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探讨

2020-09-02孔迪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孔迪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情境感知

摘 要:文章简述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起源,探讨了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的相关内容,分析了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指出了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7-0082-02

十几年前,图书馆界的专业学者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有实体、可以被确定的空间存在,且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了集读者、信息资源及电子互联网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图书馆物理空间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提供跨越时空的交互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笔者尝试分析探讨嵌入式理论与智慧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发现智慧图书馆的优点和不足,以期对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所启发。

1 智慧图书馆与嵌入式服务

1.1 智慧图书馆

1.1.1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国外学者将智慧图书馆定义为运用大量软件、系统等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的操作失误,引导他们正确检索、获取其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我国学者则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的联合产物,能够为读者和图书馆进行信息交互提供新的方式,提高信息交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一种能够提供沉浸式智慧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图书馆,其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基本追求,以更加灵活、准确、快速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

1.1.2 智慧图书馆的形成。自智慧图书馆概念诞生以来,图书馆界对其进行了诸多相关实践及探索。如:台北市立图书馆结合新型高科技技术,打造了智慧图书馆Open Book。之后,深圳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等纷纷加入RFID技术应用的行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型智慧图书馆。近年来,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和杜伦大学图书馆以GPS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为该校师生提供基于位置感知的图书馆服务,帮助他们规划找书路线,提升了找书效率。当前,各种智慧化技术已被应用于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为读者打造了方便、快捷、人性化以及可被感知的实体化图书馆。智慧化图书馆改变的不仅仅是图书馆效率的提升,更是读者感知体验的全新升级。

1.2 嵌入式服务

嵌入式服务指图书馆全方位拓展服务范围,增进与读者的交流,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图书馆提供嵌入式服务的目的是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与读者的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以读者为中心打造个性化、人性化的阅读环境。与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同,智慧图书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一体化服务,包括服务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等。图书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提供嵌入式服务,即馆内空间嵌入服务、馆外空间嵌入服务、虚拟空间嵌入服务。其中,馆内空间嵌入服务指在图书馆内设置无障碍空间,并提供一站式服务;馆外空间嵌入服务指增强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突破图书馆的空间限制,拓展服务范围,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虚拟空间嵌入服务是利用电子设备与读者建立联系,为读者提供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1.3 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与日俱增,他们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并且能够在图书馆享受沉浸式阅读。这就促使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理念,以嵌入式理论为基础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将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为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2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

2.1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型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它以读者为中心,依托网络、信息资源云及智能感知设备等实现一站式服务、移动服务及RFID技术应用等,使资源共享得以更便捷、更广泛。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储存和计算由信息资源云负责,信息资源云通过云储存、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完成数据的储存和计算,并向读者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服务。在实际操作中,信息资源云存储了智慧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可根据读者以往的搜索和浏览记录了解读者的兴趣爱好,主动向读者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主要通过智慧搜索、智慧推荐、评价反馈及智慧显示等形式提供服务。

2.2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体系结构

2.2.1 情境感知模块。该模块是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体系结构的基础模块,主要为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提供数据基础。其工作方式是通过分布在智慧图书馆的各个感知传感设备深入了解读者的兴趣爱好,并感知当时的场景,再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递给信息资源云模块加以储存,然后交由大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计算。

2.2.2 信息资源云储存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除储存智慧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读者信息等描述性数据外,还储存情境感知模块传输的临时信息,这些临时信息主要是为当时的读者服务而臨时保存的。读者通过云平台可进行心得分享、兴趣分享、阅读推荐等操作,也可暂时将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或内容进行临时标注。

2.2.3 大数据云处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处理智慧图书馆海量的需计算、分析、交互的信息,包括读者的情景信息、阅读信息,以及来自智慧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设备、场馆、人员的实时情况等。大数据云处理模块通过数据挖掘、云计算、数据仓库等方式将数据处理完毕后,会自动形成反馈信息呈现给需求者。

2.2.4 知识云服务模块。该模块是一个综合模块,主要负责读者与智慧图书馆之间的交互活动,是读者进行操作的终端,也是情境感知模块、大数据云处理模块和信息资源云模块加工完成的信息汇总处。其提供的服务包括智慧搜索、智慧推荐、评价反馈等。

3 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的不足

3.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智慧图书馆作为新生事物涉及许多新技术,在提供嵌入式知识服务时还会涉及读者隐私、知识产权等,有时还会出现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而服务先行的情况。若读者隐私、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会导致相关人员权益受损。因此,我国政府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和制止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保证作者、读者等各方权益不受侵害,打造具有高服务性、高安全性的知识共享乐园。

3.2 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智慧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但也模糊了图书馆员和智能服务的工作职责划分,使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制度都不再适用,因此需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方面,智慧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和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与读者开展互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慧图书馆应完善服务流程,明确划分图书馆员和计算机的工作界限,不断探索系统、协调的运行模式。

3.3 隐私安全缺乏保障

智慧图书馆胜在智慧,但同样也“缺”在智慧。智慧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挖掘其隐性知识需求等,都涉及读者的隐私,读者隐私一旦泄露,将会给他们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同时带来一定的网络道德问题。因此,为了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智慧图书馆需加强信息管控力度,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检查,最大限度地降低读者信息泄露或被恶意利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曾子明,宋扬扬.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探析[J].图书馆,2017(3):84-89.

[2] 孙丽滨.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14):297.

[3] 安蓓.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探析[J].科技传播,2019(23):192-193.

(编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20-06-12

作者简介:孔 迪(1992— ),河南省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
基于新技术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智慧校园”平台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研究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智慧图书馆样本书库管理的思考
智慧型图书馆中知识服务模型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