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信息技术之翼,助飞中考数学复习教学

2020-08-14王长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王长清

摘 要: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复习效果,教师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增加复习容量,突破复习重难点,提升复习效果。一线数学教师对复习课都深有体会,复习课由于是对知识的第二次学习,不像新授课那样具有吸引力,且综合性强,因而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更别提中考复习了,更是“难于上青天”。若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就能让中考复习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信息技术

中考数学复习教学离不开例题的讲解,它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梳理和相关例题的讲解分析,并且这些例题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若单纯地依靠传统“粉笔+黑板”的方式,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复习任务,不利于推进复习进度。但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就能弥补以上不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结合多年的复习经验,我认为信息技术在中考复习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系统化

复习是将分散的知识条例化、模块化,使其有机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传统的复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人机互动的优势,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呈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例如,在复习“函数”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关于函数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填写框架内容,提高复习的主动性。如二次函数这一模块,分出七个支架,分别是定义、待定系数法、图象、a、b、c的作用、坐标轴与抛物线、抛物线的平移、性质,让学生自主填写相关的内容。如,定义中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抛物线的平移规律等, 并且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电子画板和flash功能,动态地演示函数的平移过程,带给学生直观、简洁的感受。

由此可见,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理念,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前预习

中考数学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综合性强,按照传统的复习方法一节课很难完成复习任务,强制性的灌输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因此,在复习某些知识时或某一类型题目时,就需要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的知识点,从而为强化练习腾出更多的时间。并且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对所讲的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激起学生的复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以推动复习课的教学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复习的内容做成微课,发到班级群里,学生只要下载就可以预习,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复习容量

没有一定的练习,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因此,在复习期间教师都注重开发课堂资源,想方设法增加课堂容量。但由于传统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的限制,课堂容量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功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例如,在复习“全等三角形”这一模块时,教师就可以把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有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线段相等的、有全等三角形与圆结合的,还有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的……就这样,一场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盛宴”呈现在学生面前,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搞题海战,而是选择有思考价值的复习题。

总之,信息技术在中考数学复习中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以上几种,它还有更广泛的用途。教师要结合中考数学复习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助力中考复习,提升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獻:

[1]裘建忠.思维导图在数学中考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5(18).

[2]孙威虎,彭亮.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之我见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