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乡土教材对传承哈尼族传统歌舞的推动作用

2020-09-10李秀华

红豆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哈尼族传承

李秀华

【摘要】绿春县是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由于哈尼族无文字,其历史、文化、习俗、道德约束、宗教祭祀等都以神话传说、传统歌舞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续。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信息一体化浪潮的不可阻挡,哈尼族的传统歌舞面临乏人传承的巨大挑战。面对挑战,绿春县教育局编写了立足本土民族歌舞文化艺术的乡土教材,在中小学、幼儿园推广,为绿春县哈尼族的传统歌舞在青少年一代中学习、推广、传承作了尝试,并为绿春县哈尼族优秀传统歌舞的传承起到了宣传、普及、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教材;传承;哈尼族;传统歌舞

一、绿春县情简介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建县于1958年,位于云南省南部边境,东与元阳、金平两县接壤,北与红河县相连,西北倚墨江县境,西南隔李仙江与江城相望,东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相毗邻,面积3096.86平方公里[1]。

绿春县辖4镇5乡,县境内居住着哈尼、彝、瑶、拉祜、傣、汉六个民族。哈尼族迁入最早,据有关文献和哈尼族口传史,唐代南诏年间,一批和泥蛮(哈尼族先民)部落、氏族迁徙到惠笼甸(今元江一带),其中一小部分先后进入绿春居住。以后又不断有哈尼人从不同的方向迁入,形成了今绿春县境内的哈尼族。彝、瑶、拉祜、傣、汉均是清代先后迁入[2]。

绿春县总人口24.5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77%,哈尼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7.56%,是名符其实的哈尼族大县。

二、绿春县哈尼族的传统歌舞类别

绿春县的哈尼族因居住乡镇不同而有不同的自称、他称,虽各地的自称、他称不同,但传统民歌分类一致,可分为“拉巴”[3](又称“哈巴”,叙事类民歌)、“阿哧”(山歌、情歌类)、“迷威威”(哭嫁歌)、“迷煞威”(哭丧歌)、“阿迷痴呃”(又称“然咕咕差”,儿歌类)、“批突”(又称莫批突,祭祀退邪类)、“阿尼托”(领娃娃的歌)、“罗作搓”(“罗作”是一种舞蹈,跳罗作舞时唱的歌也单独列为一类)。

传统哈尼族民歌的演唱有严格的场合区别,不同的场合只能用不同的民歌演唱,而不同的民歌绝大多数有不同引句专用衬词,故开腔引句是区分不同民歌类别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些类别的民歌即使没有固定的引句专用衬词,然可从该类民歌的歌词特殊结构的组成上就能一目了然。代表性的有叙事长歌《四季生产调》、《祭祀规矩歌》等。

绿春县哈尼族分布全县各乡镇,生活在不同乡镇的哈尼族有不同的自称、他称,因而也形成了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舞蹈种类,但绿春县哈尼族的传统舞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屈膝起伏,动作刚韧、有力。绿春县代表性的传统舞蹈有“同尼尼”、“嘎尼尼”、“莫撮撮”、“棕扇舞”、“棒舞”及儿童自娱性舞蹈等。其中,舞蹈“同尼尼”及“莫撮撮”、民歌“阿哧”于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绿春县哈尼族传统歌舞的传承困境

哈尼族是无文字的民族,所有的民族文化、历史、习俗、

道德约束都以神话传说、传统民歌等方式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续。

进入二十一世紀后,全球经济和信息一体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的迅雷之势灌顶而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哈尼族也不例外。绿春县境内哈尼族的年轻人一代不会唱也不愿意再唱哈尼族传统民歌,甚至他们的孩子出生后也不愿教孩子说哈尼话,不愿用哈尼话和孩子交流,因此,出现了从哈尼村寨走出来的哈尼后代不会讲甚至不会听哈尼话,更不会唱哈尼传统民歌的现象,哈尼族传统文化在不断消亡。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不足,传承出现了断代,随着老一辈民族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不断离世,年轻一代后继乏人,哈尼族传统文化、民间音乐艺术也随之渐渐消失;再则,一些所谓的“民族歌手”遍地开花,而这些“民族歌手”们演唱的所谓“哈尼族民歌”,通常是将现代歌曲中的汉文歌词替换成哈尼话作词,再制作成音乐光碟走村窜寨售卖。由于“民族歌手”们的影响,很多年青一代的哈尼族将“民族歌手”们用哈尼语演唱的现代创作歌曲误以为是哈尼民族的传统民歌,并将其四处传唱。

