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2016-12-26方银南
方银南
【摘要】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人们更加依赖对各种信息与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更加感受到数学知识在高端科技,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性,数学科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教育在各种类型与层次的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当下高职学生现有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就高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情分析;素质教育;应用意识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的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据此高职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诠释世界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进行高职数学素质教育。以下是本人对高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专业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类型是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层次是高等教育;高教性体现在:高职教育必须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注重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关注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职教性体现在: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做好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和普通高考中考分较低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历次数学考试及升学考试中数学的失败,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基础差和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发挥,数学学习阻力加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使之从高度抽象、枯燥呆板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再现其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丰富多彩的联系。要将数学在专业领域、生活领域,以及在社会服务与实践领域中的典型应用转化为教学案例,通过课程内容的加工与再创造,使高职数学课程能够融入专业、走进生活、服务社会、支撑发展,还要创设教学情境的和搭建实践平台。要通过理实结合、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走出传统、封闭的课堂思维,将数学文化的建构、传承与发扬,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从而改变高职生对数学课程敬而远之的状况。
三、把握高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四位一体: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社会需求,语言交流。四个能力:基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形式,数学建模。四个层次:知识观念,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数学学科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素质,数学思维能力素质和其他素质
数学学科素质:主要有学科知识,科学语言和科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素质:是指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数学思维方法的挖掘、归纳、整理和系统化;现代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素质:主要是指思维模式与方法;思维品质和习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他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审美意识与能力;数学辩证思想;数学史学观念及数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的初步认识。
(四)数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以思想方法教学为主线,把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方法进行挖掘、归纳和总结,实现知识的有机联系。将知识系统化而非碎片化,帮助总结指导应用。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制定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计划;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以渗透审美,心理和文化素质教育为手段。穿插引进数学史学知识,挖掘审美内容与文化内涵;注重心理素质(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一)数学应用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基本能力之一。数学应用是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中介与桥梁,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了解数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数学思维具有抽象性,精确性,深入性;而工程思维则有具象性,近似性,综合性;显然,数学思维与工程思维都是逻辑的客观思辩。
(三)理解显性数学与隐性数学。显性数学: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技能;隐性数学:具有数学元认知作用的各种数学思想意识,具有智能价值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人格构建作用的各种数学品质。
(四)由学情和专业分析确定知识体系: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知识体系要随学生数学基础和所学专业情况进行调整。数学模型和数学实验是知识体系中的元素:数学应用滞后于或远远滞后于数学发现和发明;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实验方法要融入知识体系之中。
(五)确定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课程模式。如建模型课程;探究式课题学习;微应用的课题;阅读材料式的小课题研究等。
总之,在高职数学教育过程中,应由传统的数学教学向现代的数学素质教育转变。克服数学素质教育的狭义性,根据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由学情分析和专业分析决定课程的知识体系,实施适合学生的数学教育。改变纯粹的学数学为做数学,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实验方法融入教学知识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孝理.论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教学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2007,(1)
[2]张娜,教以致用,学以致用——强化应用为目的的高等数学“实例教学”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