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例结节性筋膜炎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2020-08-17贾志红郭为衡

武警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囊性皮下实性

贾志红,郭为衡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是一种发生于深、浅筋膜的纤维母细胞和(或)肌纤维母细胞结节状增生的良性病变[1]。该病通常生长迅速,可造成肢体疼痛或麻木,甚至导致感觉障碍,又被称为假肉瘤性筋膜炎,临床易与软组织肿瘤混淆,甚至会被误认为软组织肉瘤。笔者对3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N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NF的超声特征,以期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07至2019-08于我院就诊并手术后病理证实为NF的患者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6~78岁,平均(49.0±11.8)岁,33例中8例出现有疼痛或压痛症状,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HDI 5000、HITACHI Preirus、SIEMENS ACUSON S2000、PHILIPS iU Elite、GE LOGIQ E9彩色超声诊断仪,实时线阵高频探头,频率5~12 MHz。选择仪器预设的浅表器官检查条件。观察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等,CDFI观察肿物内部血流情况。

1.3 结果

1.3.1 肿物发生部位及生长层次 NF肿块通常较小,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其中上肢发病最为常见,其次为躯干、下肢等,本组上肢15例(45.5%)、躯干13例(39.4%)、下肢5例(15.1%)。NF生长层次一般位于皮下,也可生长于其他解剖层次上,临床上表现为单发迅速增大的皮下肿块,可活动,与皮肤无粘连,查体肿块界限不清。本组NF肿块生长于浅筋膜层25例(75.8%),深筋膜层4例(12.1%),肌肉组织内3例(9.1%),关节内1例(3.0%)。

1.3.2 超声所见 33例NF患者中最大肿物为11.6 cm×7.8 cm×3.4 cm,最小为0.6 cm×0.5 cm×0.4 cm,平均最大径线(2.9±2.4)cm,形态多为椭圆形或梭形,根据NF 的内部回声结构可将其分为实性、囊实性和囊性三大类,本组病例中实性NF 26例(78.8%),囊实性NF 4例(12.1%),囊性NF 3例(9.1%)。不同类型肿物的形态、边界和后方回声如下表(表1)。

表1 结节性筋膜炎33例各型肿物形态、边界、后方回声情况 (例)

实性NF的平均长径为(1.53±0.61)cm,超声表现为均质低回声17例、低回声内伴条索样中高回声6例,中高回声内伴裂隙样或星状低回声3例(图1);囊实性NF的平均长径为(7.25±2.91)cm,超声表现为囊性为主,内部见密集网格样回声2例,囊壁见多发中高回声凸起2例(图2);囊性NF的平均长径为(5.47±0.96)cm,超声表现均为厚壁囊性无回声3例(图3)。“筋膜尾征”是NF 的常见超声特征,本组12例可见“筋膜尾征”(图4)。CDFI:本组23例NF多无血流信号,6例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图4),4例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2B)。

图1 实性NF超声表现A.均质低回声;B.低回声内伴条索样中高回声(箭所示);C.中高回声内伴裂隙样或星状低回声(箭所示)

图2 囊实性NF超声表现A.囊性为主,内部见密集网格样回声;B.囊性为主,囊壁见多发中高回声凸起

图3 囊性NF表现为厚壁囊性无回声(箭头所示较厚的囊壁)

图4 部分NF可见筋膜尾征(箭头所示)

2 讨 论

NF又称假肉瘤性纤维瘤病,是一种形成肿物的纤维增生性病变,由肥大但一致性的纤维母细胞构成,结构疏松似组织培养样生长方式[2]。由美国病理学家Konwaler等于1955年首次报道[3,5]。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4]。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创伤、炎性反应及感染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不同性别、种族及地域发病率无明显差异[5]。患者多以浅表肿物就诊,其特征性表现为生长迅速的皮下结节,病程多短于3个月,本组病例病程短于3个月者29例(87.9%),与文献相符。临床偶有疼痛或压痛,可发生于所有的解剖部位,好发于上肢,本组15例(15/33,45.5%),与文献相符;发生层次一般多位于皮下,也可发生于其他解剖层次上,如皮内[6]、肌内[7]、神经内[8]、血管内[9]、关节内[10],属于罕见类型;本组位于皮下29例(87.9%),肌内3例(9.1%),关节内1例(3.0%)。

依据声像图表现NF可分为三型,即实性、囊实性及囊性。实性NF表现为均质低回声、低回声为主伴有条索样中高回声的混合回声、中高回声内伴裂隙样或星状低回声的混合回声,实性NF部分可见“筋膜尾”征;囊实性NF表现为囊性为主,内部见密集网格样回声或囊壁多发中高回声凸起的混合回声;囊性NF表现为厚壁的囊性无回声。NF的肿块内部多无血流信号,部分可见少量或较丰富血流信号。

临床工作中,大多数NF肿块触诊质地中等,活动度好,肿块周边可见点条样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不明显。文献[11]报道NF的弹性成像显像表现为2~4分,3分居多,也证明NF符合良性病变质地中等的表现。超声造影NF肿块一般表现为周边呈厚环样增强,逐渐向心性填充,部分肿块内部增强不完全,考虑与肿块内部有坏死有关。上述超声造影表现也与临床工作中NF 的二维和彩色血流图像表现相吻合。

NF从组织学上可分为黏液型、细胞型和纤维型,病变的组织学表现随病程进展,从早期活跃的黏液型过渡为细胞型至晚期成熟的纤维型,故病变中可包含不同的组织学类型,超声分型可以认为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NF需与纤维肉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囊性变时还需与滑囊炎鉴别。需要注意的是,纤维肉瘤好发于四肢筋膜下或肌肉内,多为无痛性包块,超声表现为肌肉内实性不均质低回声,体积较大,血流丰富,而NF肿块多有压痛。脂肪瘤则多数为多发,呈均质中高回声结节,部分脂肪瘤内部可夹杂条索样回声。NF的“筋膜尾征”易与神经源性肿瘤的“鼠尾征”混淆,但是“鼠尾”多较“筋膜尾”粗大,而且神经源性肿瘤一般与神经关系密切,横切面呈“筛网状”,仔细寻找不难鉴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囊性NF与滑囊炎图像特征相仿,但是滑囊炎有明显包膜,壁薄,内部可见增厚滑膜,CDFI: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囊性NF则多为厚壁囊性结构,内部无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依据NF病变进展迅速之特点、特定的生长层次,结合超声图像的特异性,超声对皮下型NF肿块有其独特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初步诊断,指导后续治疗,对于罕见类型的NF尚需更多的资料积累经验。

猜你喜欢

囊性皮下实性
食管癌颈部巨大囊性淋巴结转移1 例报道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胰腺实性-假乳头瘤超声误诊一例分析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