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探究

2020-09-10高丽君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德育

高丽君

【摘    要】德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教学要求,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来说,要求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将德育融入学科日常教学,做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素养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就从初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谈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關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  探究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01

众所周知,在当前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在全体奔小康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整体国民精神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从学生群体入手,势必在集中受教育阶段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精神文明素养,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均衡发展。所以在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否定了应试教育中刻板的内容,如围绕考试进行教学活动,在培养人才方面仅仅是注重知识素养的构建,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思维受限、能力单一等等,尤其是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的、精神不断发展的个体所呈现出的差异性和个性,进而导致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重新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重视德育教学,伴随着新课改,在各学科教学内容革新的同时,也主张将德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内容中,既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教育,更要结合学科特性将德育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接收到更多的相关道德陶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本文中笔者就以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为参照案例,谈谈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从初中阶段的学生特性来看,其在心理发展方面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性,也就是俗话所讲的叛逆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一个突出性的特点“学坏容易,学好难”,叛逆和冲动的融合很容易导致学生受到他人或者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呈现出错误的倾向,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纠正,未来有误入歧途的可能,且初中时期是学生道德定性的关键期,所以初中阶段也是德育开展的最为重要时期。而从数学这门学科的表面特征来看和德育关联度较小,但是数学学科知识的灵活性、系统性以及知识的难度都能够从思想和心理上给予学生挫折教育、举一反三教育,对于学生道德思维的养成构建良好的天然条件。综上来说,初中数学中德育的渗透更加符合潜移默化的特点,以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并给出几点可行性德育建议。

一、为人师表,教师自身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不论是学科教学还是日常行为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容易因为教学能力高、教学质量好而在学生内心形成更强的偶像和权威效应。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先从自身的人格魅力出发,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从而引导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首先,德育所依赖的是数学学科教学。所以在一开始教师就要从学科教学入手,构建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如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地传输知识,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将教学做到层次分明,由简入繁,由易入难,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顺畅性。同时结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效率和兴趣的双重构建,能够使教师在学生中更有威信,那么学生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为人处世也就水到渠成,浅层次德育的言传身教初见成效。

其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在日常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有目的地展现给学生,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面对问题的执着和努力、遇到困难时的锲而不舍、乐观自信等,这些不仅体现在教学中,也融入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每个日常环节中,学生在和教师的教学互动、日常互动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进而将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化为己用。当前这一德育形式对于教师的自我掌控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要做到严以律己,时时刻刻让自身思想和行为能够通过高标准道德的考验。

二、利用教材做好德育渗透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数学本身的学科特性能够和具体的德育内容相结合,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结合学科特性做到有重点的德育渗透,融合其他学科的德育成果,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构建。

首先,在各学科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德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又当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在教学中通常是采取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方面,通过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引出相关数学人物展开德育教育,展示人物在数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的贡献以及这些名人在研究过程中所呈现的优秀精神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另一方面则是从数学的宏观成就出发,从我国从古至今所呈现的悠久数学文明出发,如《九章算术》等数学名著,给学生呈现我国灿烂的文明与历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逐步加深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

其次,在日常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个人意志、精神方面。当代初中生成长于物质丰富的时代,就如俗话讲“甜水里泡大”,所以在承受挫折、积极面对生活、珍惜当下方面呈现出消极的状态,而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学习难度高,所带来的学习成就感也就随之攀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知识的灵活性、系统性以及知识的难度对学生呈现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强度,提高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坚强和乐观心态;同时也通过数学问题努力攻克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精神上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

总而言之,德育是当前各阶段学校教育中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的难点。正如哲学所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在实现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一开始的经验不足而面对各式各样的挫折和问题,但是伴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融合,德育势必能够更加完美地融入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晓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000(007):145.

[2]蔡美仙.初中数学提高德育渗透实效性的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00(011):49.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