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2020-09-10付秋燕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

付秋燕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的教育系统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让英语教学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英语学科的教学迎来了更多难关,如何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展开一系列的研讨与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英语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62

新课程改革是面向时代和未来的重要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时代与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在英语这一学科中,新课程的改革要充分结合英语这一语言应用类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和具体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思维,在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保证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创新和实践。因此,新课程的改革与英语这一学科进行结合后,会遇见许多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和挑战,也就需要教師进行相应的调整来解决。在这一思想认识基础上,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实施策略的建议,以供师生参考。

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新课程的改革是建立在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一,对人才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新需求,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针对人才的新需求和教育发展的新步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也为英语这一学科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因此,这一部分将具体阐述新课程改革后整个英语教学体系发生的变化,以帮助师生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的的变化

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大量的词汇,记住课本上固定的英语知识,有良好的成绩和分数。这一教学目的其实导致了教学模式死板化,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学而学,对英语这一类学科的理解也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很难有质的突破。但是在新课程进行改革后,教学目的相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英语这一学科不再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倾向,而是理解和运用倾向更加被重视。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技能的过程,也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过程,德育工作和知识教授需要同步进行。

(二)课程结构的变化

课程结构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在新课程没有改革之前,课程结构通常是以学科为本位,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都是围绕英语知识“填鸭式”灌输进行的。由于过于强调知识,学生的个人化色彩常常会在教学过程中被抹杀,逐渐变为整齐划一的“整体”,被迫机械化地接受知识的教授。新课程改革以后,课程结构的变化也提出了新要求,英语课程的结构逐渐向综合化、均衡化发展,开始注重英语教学的教化作用。

(三)课程内容的变化

在传统英语教学的课程内容中,通常以书本知识为主,但是书本知识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其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只是要求学生形成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很难做到让学生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后,课程的内容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和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注重生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让课程内容不再变得枯燥、繁重、单一。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当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给英语学科带来的变化之后,也就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策略的探讨了。因此,这一部分将针对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部分列举,但是仍旧需要时间和实践进行其正确性和实用性的检验,因此仅供参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思维,明确全新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改革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基础必备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思想道德品质和多种主观方面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在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双重成长与发展,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新型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多种探究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始终坚持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大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完善自己的过程。同时,教师一定要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要明确自己和学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从属关系,要尽力打造轻松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助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要想彻底贯彻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内容,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深入了解和明白新课程改革,才能将其融入在教案设计和教学实践之中,才能更好地教授知识,促成整个教学流程的大变革。因此,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需要仔细研读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资料,了解时代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了解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结构需要进行的优化。同时,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化技能和专业化知识,不断更新教育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相关知识,才能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提供专业化保障。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新教材和新内容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自己师风、师德的培养,良好的师德和师风会成就一个教师,成就一个课堂,最终成就学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具体实施策略,尽可能实现新课程改革落实最大化。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是非常复杂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会因为其年级、学生年龄和教育程度的不同遇见许多具体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积攒足够丰富的经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充分吸取经验教训,以推动课堂更加高效为目的,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落实和进行,致力于打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课堂环境,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人格培养打下坚定的基础,也让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英语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之教学探讨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