笔者曾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过一个在县内也较为有名望的年轻一辈的哈尼文化人发的朋友圈,感言为:“哈尼民歌,哈尼人的骄傲,为你点赞。”点开,不过是重做了视频、将原歌词更换成哈尼语唱词的现代流行歌曲,私聊试图给予纠正,却固执的认为它就是哈尼民歌。

另一乱象则是一些身在文化部门的文化人,没有给予“民族歌手”以及乡村文艺组织积极的引导,总喜欢推崇把其他民族的民歌换成哈尼语唱词以后再进行演唱,诸如着哈尼族的服装用蒙古族的音乐旋律跳彝族的烟盒舞,这样的文化混搭现象在绿春县各乡镇的各类文艺演出中比比皆是,这样的文化乱象愈演愈烈,导致哈尼族优秀传统歌舞乏人传承,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已到濒危边缘。

四、绿春县哈尼族传统歌舞突破传承困境的新机遇

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置生于乡土,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而绿春县哈尼族的传统歌舞,却在渐渐消亡,这个现象引发笔者的思考: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应该为绿春县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做些什么?该如何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该如何借助在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艺术教育专干的优势,开发、编写一套立足本土、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乡土教材?该如何利用自编的乡土教材,通过音乐课堂这一途径培养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且自愿传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绿春县乡土教材编写的背景与初衷

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导思想中指出: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积极学习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坚持积极进取、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法治教,真抓实干,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再上新的台阶的背景之下,2006年,绿春县在参加云南省第二届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成绩突出,尤其是县一中音乐教师的论文《我的民族我的歌》,在艺术教育类的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引起了省教育厅的关注与重视,并于十一五期间(2007年),将绿春县列入了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经过全县师生5年的努力,绿春县从15个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中脱颖而出,于2013年底成功入围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成为云南省5个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之一。

2008年12月,绿春县举行了第四届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和第二届师生书画展,遴选十一个文艺节目和二十多幅绘画作品参加红河州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云南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有八个文艺节目获得州级一、二、三等奖,其中,绿春县一中原创舞蹈节目《簸谷》分别斩获省、州级一等奖;绿春一中舞蹈《棕扇乐》在大理参加云南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获得二等奖。

绿春县职业高级中学群舞《马缨花之恋》荣获云南省第四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中学甲组二等奖,校外活动中心《三弦樱花》荣获云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中学甲组二等奖

2010年和2012年绿春县艺术教育工作分别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云南省农村艺术学校实验县先进单位奖”。

绿春一中群舞《棕扇情缘》荣获云南省第四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中学甲组一等奖;在红河州“阳光校园情青春红河梦”中小学幼儿园文艺展演中,绿春一中原创舞蹈节目《喊月亮》荣获中学组一等奖;2014年在绿春县第六届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牛孔完小将哈尼族童谣《Almiiqceel》编配成童声合唱,并荣获小学组合唱一等奖。

绿春县的每所学校除了能做国家统一要求的广播操和云南省十五个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统一创编的民族广播操外,每所学校都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创编了至少一套民族课间操。如:戈奎完小根据哈尼族泊那支系的传统舞蹈棕扇舞创编了一套棕扇舞课间操;牛孔完小跳起了传统的跳鼓舞,大水沟完小跳起了“同尼尼”.....县属几所学校和县城周边学校则身先士卒,跳起了“乐作舞”、“跳鼓舞”、“棕扇舞”。学校里除了推广学习普通话外,也鼓励用民族语言交流了。戈奎完小、牛孔完小、大水沟完小、绿春一中在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艺术教育实验县示范学校;2014年5月,戈奎完小合唱团和绿春一中合唱团列入“维童之友俱乐部”成员挂牌。

同时,绿春县委政府也在打造“六张名片”,其中,“在宣传绿春风土人情、挖掘文旅融合上抓特色”、“在培养本土人才、乡土文化上创新篇”的理念是促成启动乡土教材编写的动力之一。二者融合,为绿春县哈尼族传统歌舞突破传承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及县委县政府正在打造“六张名片”的机遇与背景下,绿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教育乡土教材的编写工作拉开了序幕。

(二)绿春县乡土教材的编写内容

经多次调研、深入田野,虚心向民间老艺人请教,以严谨的态度认真收集整理绿春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经过近一年的收集整理,教材编写小组向民间艺人及民族文化专家获取了丰富的一手材料,联合民族文化部门于2014年6月开始正式组织编写乡土教材,2015年11月,定名为《民族音乐与舞蹈》的绿春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乡土教材,通过绿春县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印刷3000册试行。

