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有心——论《水果传》的人格叙述

2020-09-02唯依魏旭峥

传媒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拟人化

唯依 魏旭峥

摘 要:《水果传》是由云集将来制作的自然类纪录片,共六集,叙述了约四十种水果的前世今生。影片自播出以来,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该片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通过多样拍摄手段记录了多种水果,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影片立足于人文角度,不仅采用拟人化的解说赋予了水果以人的特征,而且巧妙地把水果和人类的认知思想结合,表达了当下社会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二者的有效结合使得影片成为当下科普类纪录片的一个典范代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果传》;拟人化;平等化;人格书写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7-0-02

一、引言

《水果传》自播出以来圈粉无数,反响热烈。截至2019年2月,豆瓣共有15261网友参与评价,影片获得8.8的高分;B站则打出了9.7的高分,收获弹幕7.4万条;而在主要播放平台爱奇艺上,依然保持超过700的内容热度,播放指数自播出以来稳步提升,目前近5500。从直观数据可知,《水果传》无疑是成功的一部纪录片。探究其原因,影片摈弃了科普纪录片常见的说教的叙事风格,立意取材上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正如影片简介所言:“好看、好吃、好玩的纪录片,新鲜、奇艺、色彩斑斓的水果犹如万花筒般变形切换;果汁四溅、充满爆炸力的水果动态瞬间;四季悄然变迁的绝美历程,呈现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景象……‘天然去雕饰的《水果传》,给你一场抵挡不住的水果饕餮!”除了有关水果的知识性的内容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水果传》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传递着自身的人文价值。

作为国内纪录片标杆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成功,除了美食勾起人们对美味的向往,更重要的是叙述美食及美食制作过程中的价值倡导和情感宣泄,如勤劳、乡愁、坚守、团聚等,无不触动人心。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则传递着工匠的坚守执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等价值观念。《水果传》亦不例外,影片运用微距、降格、延时等多种摄影方法,不仅生动讲述了三十几种水果的前世今生和它们的价值特性,而且,以“一种水果,一篇人生故事”为线索,深入挖掘当地果农和水果之间的动人故事,通过将水果与人类联结,赋予了这些水果“万物皆有灵性”的人文观照,赋予了水果情感温度,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二、人格化的语言

《水果传》共六集,分别是《变身》《异族》《滋味》《旅行》《灵感》《诱惑》。影片中,榴莲、无花果等水果化身为一个个精灵,展示了它们的五彩斑斓和奇妙独特。猕猴桃原产中国,阴差阳错地在新西兰扎根结果,成为了地球上猕猴桃品类之冠;非洲竹芋外表平庸,甜度惊人,却又不会引发糖尿病,神奇无比;还有长相丑陋却是时装节新宠的椑柿,以及用菠萝叶制成的环保皮革。影片中,这些水果不再是一个个被人类食用、毫无生机的植物果实,而是一个个有生命情感的个体。影片采用拟人化的解说词,赋予了水果人的特征,因此水果具有了人格化的情感。

当今世界,人类迁徙脚步加快,迁徙方式多样,遥远的太空也留下了人类不断探索冒险的足迹。和人类一样,水果也会选择适宜的生存环境,为了繁衍的需要,水果也会迁徙流动。比如原产河南的猕猴桃和女教师一起在新西兰安营扎寨,起名奇异果;法国的玫瑰蜜葡萄跟着传教士来到了中国西南边陲德钦;原产热带的百香果和臧忠旺一起移民到魔都上海。《旅行》一集把水果人格化為一个个天生的冒险家。比如斯里兰卡本托塔的椰子,解说词写道:“(椰子)只要有机会就会远离家园,踏上茫茫未知的旅途,为了在大海中长期漂流,椰子为自己披上了三层铠甲,中果皮富有弹性的纤维层也是椰子航海时的救生衣,当一切准备就绪,面朝大海的椰子们便等待告别的时刻,带着使命,在另一个海岛上,找到新的家园,它们决定安定下来,完成迁徙和扩张。”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植物不断进化以适应变化的自然环境,但影片中的椰子却是一个身穿铠甲、救生衣,远离家园、四处流浪的旅行家。这些人类的话语成为了椰子繁衍生存的人格书写。

