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4例病理观察

2020-08-26王瑞芬韩永良汪亮亮魏淑飞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鞘瘤梭形组织学

王瑞芬,韩永良,徐 晓,汪亮亮,魏淑飞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ne sheath tumors,MPNST)是起源于外周神经鞘的具有侵袭性的软组织恶性肿瘤[1],占软组织肿瘤的 6%[2],发病率为 0.001%[3,4],通常发生于 软组 织深部,超过50%病例来源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I)[5], 由 于 MPNST组织学形态并不特异,而且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免疫标志物,特别是对于无神经纤维瘤病史的患者,MPNST的诊断更加困难,并且与良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鉴别诊断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收集4例MPNST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以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以避免过度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手术病例3例,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病例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切片及蜡块等材料。

1.2方法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及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 两步法, 所用抗体 S-100、PGP9.5、EMA、CD31、CD34、SMA、BCL-2、CD99、Desmin、CD68、NSE、AE1/AE3、Calponin、INI-1、Vimentin、Ki-67 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操作方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所有切片均由两名高级职称医师阅片并确诊。

2 结果

2.1临床资料4例病例发病年龄20~66岁,1例发生于肩甲区,1例发生于胸腔,1例发生于小腿比目鱼肌内,1例发生于腹膜后。见表1。

2.2病理特点大部分肿瘤边界不清,肿瘤最大直径4~18 cm,平均直径9 cm,切面实性,灰白色、灰黄色或灰红色,质地中等(图1)。局灶可见点状出血及坏死,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或椭圆形,部分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核深染,部分染色质较细腻,部分细胞核仁可见,排列可见细胞丰富区和疏松区,两个区域交替分布,局部区域呈束状或假菊形团状排列(图2,图3),核分裂象可见,间质黏液变性,部分区域可见小片出血坏死,其中1例可见细胞呈上皮样分化(图4)。

2.3免疫组化1例S-100弥漫一致阳性(图5),1例弱阳(图 6),2 例灶阳(图 7);3 例检测了 EMA,其中1例灶阳性(图7);4例均进行了CD31及CD34染色,均表现为血管阳性,三例检测了CD99,并且均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余免疫标志灶阳或阴性。

表1 4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图1 病例3小腿比目鱼肌内大体图像

图4 病例3病理图像

图2 病例1病理图像

图5 病例1病理图像

图3 病例1病理图像

图6 病例3病理图像

图7 病例3病理图像

2.4随访1例于随访4年,出现了背部及前后纵隔的转移,其余3例随访1~2年,均未出现转移及复发。

3 讨论

MPNST为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软组织肿瘤,曾被称为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瘤或神经源性肉瘤等,WHOⅢ~Ⅳ级,通常所说的MPNST都是指的高级别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梭形细胞肉瘤,2016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MPNST分为上皮型和神经束膜分化两个亚型[6],约50%的病例起源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约10%可由放疗引起,由于该病的组织学特征并不特异,其诊断比较困难,一般认为诊断该病变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肿瘤起自于NFI,特别是丛状神经纤维瘤病,少数情况下可发生于弥漫性神经纤维瘤;(2)肿瘤起自周围神经;(3)从良性神经肿瘤发展而来,特别是神经纤维瘤病,少数情况下起自于上皮样神经鞘瘤;(4)患者虽不伴有NFI,但肿瘤细胞的组织学形态与大多数MPNST相同,免疫组化和(或)电镜观察也提示瘤细胞具有施万细胞分化[7]。

3.1临床病理特点MPNST多发生于成年人,而儿童及青少年也可以发生,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研究报道,发病年龄 30~60 岁,男女比例约为 2.5∶1[8],病变多发生于臀部、四肢、躯干、背部等。临床常表现为局部增大的肿块,部分可伴有压迫引起的疼痛,以及神经压迫引起的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相对较长,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肿瘤体积一般较大,直径多>5 cm,大体为梭形或圆形肿物,切面灰白、灰黄色,可伴有出血坏死,部分病例肿瘤表面可见厚薄不一的纤维包膜。笔者共收集4例,年龄20~66 岁,男 2 例,女 2 例,男女比例为 1∶1,发生于躯干1例,四肢1例,胸腔1例,腹膜后1例,肿瘤最大直径4~18 cm,与文献报道相符。

