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节省公物的“边区经验”
2020-12-03张仰亮
张仰亮
缩减公物供给是节省公物的第一关。从1943年开始到1945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每年年初根据节省原则制定下发年度机关日常公物供给标准。
机关日常公物主要包括办公公物和伙食公物,办公公物细分为灯油、纸张、笔、墨等,伙食公物细分为粮食、肉、菜、食盐、石炭、青油等,同时明确各物供给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用“双标准”扎紧节省公物的篱笆,防止巧立名目无端浪费。比如1943年度机关办公公物供给量标准为:灯油,干部二人一灯,杂务人员四人一灯,春冬两季每日每灯六钱,夏秋两季每日每灯三钱;纸张,每人每月九張;笔,干部每人每月一支,杂务人员每人每两月一支;墨,干部每人每月二钱,杂务人员每人每月一钱。伙食公物供给量标准为:机关大灶每人每日小米一斤三两,每月肉三斤,每日菜一斤、食盐五钱、石炭一斤四两、青油五钱。各物价格标准明确以当地之平均价格为准。
随着节约运动的推进,边区政府加大机关节省公物的力度,视情降低部分日常公物的供给标准,力促机关工作人员养成节省公物的习惯。1944年度边区政府大幅降低了机关办公公物供给标准,对机关干部的纸张、笔、墨三项公物每人每月的供给量就分别比1943年度减少了一半。
制定标准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机关日常公物供给标准执行的第一年,边区政府对边区一级机关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发现了一些超标浪费问题,也找到症结所在。《边府系统各单位1943年机关生产总结》写道:“只注意了煤炭、粮食节约,而对文具、纸张、灯油等办公用品都忽视了。七、八、九三个月,如办公厅超支纸张1914张……这主要的由于领导方面的忽视,做供给工作的同志粗枝大叶。”
要解决领导把关不严问题,仅通过平常检查纠正是不够的。1945年1月,边区政府完善供给预算审核制度,一是要求各单位首长对该单位所提出之预算,应负责慎重审核,提出该预算是否必需,及所需物品确实数量之意见;二是要求各单位之主管供给机关负责该预算之第二次审核,审查该预算有无虚报多报或浪费情形。此举为机关各单位落实领导责任,把好公物开支预算关,严格执行公物供给标准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