影片中随处可见人格化的解说。为了保护果实,水果们绞尽脑汁,椑柿为了防止被鸟吃,它“刻意保持低调的绿色,并制造出酸涩的口感”,捣碎后的椑柿放入罐中,必须减少“单宁酸与光通风报信的机会”,待到修炼成精,时间成熟,浸满椑柿汁的“战袍是时候与光谈谈了”。草莓“生性狡猾,诡计多端”,未熟时保持低调的绿色,等到成熟之际,草莓“变得美艳动人,呼唤着别人品尝,草莓用自己的小伎俩,步步为营,给人们布下了环环相扣的温柔陷阱”。本是水果生长成熟的自然规律,被解读为富有人格色彩的“低调”,本是正常的发酵过程,被解读为“制造”,本是自然的感光变化,又被解读成“通风报信”。类似的拟人化的解说贯穿全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个活泼的生灵。影片成为了一部记录充满生机、饱含情感的“人”的作品,使得人和水果之间具备了深入了解和交往的情感基础。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蔓越莓“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水从花朵开始便争奇斗艳”。中国湖南石门县的八月炸更是个性十足,它“决定在夜深人静时打开自己,为动物们准备惊喜的礼物”,激烈的性格被影片解读为“朋克行为” “像梁山好汉”。还有“性格开朗”的柠檬,被称为“夫妻果”的山竹和榴莲。影片中拟人化的解说词赋予了水果人的行为,人的情感,把每个水果都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如同饱览一个人的人生。加之解说杨燊明净的声调,在欢快明朗的背景音乐中叙述着一个个充满情感的故事。

三、平等化的视角

(一)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和自然相处的过程

随着认知的进步,人类意识到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在人与水果关系的观照上,影片不仅仅是单纯的拟人化的语言叙述,而且采用平等的叙述视角,把水果也看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它有感情、有经历。如第二集《异族》中指橙味道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扁虱啃噬指橙的问题越发严重,农场主采用各式工业化的手段,却收效甚微。后来还是在自然平衡法则中寻觅到了良方,自养了珍珠鸡之后,扁虱再也没有威胁过指橙。看似单纯自然界的食物链条,却成了诠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最好注脚。

(二)自然哺育了人类,但人类无休止的索取却破坏了自然

《变身》中内蒙古根河鄂温克部落八十岁老人中妮浩辛苦采摘树林中的野蓝莓,影片借中妮浩老人之口反思了贪婪的人类的粗野行为:“近年来,进山采蓝莓的人越来越多,粗野的采摘方式,使得野生蓝莓越来越少,拿那个戳子戳,用手采多慢啊,他们得卖,那秧子一戳都坏了,来年不一定长那么好。”竭泽而渔的行为让老人痛心不已,也使得她对一直相伴的蓝莓,更加用心呵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陕西马家坡的农民每年都要制作柿饼,在贫瘠的黄土高原,农民们尽可能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但即便如此,他们固执地坚守着人与自然平衡的法则,懂得取之自然,回馈自然,总要留一份树上的柿子给鸟儿吃。他们从自然索取,但绝不竭泽而渔,在《变身》中,取用有度的主题在影片中不断强化。

(三)人类对自然的感恩

《诱惑》中,新疆阿图什布居来提一家辛勤劳作,盛夏天刚微明,居来提和哥哥来到无花果园采摘无花果,这些无花果将成为居来提的学费来源,而且居来提和哥哥在果园中和无花果一起告别童年,一起长大。菲律宾甘米银岛盛产甜蜜水果兰桑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文森特以采摘兰桑内为生,成为职业采摘人,他攀上高高的枝干,靠着他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陕西淳化大学生刘阿娟从大都市回到故乡,接手了父亲的苹果园,和高校实验室一起开发新的品种,勤劳致富,她永远遵循着和水果的约定,等到自然成熟时才采摘。影片传达着对自然感恩,对生命尊重的普世价值。

四、人类文明的参与者

人类文明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同时也有奇妙无比的大自然的功劳,自然促使人类不断提升,自然使得人类更加进步。这样的价值认知在影片中被反复提及,体现了影片的多元价值传输。

