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2020-09-02谭娟
摘 要:在新時期背景下,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要结合传统村落的特征和风貌,加大对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还要有效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传播工作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将民俗特色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彰显出来。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原则方面出发,分析当前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有效打造与传播路径。
关键词: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7-000-02
一、引言
在新时期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的组成部分,需要积极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以良好的传播方式,来增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原则
(一)保护与开发原则
在打造与传播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期间,传统村落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建筑资源等要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打造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时,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每个资源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基于一定关系的基础上,来大力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民俗文化。
与此同时,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中,还要将山川、河流、地貌等资源进行有效打造与传播,进而有效将其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让这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建筑资源成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的非物质载体,进而有效促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二)原真性原则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打造需要,坚持以传播传统村落真实物质载体为目标,具有真实性的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等进行传播,尤其是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期间的传统村落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中充分将当时历史情况显露出来,而且也是经历过一定的岁月沧桑。在对其进行传播、打造或者修建的过程中,要有效保持这些建筑的原真性,加强对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打造。
同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中的自然风貌和自然环境,还要与打造与传播工作相协调,推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并且打造与传播传统村落文化中,还不能随意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进行肆意改变,从而进一步将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保持下去,达到再现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与历史原貌真实性的作用。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播与打造传统村落民俗文化,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其主要目的是有效保持生态平衡、达到遵守生态规律的目标。在传播与打造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期间,需要从可持续化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效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考虑。
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现状
一是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打造工作,依然存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意识不足、传播和传承理念有待创新的问题。虽然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很多地区大力打造与传播传统村落民族文化,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传承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的固有传播理念为主,没有有效将技艺与各类民俗文化相融合,忽略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整体性发展与传播,最终导致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在打造与传播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二是传承与打造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存在传播方式缺乏创意,以及过于单一的问题,很多地方没有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并且未将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中小学校的教学当中,未能有效意识到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打造工作,需要从娃娃抓起。与此同时,在通过新媒体平台或者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与打造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地方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工作缺乏与现代科技和平面媒体技术之间的有机融合,在民俗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的创新力度,还有待提升。
三是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中,缺乏健全的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制度,未通过良好的保护制度,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与经济发展、村民生活质量相结合,在针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与打造的联动机制、激励机制和跟进制度方面缺乏创新,最终由于相关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村的传承效果,难以达到所预期的保护目标。
四是没有有效引导与鼓励村民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来进行相应的文艺创作,在营造积极向上民俗文化传播环境的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为有效保证各项民俗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就必须加强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工作积极创新,以期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路径
(一)提高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意识
首先,有效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工作理念进行创新,转变以往民俗文化传播固有的传播理念,采用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与民族技艺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同时,采用各个文化之间交融的方式,来全面推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其次,传播传统村落民俗文化,需要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结合当地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特色,充分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与村民对本土文化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有效增强村民传承村落民俗文化的意识,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打造工作中。
再次,加强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多地区传播力度,充分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魅力发扬出去,实现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延伸发展。与此同时,当地可以采用创建村民组织等全面文化传承结构的方式,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构建方式以及传播方式。
最后,当地地区可以采用借鉴古代“德业相劝、礼俗相交”等古代乡约经验,提高村民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意识,也可以通过在乡规民约中融合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等内容,全面推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二)创新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方式
其一,可以采用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和传播内容融入到中小学校等方式,从娃娃抓起,实现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关键人”的培养。同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将民俗文化的技术和文化内涵等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进而有效地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路径,提高广大学生和青少年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的了解。
其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工作需要与新型传播方式相结合,新型传播方式包括媒体宣传、网络平台宣传、互联网技术宣传等方式,加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出现代化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近几年,为进一步传承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所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等,合理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工作拓宽渠道,更好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其三,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中,相关地区和政府可以采用开展文化展览活动或表演活动等方式,充分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工作与端午节、清明节等各类活动相结合,加强对特色鲜明和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传承,从而构建一体化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体系。
(三)建立健全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制度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需要基于健全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有效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保障。一方面,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传统制度的构建,通过一定的传承制度和体系,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实到位,全面将经济发展、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传统民俗村落文化传承工作相统一,充分彰显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特征和价值性。另一方面,健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制度、保障跟进制度、联动制度和激励制度的,推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和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积极传承民俗文化的人们给予奖励,相反,对违反制度的人予以处罚和相关惩罚。从而有效为民俗文化传播与打造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传播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与民俗文化传播工作的合理推进。
(四)引导与鼓励民俗主题的文艺创作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和民俗文化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性,在传播与弘扬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将当地传统村落和建筑流派的营造风格呈现出来,为进一步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工作落实到位。则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以民俗为主题的文艺创作,例如,结合传统村落名人资源和历史故事,结合当地相关特色和民俗文化,在村中开设非遗展示馆,从而有效实现对以民俗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工作顺利推进。另外,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等内容,积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并对其进行文艺创作,从而有效打造成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文化村,将更多文艺作品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内容弘扬出去,更好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民族精神、地域风貌彰显出来。
五、结语
在传承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过程中,相关地区要提高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意识,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原则,加强民俗文化传播工作力度。并且在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坚持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播工作与人文资源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打破以往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率的片面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播与打造方式,突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特征、守住乡愁,推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和传统村落社会的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晋媛.山西传統村落旅游开发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民俗学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2):122-128.
[2]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30(S1):86-87.
[3]杨立国,刘沛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12):203-210.
[4]王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常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策略研究[J].人文天下,2017(17):45-50.
[5]李梅,樊松丽,王卫波.衰亡?共生?——城市语境下村落规划中民俗文化记忆的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16(01):45-51.+
作者简介:谭娟,女,侗族,广西桂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国际文化传播。
课题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地方需求导向的艺术管理拔尖人才项目化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9JGA244)、2017年广西艺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面向中国-东盟(国际)市场的网络文艺项目制作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CRC201711)、广西八桂青年学者团队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