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情分析
2020-08-16余天霞
余天霞
[摘 要] 学情分析是教学系统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离开学情分析的教学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学情,通过分析得出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上的普遍特点,并进行学情指标的相关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学生存在一些差异,教育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发展;学生离不开手机,教育教学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促进学生学习;通过相关分析,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喜爱度和课程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不好的学习行为,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为教学有效设计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时代 ; 学情分析;学习态度 ; 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07-03
一 引言
2017年11月18日,人民教育期刊刊出一篇《学情分析:不该被遗忘的必修课》,学情分析是教学系统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离开学情分析的教学是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1]。通过文献梳理,中小学教师更加重視学生学情分析,而高等教育的教师们往往忽略了学情分析。2018年6 月21 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标准,所以针对高等教育的对象进行学情分析尤为重要。有关学情分析的表达有很多,如学习者特征(Learner's Characters)、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分析学生(Analyze Students)等。W.迪克(2007)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阐述分析学生(Analyze Students)的含义:对学生的起点行为、在课程领域内的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和将采用的传输系统的态度、学习动机、受教育和能力水平、一般性的学习偏好、对提供教学的组织的态度、群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学情,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为课程教学有效设计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于对笔者所在学校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基本信息(性别、专业)、学习态度(喜欢专业度、学习总态度、网络学习态度、手机依赖程度)、学习能力(学习自制力)、学习行为(上自习、主动学习、不感兴趣课程、作业、上课玩手机)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并调查,共收集问卷330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剩余323份有效问卷。有效数据基本信息为:女生184人,男生139人,专业1:19人,专业2:55人,专业3:115,专业4:34人。为了进行统计分析,除基本信息外,其他题干的选项进行赋值,如上课经常玩手机赋为4,有时玩手赋为3,很少玩赋为2,从不玩赋为1,再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三 数据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学情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绝大部分学生上自习时间少,选择从不上自习和偶尔上自习的学生占比共75.8%;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偶尔和从不上占比共计93.8%;不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做其他事儿占比达74.9%,但学生的作业行为较好,34.4%的学生会认真完成,28.2%的学生看老师的要求程度,少部分学生会应付了事,还有一部分学生需要看作业是否感兴趣,说明学生对待作业态度较好并需要外界的约束和提高对作业的兴趣;上课玩手机情况,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离不开手机,只有1.5%的学生从不玩手机,绝大不对在上课会不同程度的玩手机。
从表2来看,学生学习自制力自我评价一般占比最大,达到64.7%;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也不高,选择一般的60.4%;学习的总态度较被动,一点不想学和较被动学习占比74.9%;学生选择愿意网络学习和是否感兴趣两者占比共83%,说明学生不拒绝进行网络学习;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很依赖和比较依赖共占比75.2%,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得出:绝大部分学生上自习时间少,不会主动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在不感兴趣的课程上会做其他事儿,绝大部分学生会在课堂上不同程度玩手机;学生的学习自制力,专业喜爱程度较一般,学习态度较被动,手机依赖程度大,愿意进行网络学习。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学情差异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上自习行为,主动学习行为的卡方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感兴趣课程、作业行为、上课玩手机行为上P值小于0.05,两类别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学生情况,除不感兴趣课程行为和作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不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进行交叉列表分析,统计出不同性别学生对不感兴趣课程的行为差异,可以看出男生对课程更加任性,直接逃课、中途逃课比例更高,不同专业学生在不感兴趣课程的行为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班级学习风气,男女生比例有关系。作业行为中,男生更多的应付了事,不同专业之间也存在差异;上课玩手机男生比女生经常玩的比例高(见表4)。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自制力、喜欢专业程度、网络学习态度、手机依赖程度的卡方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总态度上P值小于0.05,两类别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学生情况,除喜欢专业程度和学习总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男生选择不想学的比例较女生多,不同专业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差异;不同专业的专业喜爱度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