(一)影片阐述了水果在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早期人类采果、狩猎以获取食物,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远古时期,水果养育了早期的人类,对人类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在重要的场合水果从未缺席。

《变身》中台湾阿里山邹族部落老人方朝赞在采摘爱玉果之前穿上盛装,带领着族中年轻人虔诚地祷祝,虽是荒山,仪式却庄重神圣。菲律宾岛上的兰桑内水果节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尽情狂欢,岛上的居民视兰桑内为圣物,作为他们的精神图腾。他们认为:没有兰桑内,就没有他们。

《异族》中,贵州罗昭华带上自己的儿子,一起去寻找野生刺梨,就是为了准备布依族人延续千年的传统——鲜果节的祭礼。儿子喝下了刺梨酒则代表着人生新的阶段的开始,刺梨酒则象征着民族的悠久历史。大航海时代,远行的水手、船员因为蓝莓、柑橘而逃过了坏血症的魔掌,水果的功劳不仅仅止于挽救生命,更在于对人类认识整个世界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影片的视角不再是单纯的人与物,水果和人类一起生长、生活,经历人世的沧桑变化,像朋友一样见证了人的喜怒哀乐。移居上海的臧老爷子忘不了故乡的眷恋,也忘不了馨香的百香果,历经三年终于培育成功。在夫妇五十年金婚庆典上,用百香果炮制而成的宴席深受老伴喜爱,百香果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见证了二老经历的风风雨雨;日本女孩楠三贵和韩国男孩韩成文在桑树园中收获了美妙的爱情;湖南石门县的小唐和丈夫一起来到深山,再次品尝儿时的美味八月炸,小小的水果把他们带回到童年,并包裹着现代都市文明人的乡愁和回忆。

(二)影片注重传承传统主题的叙述

影片中山口由美繼承公公的梅子园并亲手教女儿制作梅子酒,意大利人Giandomenico继承家族137年的香柠檬种植,抑或德国人福布斯接过父亲的草莓园,无不喻示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居来提家的五百年的无花果树和Sue Gilmore家的百年木筛亦是隐喻,影片通过水果引导观众思考人类从何处来,以及如何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等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与此同时,影片伴随人类认知的提升,引领观众探寻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灵感》中采摘后的菠萝皮被再次利用,用于制成菠萝纤维和菠萝皮革,用菠萝皮革取代动物皮革,恰恰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例证,影片充满温情的一段话更让受众动容:“菠萝叶不但成为时尚界的灵感,也以来自大地的温度和力量,守护了那些未曾谋面的动物们。”

五、结语

“整部片子都是从观众的审美趣味出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影片中,记录对象“水果”作为“人”的尊严被清晰地呈现出来,人文书写的特点恰恰反映了纪录片“延伸到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类精神的共融共通,重视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关注道德色彩和伦理评价”。《水果传》正是新时代下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观照,也是人类关注社会价值、家庭伦理的另一种生动诠释。

综观整个影片可以发现,《水果传》是我国纪录片发展的黄金阶段涌现出的典型代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对于展现祖国发展变化,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节奏加快、思想多元、认知趋异的时代大背景下,《水果传》能够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做到寓教于乐、旨趣高雅,代表着纪录片的发展的方向,确为难得。

参考文献:

[1]王浩任.以《水果传》为例论科普类纪录片的突破创新[J].东南传播,2018(8):139.

[2]张欣.跨文化视域下的纪录片主体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3.

[3]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docuchina.cn/20121124/100002.shtml,2012-11-24.

[4]苍粟.年轻态纪录片:《水果传》的叙事策略与传播模式[J].视听界,2018,205(05):91-93.

[5]周静茹.融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以《水果传》为例[J].采写编,2019,000(001):97-99.

其他作者简介:

魏旭峥,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猜你喜欢

拟人化
一词拟人化
动画角色设定中动物角色拟人化的现实意义
法语俗语中物体的转义表达略谈
品牌拟人化对感知风险的影响研究
调皮的小雨点
对于小班德育的几点思考
把拼音拟人化,改进汉语拼音教学
浅析拟人化无人驾驶交互界面对信任度的影响
关于“拟人化”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启发
拟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