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联系: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意义增值

2020-08-25邹敏艳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物道德与法治法治

邹敏艳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意义是“做人”。纵观《道德与法治》教材和教学,它们都基于儿童生活视角阐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建立儿童与生活中的人、物、事之间的联系,在儿童与人、物、事所构建的关系中培育道德信念和道德信仰,才能明确本课程的学科内核,有效落实本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课程意义增值。

建立儿童与“人”之间的联系:激活对话策略,学习尊重身边人

《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了“由我及人”“由我到你推及到他”这样的人本逻辑,而教学中的“我认识自己”“我认识你”“我认识更多的他”也必然建立于“我”与自己、与你、与他人的对话关系中,在对话关系中获得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以统编教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二上第 15课)为例:为了凸显本课的生命基调,执教者先厘清了本课的“对话”脉络,在学生和“人”之间架设了一条“对话”的主线,引领学生与“人”展开对话,获得道德认知、情感、价值收获。

学生与教材中的“身边人”展开对话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栏目中,教材提供了理发师、邮递员、乡亲们三种身边人,从儿童的角度提供了三段对话。此时,教材中的儿童和课堂中的儿童是融为一体的,循着儿童的话语可以追问:经常给我理发的是谁?我在哪里见过邮递员?我家周围的乡亲们、邻居们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帮助?执教者捕捉这些可以继续追问、对话的教育节点,找到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身边人。

学生与生活中的“身边人”展开对话

教材小主持人的问话“我最熟悉的身边人”将学生从“教材中的家乡人”拉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身边接触最多的人,如邻居、门卫、清洁工等说起,采用故事会的方式分享自己和家乡人的故事,回忆自己与家乡人之间的生活交往,说说那些带给自己温暖和微笑的小故事。对话中随着学生情绪体验的变化,感受到了身边家乡人身上宝贵的品质,学生的自我品德逐渐形成。

学生与课堂中的“身边人”展开对话

除了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身边人,课堂中的同伴、教师和儿童自己,也是对话的对象。执教者可组织同桌讨论身边人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讨论绘本故事《长大以后干什么》的感悟,展开“道德小法庭”评判自己是否随意涂画公物,是否随地乱吐痰,是否捂着鼻子从清洁车旁走过……平等的对话贴近了学生实际,增强了德育价值。

建立儿童与“物”之间的联系:激活体验策略,尝试珍惜身边物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教师要对儿童润“德”,育“法”,那如何真正体现学科的“德润心灵,法护成长”的课程意义呢?笔者认为,抓实体验策略,才能让课程意义进驻儿童的心灵。

以统编教材《这些事大家的》(二上第 9课)为例:这一课的编写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突出了“共有与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题。二年级学生不缺乏使用公物的经历,但是对于公物还是没有明确、深刻的认知,对身边公物的使用情况关注度较低。因此,本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公物概念、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执教者根据学情,找到了儿童与公物的链接点,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的体验活动:

体验一:走一走,从班级到校园,寻找并发现身边的公物。说一说,公物给大家带来的便捷。这样就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孩子对公物的认同和喜爱。

体验二:看一看、摸一摸,了解“身边的公物还好吗”,为班级公物进行“小体检”,激发孩子对爱护公物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体验三:听一听《课桌椅的对话》。讲一讲,在小组里分享“我和公物的故事”,激发孩子产生爱护公物的积极情感和体会。

体验四:做一做,拿出自己的清洁工具,给课桌椅“洗洗澡”,激发孩子找到保护公物的各种好方法,形成“大家一起来爱护”行动与实践。

有序、有效的体验活动,引发了孩子内心世界的激荡和震动,架起了儿童与“物”联通的桥梁,使儿童把保护公物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去,实现内化于心的效果,成为实施本课教学意义的落脚点。

建立儿童与“事”之间的联系:激活实践策略,协调安排身边事

《道德与法治》教材除了沿着儿童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拓展并以儿童现实生活时间相契合这一条明线外,还存在着儿童的道德成长这一暗线,主要表现为儿童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重要生活事件或问题。指导学生妥善面对、灵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事,才能引领儿童过愉快积极的生活,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美满。

以统编教材《周末巧安排》(二上第 2課)为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时间。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到了周末,最想无拘无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那现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执教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请学生通过课前观察和调查,完成调查表:

课中实践活动:请学生交流调查表。实战训练,拟定安排本周末小打算。

教师的预设是先带领学生回望生活,通过学生交流呈现丰富多彩的周末生活:探望长辈,学做家务活,锻炼身体,休息娱乐……当二年级孩子面对这么多的活动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合理安排时,老师顺理成章地指导学生“巧安排”。但课堂的真实情景是这样的:很多学生强调自己的周末全是培训班,跳舞、钢琴、书法……甚至不少同学抱怨自己的兴趣班多达四五个,根本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完全“被安排”了。

执教者是一位智慧型的老师,当学生的实践交流直指“培训班”的时候,老师承认并接受、认同了学生强烈的个体生活经验,力求打通儿童与真实的“身边事”之间的价值链接,调整教学预设,以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

于是,教师调整预设,先展现同龄人个体的周末安排,让学生在羡慕、欣赏中展望周末,并适时把“周末我安排”的实战训练表往课后延伸:同学们,也许我们现在还无法自主地安排这个周末,但老师希望你回去和家长聊聊今天上课的内容,和他们聊聊自己的愿望,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真正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我们期待,一个一个周末慢慢安排,一个一个同学慢慢改变……正是老师正视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把课堂实践活动及时地延伸为课后实践活动,才让学生“被安排”的周末有了“巧安排”的可能和时空,提升了“周末巧安排”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从建立儿童与“人”“物”“事”的联系中阐述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意义的一些策略。的确,无论是学习尊重身边人,尝试珍惜身边物,还是协调安排身边事,都是儿童生活中的一段经历,是他们生活和生命中有价值、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老师,应关注并致力于构建儿童与生活、与生命

之间的联系,带领儿童对生活和生命中的人、物、事存敬畏之心,表践履之行,努力为课程意义增值。

(常熟市元和小学)

猜你喜欢

公物道德与法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爱公物
机关节省公物的“边区经验”
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