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差异教学探究

2020-09-10金福敏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金福敏

【摘    要】小学生在性格、经验、体验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开展个性化练习等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差异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13

初入小学,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难免会碰到许多数学难题和疑问。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其表明了学生的独特性。这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并通过多元化的数学差异性教学,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之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路上不断前进。

一、以学生的性格差异为前提,提倡民主化的教风

性格是人的社会性的一面,是一个人面对现实的态度形成的与之相对应的习惯性处事方式。学生在进入小學前,基本的性格特点就已经形成,他们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要让性格迥异的学生共聚一个班级,实现和谐发展,则需要提倡民主化的教风。教师要使课堂尽可能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活泼开朗的小学生性格能够得到展现,让胆小安静的小学生不怕公开表达。民主才能使人的创造力达到最高峰,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公正、认真地考虑每位学生的需求。通过课堂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授课知识,充分探索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爱思考、敢提问、愿表达。

二、以学生经验的差异化为起点,进行自主化材料的选择

实践是学生获得经验、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虽然较少,但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就能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地唤起,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萌发积极探索的欲望,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教师在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时,要考虑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等造成的生活经验的差异,根据经验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自主学习的材料,使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

例如,数学中有一门课是“圆的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将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可以“造”圆的工具。可以提醒学生用水杯的杯底压在本子上画一个圆圈,也可以提示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圈,甚至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画圆圈,如将两个手臂合抱在一起等等。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尽相同,这导致他们对“圆”的认识和经验也不相同,教师要提前准备好不同的材料,能够供学生充分地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材料,将自己心中的圆“造”出。基于生活经验的差异化,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淋漓极致的发挥,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学生将经验转换为课堂多学的知识,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很大。

三、以体验差异化为基础,实行多样化的教学

体验是人内在的一种感受,是个体亲身经历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情景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需要“数学体验”。“数学体验”指的是以实践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在现实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角度、思维方式、学习经验均存在差异性,即使传授给他们同样的教学内容,身处同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学习体验也会存在差异性。作为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有意识地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形成多样化的学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新的发展。

例如,小学生要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学生的体验差异呢?教师用小棒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并不一样。在教师看来,有的方法非常麻烦,但学生自主探索出来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非常合适的且有效的方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前学习加法的经验迁移到学习减法上来,让学生学会迁移。最后,通过学生总结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比较优劣,让学生参考和学习效率更高的方法,自动放弃烦琐无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差异化,并制定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以能力差异为重点,进行个性化练习的设计

教学,不仅仅是达到教学目标,还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使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练习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过程,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生长点。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秉着“困难生不放弃,优等生更进一步”的原则,将练习分成不同的层次,让学困生“吃透”、中等生“吃好”,还要让优等生“吃饱”,要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巩固练习。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教师可以选择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第一个层次的基础题,学生直接运用今天学的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按部就班就能进行计算,其目的主要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第二个层次是在变式上的练习,中等生可以通过尝试探索,利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来解答,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挑战题,优等生可以表现自己,战胜难题。个性化的练习设计,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框架下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进入到小学阶段,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他们在进入学校前,就在性格、经验、体验和能力上存在差异性。小学数学老师在教授数学课程时,要充分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经验、体验和能力优势来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培养优质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汤咏.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意蕴与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

[2]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