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2016-11-30丁先锋
丁先锋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随之下降的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今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成为初中体育教师们亟待解决的一大教学难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分层教学;身体素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因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体育课训练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学方法,放弃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1.分层教学的含义
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学生在大量的学习任务面前,往往忽视了对身体的锻炼,这导致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分层教学法运用而生,从存在差异的学生个体出发,将学生科学分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2.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体育课教学中笔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和训练时,有的学生在进行激烈的分组对抗赛,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在三五成群的聊天说话,这就是学生对体育训练缺乏学习热情的表现,没有意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是一节课外活动课,认为体育学习不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安排学习任务,让他们每人必须学习一项基础技能。通过这种课堂作业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初中体育教学是锻炼中学生意志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学体育教学应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体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不同学习程度学生都得到进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1.教学资源的分配
体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体育器材进行辅助教学,但是学生的数量会多于器材的数量,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体育器材往往都控制在身体素质好体育技能相对较好的学生手里面,对于哪些专业技能差身体素质低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器材进行训练,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资源合理的分配,让学生共享教学资源。
2.教学时间的分配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要科学合理,通过教师的合理掌控,让不同层次面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最注重教师的辅导,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时间应把握合理,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教师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短时多次的辅导方式,注重对学生动作规范的培养和体能的储备。对于身体素质差对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靠的学生,进行长时间短次数的指导方式,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和体能的锻炼。
3.分层考核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运动天赋、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能够很快很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则会恰恰相反。这是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结果,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时,应注意学生之间的这一差异,做到让学生都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锻炼中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中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基本原因
1.“子不教,父之过”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就高了,父母纷纷给子女选报课外培训课、补习班注重对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学生在完成了大量的课堂学习作业后,往往又要去参加这种文化课补习班,这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2.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代应试教育要求学生需要凭借好的学习成绩报考学校,这就迫使学生只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了。父母的期望、同学之间的竞争、教师的监督、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
总之,现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他们个体差异性大,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忠义.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18).
[2]严勇敢.中学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教学》,2001.(5).
[3]刘志云.足球与社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