3.2组织学形态特征MPNST相对比较复杂,大体呈切片灰白灰红色,质地较嫩,可伴有囊性变及坏死,组织学形态多样,多数肿瘤由排列呈束状、编制状或者栅栏状的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也可呈胖梭形或椭圆形,胞质较丰富,细胞核深染,染色质较细腻,呈逗点状或蝌蚪状,核膜不规则。肿瘤常呈弥漫性生长或者是细胞疏松区及致密区交替分布,血管较丰富,疏松区肿瘤细胞常围血管生长,并且肿瘤细胞突入血管内。部分病例肿瘤细胞可呈菊形团样排列,间质中可见胶原变性、透明变性及黏液变性,肿瘤细胞可沿神经纤维浸润性生长,MPNST多数为高级别肿瘤,核分裂象易见[9],通常>4个/10 HP,约60%病例可见坏死,部分病例也可呈血管外皮瘤样、平滑肌、骨或横纹肌等分化。

3.3免疫组化S-100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衍生的肿瘤细胞中,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表达[10],有研究显示,约84.4%的病例S-100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并且在NF1恶变的患者中,S-100 的阳性率更高,约 98%[11],一般情况下,肿瘤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S-100表达率就越低,因此,S-100阴性的MPNST病例,诊断更加困难。约58%的病例Ki-67增值指数>20%,但在NF1恶变的患者中约96.7%的患者Ki-67增值指数低于5%,有研究表明H3K27me3免疫组化可以有助于MPNST与其他类型肉瘤的鉴别诊断,H3K27me3在良性神经纤维瘤中不表达,而在H3K27me3的失表达多见于高级别MPNST,但是该标志物作为MPNST 特异性标志物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12,13]。

3.4鉴别诊断因MPNST组织学形态并不特异,但是治疗方式及预后却相差巨大,所以MPNST需要同以下梭形细胞肿瘤鉴别是非常有必要的。(1)细胞性神经鞘瘤。因两者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都有重叠,但是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完全不同,所以两者需鉴别,与MPNST不同的是细胞性神经鞘瘤不发生远处转移,并且5年生存率为100%,而MPNST的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另外,细胞性神经鞘瘤周围可见包膜,包膜下可见丰富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而MPNST通常没有包膜,或可见厚薄不一的包膜,肿瘤界限不清,肿瘤细胞周围血管生长,并且具有突入血管等侵犯血管现象,免疫组化MPNST不表达SOX10,NF及P16,而表达EGFR,并且约80%表达p577NTR,但细胞性神经鞘瘤只有约31%表达,KI-67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到Ki-67 增值指数大于 20%时,提示 MPNST[9]。 (2)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肿瘤细胞多为梭形,肿瘤组织内可见多量不规则的裂隙或鹿角样血管,肿瘤细胞表达 CD34、CD99、STAT6,而不表达 S-100、SOX10 等神经源性标志物。(3)纤维肉瘤。肿瘤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组织学形态与MPNST非常相似,但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不表达S-100,而MPNST除了表达vimentin外,S-100等神经标志物也不同程度表达。(4)梭形细胞型滑膜肉瘤。肿瘤细胞多为梭形,并且部分滑膜肉瘤肿瘤细胞也可以表达S-100,因此需与MPNST鉴别。滑膜肉瘤细胞表达AE1/AE3、EMA、Bcl-2和 CD99等,并且分子遗传学检测在X染色体存在染色体异位t(X;18),并且可检测到SS18-SSX1/2基因融合。(5)富于细胞的神经纤维瘤。部分病例局灶可见细胞比较丰富,偶尔可见到核分裂象,但是不足以诊断MPNST,S-100及p53的表达可参考,因此对富于细胞的神经纤维瘤需要多取材,以确定有无MPNST区域。(6)平滑肌肉瘤。肿瘤细胞长梭形或胖梭形,细胞核雪茄状,胞质嗜酸性,免疫组化表达SMA、desmin等肌源性标记,不表达神经源性标记。梭形细胞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其组织学形态与MPNST有重合,但免疫组化可特异性表达Myogenin及MyoD1等。(7)胃肠道间质瘤。当MPNST发生在腹腔时需要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胃肠道间质瘤表达CD117、CD34、DOG-1等,而MPNST不表达。

4 治疗及预后

MPNST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辅助以大剂量化疗及放射治疗,但是MPNST的预后仍然很差,1年生存率 33%~75%,5 年生存率仍然<50%[14],局部复发率 55%,远处转移率 32%[15],MPNST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的深浅及组织学分级。肿瘤越大,部位越深,组织学分级越高,其预后越差;当肿瘤组织中出现坏死时,预后较差。

猜你喜欢

鞘瘤梭形组织学
听神经鞘瘤血供来源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首都博物馆东馆梭形钢柱体系施工技术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原发性前列腺梭形细胞肉瘤1例
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腘窝处神经鞘瘤超声误诊1例
颌下腺神经鞘瘤超声误诊1例
腹膜后神经鞘瘤超声表现1例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