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赵宏伟

南北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赵宏伟

【摘    要】高中阶段数学知识与大学数学紧密接轨,在深度、思维难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学习难题。而分层教学法则能够根据学生能力差距以及教学内容差别构建层次性教学策略,满足个体差异需要,推动不同学生有序进步,并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95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两极差异往往是最为突出的,优秀学生与落后学生的分数差距极大,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也大有不同。这也就预示着教师不应当继续采取一刀切的整体化教学策略,而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和能力范围内稳步前进。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要求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自尊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基础以及学习兴趣之间存在着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也必然会有所差别。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无法避免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差距才造就了人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学生应接受这种差异并理性克服个体差异造成的压力和负担。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当正视和理解这种差异性,尊重学生差异,保护学生自尊。教师在分层教学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这个过程就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的展现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但劣势和缺点的暴露也会造成学生的自尊敏感内心受伤。因此,教师应当一方面注重教学技巧,言语委婉,态度和蔼,对待平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最大的尊重和爱护。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学生正视差异,不以优势为傲,不以劣势为耻,发掘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潜力,纠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坚持这样一种人文教学原则,分层教学的公平性才能够体现,并保证分层教学的效果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二)分层理念贯彻彻底,全面覆盖教学

有许多教师都尝试过分层教学,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却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分层教学策略实践具有局限性有关。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分层教学,可是作业练习却依旧有统一化的标准和要求,无法进一步延续分层教学的优势和理念,学生自然也就难以真正共享分层教学成果。教师分层教学范围局限,形式单一,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系统的分层学习观点,数学教学的效果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有效落实分层教学理念的前提要求之一就是保证教学理念贯彻彻底,分层教学覆盖全面,能够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上展现出较好的分层特质。这样,教师课前的差异化准备、课堂上的分层教学以及课后的个体化指导才能够有机的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巩固,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方式

(一)善用合作学习,激发不同学生的潜力

首先,教师应当依据特定的分层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如按照数学成绩划分一对一帮扶小组、合作提升小组,或者按照学生的数学优势和劣势划分互补强化小组。层次划分与小组构成的思维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的教学培养要求。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小组的合作学习目的,为其选择和布置合适的数学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以分层标准为依据,合理划分学习任务。如在帮扶小组内,教师要引导优秀学生启发差生思维,给予差生思路点拨,推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方法的交流与分享。最后,教师要全面评价分层学习过程和效果。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大方表扬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勉勵优秀学生继续探索。同时,教师还要客观地指出不同学生在分层合作时的思维、习惯以及方法不足,发掘学生的优势,指导学生改正不足,最大程度挖掘不同学生的学习潜力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层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有效把握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分层教学指导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并在个性化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课堂教学指导分层要彻底全面,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高中数学不仅重视高层次的拓展,更重视基础性的学习巩固,因此,教师也应当将教学的内容按照难易不同、考察方向不同等进行合理划分,凸显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师规划课堂时,应当形成由简到难,知识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教学模式,从抓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向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点发起进攻,最大程度兼顾不同学生的思维差距,形成完整有效的内容分层教学策略。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层次划分。教师本人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结合多种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学生层次为基础,分别实施课堂分层提问策略和激励策略,通过将教学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匹配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将作业练习科学分层,针对性训练不同学生

教师将课内分层教学成果延续到课外的主要方式就是将作业练习分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强化,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能力,实现思维提升。如果教师只在课内分层教学,而忽视对课外作业练习类型和难度层次的把握,就很容易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导致低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课内分层教学原则,设计对应的课外作业练习内容,形成针对性的训练和巩固方案。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题要涵盖基础题、巩固题以及拓展题。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完成基础强化训练和巩固训练,并积极尝试解答拓展题。而相对优秀的学生则要在保证基础题正确率的同时探究拓展题,拓宽解题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其合理加量或减量作业练习,做到课后作业训练个体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和条件。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有效地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并通过将教学内容、教学问题、作业练习等划分层次布置给不同的学生这一方法,满足了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需求的实际需要。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牢牢把握分层教学的弊端,有效克服划分学生层次造成的教学冲突,避免分层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样,教师才能够在保证分层教学一般价值的同时,高效合理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庆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00(001):89.

[2]刘中盛.分层次教学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师专学报,2006,000(0S1):P.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