材料或回答不出,换下一个。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做到授之以渔,往往传授的不是阅读技巧,而是结论。学生在史料阅读的路上只能自身摸索,盲目阅读,因此能力进展缓慢。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历史素养培养呼声高涨,高中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现状亟待改善。分析现状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解决这是接下来要进一步探讨的,需要各方面的协助与努力。从转变学生的习惯与态度,提升技能;加强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重视三方面出发,推动转变。总之,提升学生史料阅读能力,是历史教育必经的路。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

[3]迟钰丽.普通高中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J].鲁东大学,2015,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史料研读能力,培养“史料实证”素养》(2018YQJK33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高中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