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铺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30例临床观察

2020-08-18张鹏程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0期
关键词:艾绒任脉督脉

张鹏,程娇

(1.赤壁市人民医院 中医康复科,湖北 咸宁;2.湖北中医药大学 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

0 引言

失眠是以持续性、长时间睡眠障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社会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但此类药物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多数患者更趋向于针灸调理[1]。笔者临床观察发现,针刺联合督脉及任脉铺灸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有较好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我科门诊就诊的60例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社《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二版)[2]。

主诉为睡眠不足5小时,表现为入睡难、睡眠浅、易觉醒、醒后不易入睡且明显有疲乏感,一周至少3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不寐”的诊断依据

轻者入睡困难或睡后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入睡,重者彻夜难眠。

(1)经常伴有头昏头痛、健忘、心悸、多梦等症状。

(2)经相关检查排除其他躯体及精神疾患。

(3)证候诊断:兼见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年龄在18-65岁之间;

(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7;

(4)一个月内未服用安眠镇静药物。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不能排除其他躯体及精神疾病者,如癌症、精神分裂症等引起的失眠患者;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过敏体质或瘢痕体质。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1)普通针刺

取穴:百会 四神聪 安眠 内关 神门 照海 申脉 三阴交 太溪。

操作:泻申脉,补照海,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

疗程:隔日一次,每周三次,三次为一个疗程,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四个疗程。

针具: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 0.35×40mm环球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2)阴阳调理灸

材料准备:新鲜生姜约6kg(督脉灸4kg,任脉灸2kg),粉粹机制作成姜泥,纱布包裹姜泥挤去多余姜汁,微波炉将姜泥预热至约40℃,将特制药粉(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丁香等研细末)30g(督脉灸20g,任脉灸10g)与预热好的姜泥混匀,备用;精选艾绒(湖北李时珍中药饮片公司)约750g(督脉灸500,任脉灸250g)。

具体操作:

督灸:患者先俯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督脉及膀胱经区域(约从大椎穴至膀胱俞),再在该区域涂抹一层姜汁,然后在背部覆盖两层薄纱布,再放置专用的督灸仪,据患者脊柱曲度及长度调整好督灸仪位置,将姜泥平铺督灸仪内,厚约4cm,宽约10cm,再将艾绒制成长蛇状铺于姜泥上,厚约2-3cm,长度及宽度略小于姜泥范围,在铺好的艾绒上散在涂以少量95%酒精助燃,从尾端点燃艾绒,艾灸1h;

任灸:再令患者仰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任脉及两侧肾经、胃经区域(长度约从上脘穴至关元穴),再在该区域涂抹一层姜汁,然后覆盖两层薄纱布,再放置并调整好专用的任灸仪,将姜泥平铺任灸仪内,厚约4cm,宽约17cm,再将艾绒铺于姜泥上,厚约2-3cm,长度及宽度略小于姜泥范围,在铺好的艾绒上散在涂以少量95%酒精助燃,从一端点燃艾绒,艾灸0.5h;此为1次完整铺灸。注艾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艾灸结束后,嘱患者适当休息,多饮温开水。

疗程:隔两日艾灸一次,每周艾灸两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四个疗程。

2.2 对照组

不采用阴阳调理灸,余选穴、操作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

3 观察指标及统计方法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变化。

(2)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6版)[3]。

痊愈:基本正常,夜间睡眠时间6h以上,睡中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且深度增加。

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较前增加不足3h。

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 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n %)

5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学“不寐”“不得眠”范畴,中医认为其总的病机为阴阳失调。铺灸疗法源于古之“长蛇灸”,这种灸法逐渐被临床医家认识并重视,在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对铺灸部位、物质等加以变化以及对铺灸理论的不断深研、探索,临床逐渐涌现出各色的铺灸疗法。较之普通艾炷灸、艾条灸等灸法,铺灸具有灸量大、温热作用持久的优势。生姜及所用特制药粉均具有温阳散寒作用,使艾灸的温通效果可得到更为长效的发挥[4]。笔者将此铺灸疗法同时运用于背部及腹部,一任一督,一腹一背,阴阳相济。恰如张景岳曰:“善补阳者当于阴中求之,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之,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此疗法本着“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治则,整体调节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起到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使正盛以逐邪,邪祛而正安,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猜你喜欢

艾绒任脉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旋转的钢铁厂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基于含末率和微观粉碎度的艾绒质量评价
艾绒提取物对蚕丝织物的染色和抗紫外性能研究
“百艾送”公益活动,专利艾灸仪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