乡土教材按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快乐教育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提倡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人人活动,尽力让每个学生至少会唱一首传统民歌、会跳一支传统民族舞蹈、会做一件民族工艺品、了解一种民族乐器。本着“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理念,把乡土民族文化艺术引进课堂,通过教学,树立孩子们热爱本民族、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决心和信心,让孩子们在长大以后不管走多远,飞多高都能听得懂乡音,记得住乡愁,成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一个有根的人”的初衷,《民族音乐与舞蹈》艺术教育乡土教材(试行)的内容按不同类别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收集了绿春县世居民族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童谣、传统舞蹈、传统民歌、传统民族乐器。教学课时设置共30课时,其中哈尼族傳统的童谣、民歌、舞蹈、器乐教学课时设置占20课时,为绿春县中小学生开启了解、学习、传承哈尼族传统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之门。

五、乡土教材对传承哈尼族传统歌舞的推动作用

教材自推广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使用后,由于教材较为集中的概览了绿春县的民族歌舞、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绿春县的中小学生在了解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同时深刻感受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而热爱民间文化艺术并将自发的学习民间艺术形成一种习惯,不仅在课堂内唱响本土本民族的传统民歌,更在课堂外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加以传承和发展:

2015年,《Almiiqceel》(哈尼文)和《香格里拉》两首合唱作品在绿春县第六届中小学生、幼儿文艺汇演暨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书画展都获得了一等奖;2017年,县机关幼儿园借鉴绿春县艺术教育乡土教材并根据学生学龄特点又编写了一套乡土教材,幼儿园里响起了稚嫩动听哈尼族童谣《Ballaladaoqdel》(哈尼文)、数数游戏里有了“Qiqnivqsol”(哈尼文),并在每年的长街古宴到来之前都要举行长街古宴亲子体验活动,在宴会上,师生用双语进行主持、以哈尼族歌舞服饰和朗诵为主,其他五个民族内容为辅的节目频频亮相。

乡土教材进课堂后不仅使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学会唱几首本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歌、会跳一支传统民族舞蹈,其真正的意义是通过课堂的公开教学,引发学生家长及整个社会更深层次的思考:学校里都开始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孩子们以会唱本民族传统歌谣、会跳本民族的传统舞蹈为校园新潮流,家庭、社会又能教给孩子们多少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

这样的思考结果是促使更多的家长关注民间艺术,并带孩子向民间艺人学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学跳传统民族舞蹈,让一度濒临消亡的传统民族歌舞被哈尼族的新生代唱响、舞动,形成了以会唱传统民歌、会一些传统民间艺术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样的氛围扭转了绿春县哈尼族传统歌舞传承乏人的局面。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绿春县中小学艺术教育课堂也焕发出别样的生机:绿春一中教师撰写的《哈尼族聚居边境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艺术教育论文荣获省级一等奖;绿春县一中美术教师撰写的论文《少数民族服饰之美与剪纸艺教学设计》、《绿春县中学生对少数民族服饰认知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浅析地理环境对绿春县少数民族服饰产生的影响》在云南省教育学会研究成果中分别荣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绿春一中教师撰写的论文《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初探》刊登于《云南教育》;县机关幼儿园教师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融入家乡民俗文化》荣获三等奖,绿春县大寨民族小学教师撰写的艺术教育论文《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音乐兴趣》获省级三等奖;绿春县二中教师的艺术教育论文《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音乐教学之我见》获省级三等奖。

结语

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相续,而传统的民族歌舞则是哈尼族历史、文化、族群记忆的载体,在全球经济和信息一体化浪潮之下,传统民歌与民舞面临巨大的挑战:新生代的乏人传承与老一辈民间艺人不断离去的传承断代,让绿春县哈尼族传统民族歌舞濒临消亡。绿春县艺术教育乡土教材不仅填补了无本土文化类教材的空白,更是在中小学校园掀起了学唱传统民歌、学跳传统民族舞蹈、学习传统剪纸等传承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的浪潮,让文化自信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通过一本教材,推动了哈尼族传统歌舞的传承与发展,真正树起了哈尼族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绿春县志编纂委员会《绿春县志》概述第1页

[2]绿春县志编纂委员会《绿春县志》概述第2页

[3]哈尼话音译,以后几项同此。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教育局 云南省红河州 662500)

猜你喜欢

哈尼族传承
学校您好
Translation Report of the Chapter 4 Festivals and Customs of Hani Nationality
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初探
勤劳的哈尼族
论哈尼族文学的“祖先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