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08-13吴利辉

教育界·A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吴利辉

【摘要】教学改革对教师学科素养、文化素养、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和个人的成长。文章就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存在学生听课认真,知识点熟练,课后练得多,但是成绩总不理想,对数学的兴趣降低。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没得到锻炼,做不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发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考时呈现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维发散状,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1]。教师要善于引导、启迪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和推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日积月累中得到逐步锻炼、塑造和养成,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摆脱对例题简单机械模仿,领会知识精髓,从例题中跳出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学生个体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绩提升,会推动班级整体思维能力提升与班级发展。教学中认识和运用数学思维及其发展规律,无论对学生个体成长还是对集体成长、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都非同一般。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擦亮思维火花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2]。虽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要立足课本,但“以本为本”并非照本宣科,一成不变,而是要把握和领会课本的思想精髓。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我国的数学发展历史,以史为鉴;综合考虑教学现状,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教学内容的选取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参加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发现数学思想的魅力,擦亮思维的火花。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师要深入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善于发现融入时代内容、体现时代精神的生活素材,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深入钻研和挖掘教材,做出筛选,选出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富有启发联想价值的数学知识。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由旧知推动新知的获得。

二、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启迪思维发散

明代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写道:“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数学学科富有逻辑性、条理性、系统性,对空间感、立体感要求也强。学生如果缺乏抽象性思维能力,学习中就可能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一连串富有启迪思维而又层层递进的问题,有的放矢。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质疑,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启迪思维发散,在探究中体会数学乐趣,在合作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

三、合理引导自主探究,寻求思维多样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求知,找寻问题答案,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和分析,灵活应用,锻炼和提高数学分析应用能力。自主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师生互动,准备一些零钱,让学生帮助自己数钱,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师生互动中,有的学生把相同金额的纸币放在一起,有的学生则是一张一张地数。无论他们使用哪种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交流,引出合并同类项这个知识点,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仅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感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数学知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得到提高。

四、全面构建知识体系,明晰思维条理

传统的复习基本上都是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回忆已学知识,回忆相关定义、概念、公式等等。这种机械性的复习不仅达不到复习的目的,还有可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厌烦。在平时的新课学习中学到的是一个个零碎的细小知识点,它们大多以碎片形式呈现,不成体系。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复习课,将碎片化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将知识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呈现可以是教师设置好知识树,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过程。耳听不如眼看,眼看不如手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鼓勵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各个部分知识中的概念、公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自主构建清晰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在整理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明晰思维条理,从而提升了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构建如下思维导图(图1)。

五、积极鼓励一题多解,助推思维扩散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普遍能做到多题一解,但对给定的题目能做到一题多解者微乎其微,原因在于思维无法发散,容易形成定势。教师要引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采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提高他们对一题多解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分享,培养思维多向性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证明“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添加不同辅助线的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解法1:“补短”即延长到点,使,连结。

解法2:“截长”即取的中点,连结。

又如,已知经过且与交于点,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引导学生从数、形两个角度思考,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树立数形结合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深入挖掘典型例题,辅助思维拓展

课本中的典型例题是开展教学的宝贵资源,起着开山引路的作用,是学生进行模仿、变式、领悟、理解的基础,也是解题的示范。教学中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听得懂,课后作业难以独立完成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对典型例题、习题进行变式,在不断变式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维,领悟知识内部的深层次联系,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使学生反思理解领悟知识,锻炼思维。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八年级下册47页:如图4,在中,、分别是、的中点,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1:如图,在中,、分别在、上,且,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2:如图,在中,、分别在、上,且,求证:DE∥BF.

变式3:如图,在中,、分别在、上,且DE∥BF,求证:.

对例题进行变式训练,不变图形,变化条件。在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解题效应。变式训练让学生从常规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机械重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轻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又拓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教育教学的成效,而且关系学生的成长。教师可通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体系,鼓励一题多解,挖掘典型例题方式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王涛.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8(11):96.

毕建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04):180.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