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肌肉功能与衰减评价
2020-08-27徐国昌尹金鹏杨显国刘荣志李梦廷温有锋
徐国昌 尹金鹏 杨显国 刘荣志 李梦廷 温有锋
(1南阳理工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河南 南阳 473004;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3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学院16级;4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人体的肌肉功能维持人的正常活动,肌肉是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总称,本文肌肉指的是骨骼肌。人体肌肉力量在40岁开始呈下降趋势,肌肉量损失开始加速的重要转折点在50岁,从50岁开始,每年肌肉量约下降2%〔1〕;我国男子肌肉量在35岁达到峰值,女子在40岁达到峰值,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老年人肌肉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自身的活动能力和健康状态,而通过合理的肌力训练可使其保持一定所需的体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效率〔3〕。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肌肉功能与衰减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35~70岁,民族为锡伯族(包括父母),在调查范围内且长期(>10年)生活在新疆察布查尔县(专业运动员除外),身体健康,无畸形,无已知传染性、代谢性、营养性、内分泌性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年龄分为35~44岁、45~59岁、60~70岁3组。共调查有效人数536人,男263人,女273人。35~44岁121人(男51人,女70人),45~59岁200人(男96人,女104人),60~70岁215人(男116人,女99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符合条件的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填写,现场测量握力、背力、肌肉量。采用握力计测量握力,受测者上肢外展30°,掌心向内,用最大力量握住握力计至指针不动为止。测试2~3次,取最大值。注意用力时不准屈臂、挥臂、弯腰或接触身体其他部位。采用背力计测量背力,受试者自然站立于背力计脚踏板的指定位置,调整高度与膝平。受试者双手握住手柄,手心向后双腿绷直,双臂伸直向上全力拉手柄,计其最大值。采用全身百利达MC-180身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肌肉量。测量系统:多频8电极;测量频率依次为5 kHz、50 kHz、250 kHz、500 kHz;测量范围:75.00~1 500.00 Ω。测量部位:全身、躯干、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左下肢。肌肉功能衰减评分调查,基本内容包括出生年月、性别、从事的工作、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家庭收入等。参与评分的内容为举起5 kg物品的困难程度、在室内走动的困难程度、从椅子上或床上坐起的困难程度、爬完10个台阶的困难程度、弯腰捡东西困难程度、过去1年内的跌倒次数、睡眠质量、日常活动的体力、腿脚手臂灵活度、有无小腿抽筋或骨痛、有无腿脚无力、有无站立不稳、走路是否受脚部或腿部疾患的影响等,其中1~5题分为“4、2、0”3个等级,6~13题分为“4、3、2、1、0”5个等级,该调查表Cronbach α为0.85。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 果
2.1不同年龄组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的握力、背力比较 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握力和背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随着年龄增加,背力、握力均呈降低趋势,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握力、背力比较
2.2不同年龄组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肌肉量比较 除左上肢、右上肢外,其他部位肌肉量在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随着年龄增加,肌肉量呈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的肌肉量比较
2.3不同年龄组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肌肉功能衰减评分 同性别不同年龄间肌肉功能衰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随年龄增加,肌肉功能衰减评分呈下降趋势。而同年龄段男女肌肉功能衰减评分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t=1.427、1.965、0.037,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的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肌肉功能衰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国内外对于肌肉力量概念的认知存在差异。Bohannon〔4〕认为,肌肉力量是在特殊的测试环境及条件下,能够表现出的最大随意发挥的力量。邓树勋等〔5〕认为肌肉力量是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所能克服或对抗阻力时的能力。握力是单手紧握握力器所产生的力量总和,是手肌和前臂肌群共同收缩产生,不仅能反映手部和前臂肌肉力量,同时也能够反映全身肌肉总体力量和机体功能状态〔6〕。背力指测量躯干伸肌的力量,测量背力时,也涉及手指屈肌、上臂伸肌、下肢伸肌等。因此,背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全身肌肉力量,也是国民体质测试的有效指标之一〔7〕。人体成分包含脂肪量和去脂体重两部分。一般情况下,肌肉量约为去脂体重减去体重6%的无机质。男性肌肉量为体重的73%~81%,女性为69%~78%。肌肉功能有维持姿势、运动、产热、保护、促进淋巴液和静脉血回流的作用〔8〕。
本研究结果与李博等〔9〕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也基本与相关研究类似〔10〕。初步分析察布查尔锡伯族中老年人肌肉衰减的原因,主要是年龄的增长,肌肉出现退行性改变;其次是运动量降低及体力活动缺乏〔11〕,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认为男女随年龄增长,功能衰退的幅度是同步的。锡伯族生活习惯日食三餐以牛、羊肉为主,且油脂类食物摄入较多,与河南回族〔12〕相比其肌肉量较高。本研究还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锡伯族上肢肌肉量随年龄增长并没有显示减少的差异,估计与劳动锻炼主要运动部位为上肢且饮食中肉食成分较大有关。
与年龄相关的肌力减退主要是肌肉量的减退所致。根据康复医学相关研究表明〔13〕,肌力训练是恢复、增强肌力的有效措施。长期的力量训练可抵消肌纤维在数量和体积方面的减少,使肌肉力量明显得到改善〔14〕。针对老年人肌力减退,任海静等〔15〕研制出适合老年人安全、简单有效的老年肌力操,握握操主要涉及手与上肢的运动;椅子操主要锻炼下肢及盆底肌肉;足力操锻炼下肢和足部肌肉。调查中,把测量结果即时反馈给受测者,并针对肌肉功能衰退现象指导其练习肌力操。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改善身体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协调性及敏捷性。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老年人的跌倒概率,从而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