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心得分析与小结

2020-09-10秦春艳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心得教学要点高中历史

秦春艳

【摘    要】随着教学的进行,作为教师应当温故知新,从过去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教训,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以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本文尝试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心得  素材选择  教学要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10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当下,更应该学会回顾,通过回顾,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教训,通过回顾,更好地展望未来的教学。”中国也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见,教师规律地总结以往的教学心得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彰显个人特点的教学心得不仅是指导教师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的宝贵财富,更是教师有效修缮自身教学艺术的关键参考资源。在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牢记这一点,借由本文与各位同仁分享我积累和总结的这些教学心得,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些许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丰富教学素材是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脉络的关键

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这一学科的时候之所以感觉到不得其法,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梳理和建立一定的知识脉络。高中时期,学生需要识记和理解的历史知识量很大,如果学生没有梳理知识、架构体系的自觉意识的话,学生头脑里的众多历史人物、时间、事件可能就是混乱的、无序的,学生就会在背诵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花费很多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效率低下。因此,教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脉络、架构历史体系。

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如何能帮助学生做到、做好这一点呢?通过不断地思索和尝试,最终发现,丰富教学素材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尽管高中时期学生接触到和学习到的历史知识是比较全面的,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等原因,教材中编写的内容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性,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叫作“删减版”。学生面对“删减版”的教材内容,想要架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就比较难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备课的时候努力丰富教学素材和知识内容,在课堂上还原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了解到了完整的历史梗概和发展进度,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其实,丰富教学素材不仅对学生架构知识脉络意义深远,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识记知识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说,在讲到中国古代科技史这一部分时,像往常一样,我要求学生记住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代表作是《梦溪笔谈》。不同的是,我告知学生沈括之所以将书名定作《梦溪笔谈》,是因为这本科学巨作是沈括晚年时在他的住处梦溪园所写,因而取名如是。学生听后恍然大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总之,教师的一句简单解释的话语,可能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识记知识的关键所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多阅读、涉猎历史书籍,努力丰富教学素材。

二、精彩表述文本知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在跟学生真诚交流历史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时候,一位学生的话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她说:“一样的历史知识、一样的文字篇章,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你看百家讲坛那些学者,讲出来的历史知识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多有趣啊。”的确,一样的历史文本内容,本身是没有差别的,但是百家讲坛学者的优势就在于他们能够将历史知识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就是值得歷史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努力通过精彩表述文本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在备课的时候尝试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讲述历史知识,然后选择最合适、最有趣的那一种在课堂上使用,争取把课讲得有意思、有趣味。其次,我注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日常在讲述历史知识的时候不断追求语言的简洁和准确。实践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听得更加认真,课下还常常询问我一些和历史有关的问题,明显表现出了更高的求知欲。

三、多提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思考问题

传递历史知识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并不是教师教学任务达成的标志。教师教学更为重要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开展思考并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史学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传输知识,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毫无疑问,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提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比如说,在讲解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发问:背后支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力量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整个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过程中会有这么多的曲折?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存在哪些异同点?显然,这些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想真正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认真整合自己已经学到的历史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地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本身就会建立一种多学、多问、多思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提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思考问题是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潜能的。

四、引导学生认清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刻内涵

很多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弄清楚,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知识”。大多数学生可能直接跳过这一问题,一头钻进历史书中开始读背记忆了。其实,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搞明白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刻内涵,才会学习得顺利、学习得快乐。

除了丰富教学素材,精彩表述文本知识,多提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思考问题和引导学生认清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刻内涵这几点之外,有益的教学心得其实还有很多。毫无疑问,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关键是如何分析和总结这些心得,汲取其中宝贵的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教师总结教学心得的自觉性不仅关系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历史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新的时期,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养成规律积累、总结和反思教学心得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董荣.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素材应用分析[J].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2014,000(001):74.

[2]王亚明.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才智,2011(16):140-141.

猜你喜欢

教学心得教学要点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点滴谈
现场作文让学生不再畏难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