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2020-08-31李长寿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李长寿

【摘 要】正确选用收涩药,可控制或减轻带下日久所致的机体气血精津外脱的症状,切断虚实错杂、虚者更虚的恶性循环,能加强临床治疗作用,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收涩药;带下病;气血精津;任脉;带脉

【中图分类号】R271.1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082-01

1 带下病的病机

俗话说“十女九带”,就是说带下病比较普遍。“带下”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而“带下病”之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发生异常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常见疾病,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湿为带下病主因,与脾肾二脏功能失常、任带二脉失于固约等有极密切的关系。《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在带脉不能约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带下病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伤脾,失其健运,水湿内停,湿浊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致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常见带下量多色白或色黄,质地较清稀。或先天不足,年老体虚,阴虚失守,久病伤肾,致肾阳不足,气化失常,蒸腾失司,损及任带;或肾阳虚损,精关不固,精津下滑,症见带下冷感量多、色白清稀。或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致带下量多,颜色较黄、有异味、豆腐渣状。或因肝肾阴虚失守,相火偏旺,湿毒感染,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致带下量少、味异。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若伤足厥阴肝经,色入青泥;伤手少阴经,色入红津;伤手太阴肺经,色入白涕;伤足太阴脾经,黄如烂瓜;伤足少阴肾经,黑如衃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总之,带下病系湿邪为患,而脾肾功能失常又是发病的内在条件;病位主要在前阴、胞宫,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核心机理。带下日久,可使气血精津失约,致阴精耗损,元气日衰,形成虚实错杂,或虚者更虚之病症,故宜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及早防治。

2 收涩药

2.1 收涩药的作用  收涩药又称收敛固涩药,指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其味多酸、涩,性多温、平,大都含有鞣酸,主入肺、脾、肾、大肠经正虚不固之症,可以治疗久病体虚、元气不固所引起的各种滑脱不禁病证为主的药物。滑脱的病症,主要有自汗盗汗,久泻久痢,久咳虚喘,遗精滑精,溲多遗尿,白带日久,失血崩漏等症。因为滑脱诸症,如不及时收招,可引起元气日衰,或变生他症。所以,《本草纲目》说:“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

2.2 收涩药的分类  在临床应用中,常将收涩药分为下列三类:温性收涩药:紫霄花、乌贼骨、益智仁、莲房、山茱萸、五味子、覆盆子、石榴皮、潼蒺藜、肉豆蔻、赤石脂、韭子、补骨脂等。凉性收涩药:明矾、牡蛎、马齿苋、五倍子、茜草、莲蕊、鸡冠花、浮小麦、大黄炭、地榆、藕节、椿根白皮等。平性收涩药:鸡内金、芡实、莲须、麻黄根、罂粟壳、糯稻根、山药、白果、银杏叶、龙骨、桑螵蛸、金樱子、乌梅、诃子、刺猬皮、禹余粮、仙鹤草、牛膝、白芨、菟丝子等。

2.3 收涩药的应用  收涩药应用于带下病,古人早已运用。《傅青主女科》完带汤中的山药,易黄汤中的山药、芡实、白果,《女科切要》内补丸中的菟丝子、潼蒺藜、桑螵蛸,《济阴纲目》固精丸中牡蛎、桑螵蛸、龙骨、五味子、菟丝子、韭子,胜湿汤中的椿根皮、地榆、白芍、附子等。

收涩药大多不具有补益作用,少数收涩药虽兼有一定补益作用,其补虚之力也十分有限,故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宜在综合辩证的基础上灵活用药。如脾为生痰之源,湿最易困脾,脾阳不足,不能升清降浊和运化水湿,脾虚湿盛而侮肝,肝郁生热下注,故带下之证多责之脾虚[1],致带下量多,色黄稠,味臭,神疲倦怠,阴部多见瘙痒、疼痛或者灼热,尿多而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多濡数之肝郁脾虚湿热型带下病,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虚实夹杂,多用明矾、莲米、牡蛎、茜草等凉性收涩药,配伍白术、茯苓等清热健脾渗湿药,以清除湿热,健脾而止带,如参苓白术散、完带汤。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所致带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绵绵不绝,无臭味,腰腹冷痛,开寒畏冷,舌白,脉沉迟无力之脾肾阳虚证,多选用益智仁、补骨脂、海螵蛸、潼蒺藜等温性收涩药,配伍鹿角霜、白术、茯苓等温肾健脾,培元止带,以固涩补虚而治本,如补肾止带汤、固精丸。肾气不足,下元亏损而致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如水,恶臭,久下不止,腰膝酸软,小腹不温,尿多而清长,苔白,脉沉迟之肾虚型带下病,则宜选用山药、芡实、桑螵蛸、金樱子等平性收涩药,以便标本同治,逐渐调补其不足。

3 体会

久病正虚,无客邪而见气血精津滑脱不禁之证,是运用收敛固涩药的依据。其多作应急治标之药,有时也可作为主要药物应用,如固冲汤中山茱萸、龙骨、牡蛎等,不论作为君药或是臣药应用,药味皆不宜过多,一般说来不超过5味药。另外,收涩药有敛邪之弊,凡属于实证、热证或其他必须使病邪驱除于体外的泻痢、咳嗽初起等疾病,不宜过早使用,以免闭门留寇,贻误病情;气血精津耗散不禁而兼外邪者,当先解其外,切不可早投本剂;而虚极欲脱之证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虚弱,气血津液不能正常约束,而无节制的向外耗散或流失,而收涩药补虚之力十分有限,只能收敛固涩以治标,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滑脱诸症的病機,故非本剂所能奏效,治当求本,故临床应选择适宜的补益药同用,补其正气以固脱,标本兼顾,才能挽救危急;滑脱不禁而余邪未尽者,需兼清理余邪,不宜单纯使用收涩药,以免敛邪。带下俱为湿邪,其病治疗原则以健脾、除湿、升阳、滋阴为主,采取健脾益肾,固精止带,收敛止带,佐以清热燥湿、温肾健脾、活血化瘀等法,治疗上注重调理肝脾肾任带的功能,充分体现“治带必先祛湿,祛湿必先理脾”之法。总之,带下病临床实际应用中,辩证为虚证或寒证为主的带下病,宜扶正补阳而寒自消,多选用温性收涩药;实证或热证为主者,宜祛邪泻实而热自退,多选用凉性收涩药;平性收涩药则寒热虚实皆可用之。灵活正确选用收涩药,一能控制机体气血精津的外脱,二可切断带下病日久所造成的虚实挟杂或虚者更虚的恶性循环,三可控制或减轻带下症状,能加强治疗,缩短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 朱慧萍.奇经理论关于带下病的理法方药【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