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2020-09-10任文文

红豆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美育学前教育

任文文

【摘要】我国教育体系中,美育培养可以提升学生们欣赏现实美能力和艺术美能力,形成对美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爱好;而学前教育则处在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前端,在学前教育持续阶段将美育融入进声乐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启蒙阶段更好感受到美,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声乐和美学等艺术的兴趣爱好和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过程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育;声乐教学

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提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下,美育的地位逐渐升高,而学前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时间段,其启蒙作用不容忽视;可以将美育渗透进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使学生提升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并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一、学前教育声乐教师必备素质

学前教育中声乐教学并不是以培养出未来的歌唱家、作曲家,而是为了使学生培养出对声乐的基本鉴赏能力,保留对声乐的好奇和兴趣。

1.1可以针对儿童选择合适的教学曲目

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谨慎筛选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曲目,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声乐教学曲目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反映历史过往的严肃历史类题材、反映传统文化的地方歌曲类型题材以及具有强烈国家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爱国类题材等。其中也不乏许多经典曲目和儿歌;选择适合当代社会发展背景的、當地人文风俗习惯的曲目进行声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同时诱导以美育教学则可以事半功倍。

1.2过硬声乐实力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核心是“声乐”,所以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声乐实力,保证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准确无误的传授声乐技巧理论和鉴赏方法;而在学前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具备儿童歌曲的演唱技能,在教授过程中渗透进美育,必须让学生感受到“美”,而“美”的前提是教师可以准确的表达音阶、节拍、音准以及发声方法,这样才可以正确的将儿童歌曲内在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

二、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2.1教学方式死板

学前教育教学中,一定比例的教学机构会将数学、语文等启蒙作为重点,相关教学设备要求简单,使用方便,成本相对低廉;但作为全面培养的重要方面,学前教育声乐教学需要得到更多重视;以往的声乐教学常常局限于教师对某曲目的简单鉴赏,或是仅局限于自身理解的声乐认识,教学硬件多由电脑、大屏幕和音响组成,缺少常规的西洋乐器、民族乐器如钢琴和古筝等,教学硬件的短缺直接限制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而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声乐教学中美育渗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教学方式的死板直接限制了美育的渗透。

2.2引导方向错误

教学一向是以培育为目的,但作为主动输出方的教师不可以只知输出什么,不知为什么输出,导致。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声乐的认识和兴趣爱好;家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强制性的迫使学生学习声乐知识,以此期望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可以成就一番音乐方面的事业;但忽略掉学前声乐教育的教学目的,反而功利性的追求教育效率和教育结果,使得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下降,甚至是产生厌烦的感觉,使声乐教育背离初衷。

2.3教师缺乏情感共鸣

学前教育所针对的群体具有低龄化特点,该年龄段的学生渴望关注与互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中应避免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音乐相关的各种学科,其音乐方面的专业性不了忽略,但仅注重专业性并不能将音乐艺术中所包含的感情表达出来,需要有情感的注入;声乐教学本身也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情感的表达,增加情绪的感染力,以教师饱满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出现共鸣,让声乐教学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印象,促进学生对声乐的理解和感悟,达到声乐教学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将美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让“美”在情绪中传达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对“美”有初步了解甚至更深一些的感悟。

但在学前声乐教学中也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过程僵硬、缺乏活力和表现力,感情贫乏、干瘪,失去音乐的灵魂,这从根本上阻断了情感的共鸣;也有部分教师只注重情感的注入,但未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忽略了学生感受,这也导致了情感传达不到对方,失去了情感共鸣。美育更注重的是感性而非理性,失去了情感桥梁和共鸣,美育自然难以得到渗透和传播,起到教育作用。

三、实现美育渗透的几点建议

3.1深挖教学曲目背景和思想。声乐教学的主要表现手法往往是演奏演唱曲目,而这些曲目具有不同的背景和作者,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每一首曲子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将曲目背景故事了解透彻,通过其背景引入作者思想感情,让作品不再是一些音符,使其附上思想的重量和情感的重量。在授课过程时,可以先介绍曲目创作背景以及作者蕴藏在其中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可以更好理解这首曲目所传递的“美”。

3.2创新教学方式。声乐教学作为美育的载体,具有具体的教学表现形式,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丰富声乐教学表现形式,以此丰富美育的途径。美育成果难以量化,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等方式间接了解到学生对于“美”的认识;通过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可以相对客观的衡量每个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使美育成果得以量化。

3.3美育不应止于声乐教学。美育的渗透不应止于声乐教学,声乐固然是“美”的直管表达途径和情感宣泄途径之一,但“美”并不局限于声乐;在其他教学环节也可以适当渗透,比如可以引入到数学、语文中,讲解什么是“数学美”和“语文美”,并开设新课程对不同的“美”进行赏析,达到美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荷.乐声飘荡美育滋养——音乐教学如何渗透美育[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4):205-206.

[2]何颖.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15):80-80.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745000)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美育学前教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