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2020-08-11范玲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生活

范玲芳

[摘要]基于生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内容筛选、教学引导、活动设计、训练实践等方面展开创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启动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其学科素养的发展。学生的生活认知是宝贵的学习基础和资源,教师要利用学生生活认知展开教学渗透,快速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内化学科认知,形成新的学力基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7-0072-02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诉求。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正处于思想培养的关键期。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轨生活认知展开学科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内化学科认知,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活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容筛选贴近学生生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根据学情调查情况,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化内容,让学生在接轨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探究。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生活展开,也可以借助校本课程和网络信息搜索平台,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触动,形成新的学习成长点。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我們的班规我们定》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对班规的作用进行集体交流,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看法,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参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积极发言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设计几条操作性强的班规。学生再度进入热议环节,将个性观点展示出来:“考勤制度要严格执行,对违反考勤制度的同学,要制定一些惩罚措施,确保班规的严肃性。班干部如果违反班规,也要接受相同的处罚。”“班里有同学给他人起外号,我们应该立一条班规,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教师对学生的建议给予积极评价,学生发布观点的热情高涨。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对班规进行集中交流,给学生带来思想触动,从学生的表现能够发现,教师关于班规的讨论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意见阐释中能够从现实出发,其建议具有可行性,管理具有实效性。

二、教学引导对接学生生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切合性,针对学生生活认知情况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深入思考。教师可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案例,发动学生展开生活化讨论,深入生活之中展开社会调查,借助家庭力量参与课堂互动,形成课堂教学对接点,让学生在生活认知对接中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展开调查:“你们知道父母早上几点起床吗?他们起床后都干了哪些事情?”因为这个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学生都能够给出答案,也有的学生对这事情不是很关注,但通过讨论也会受到启发,将父母的所作所为进行猜测性展示。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收集到不少信息,然后为学生做出活动设计:“请看大屏幕,看哪些图片和你的父母更匹配,说说父母的具体表现。”学生开始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对父母的表现展开具体介绍,课堂展示进入佳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调度,让学生结合图片信息进行介绍,为学生提供了对接生活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具体讲述过程中获得的感知会更为深刻。父母每天都在操劳,学生结合生活观察展开对照介绍,自然接受了相关教育,促进学科认知的发展。

三、活动设计观照学生生活

学科教学离不开适合的活动,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互动机会。如课堂辩论、角色演绎、现场采访、故事讲述、自我剖析、亲子互动等,都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注意接轨学生生活现实,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特别是亲子类活动,需要家长的参与,教师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参与条件,借助网络互动进行操作。如现场连线,让学生与家长直接互动,发挥其助学作用。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切准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对接学生思维,确保学科活动顺利推进。例如,教学《这些事我来做》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学习活动任务:“平时在家里,你主动做家务吗?这个问题你不用回答,看看你的课桌就知道啦!先观察、整理自己的课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评价。如果10分是满分,你能够得多少分?通过评分也能知道你在家的表现。”学生听说要进行评比,都快速行动起来,对自己的课桌进行整理,而且注重物品摆放的合理性。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展开对话,给学生一些建议,让学生展开相关操作。在检查阶段,每个小组都展开了对比性的验收行动,在评分时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教师为学生设计整理课桌的任务,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触动。为证明自己在家里是做家务的,学生非常重视这个活动,珍惜这样的评比活动。

四、训练实践融入学生生活

道德与法治训练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有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形成丰富的教学契机。如社会调查、案例收集、信息发掘、生活观察等都带有生活化特征,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布设适宜的训练任务,激活学生的训练思维。将训练实践融入学生生活之中,需要参考学生意见,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设计的机会,以提升训练设计的契合度。

设计教学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思维,唯有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才能形成新的训练成长动力。例如,教学《健康看电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延伸性训练任务:“我们平时都喜欢看电视,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看电视呢?请展开家庭调查,对你家人看电视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结合调查内容,设计科学看电视的策略。”学生接到任务后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对家人看电视的情况进行客观调查,并结合自身认识展开具体设计。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给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调查情况,以及科学看电视的策略。有学生建议:“看电视需要掌握几个原则:第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内容,如果孩子和家长一起看成人生活内容,肯定是不合适的;第二,要注意看电视的时间,不能无节制地看电视,需要注意调节;第三,要有保护眼睛的措施,如果有可能,可以戴上保护眼镜;第四,看电视不能保持一种姿势,这样有损身体健康。”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互评活动,将学习推向高潮,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达成共识。

教师为学生设计家庭调查任务,成功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学生对这样的内容非常熟悉,兴趣浓厚。从应对策略可以看出,教师的延伸性训练设计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形成了新的训练成长点。学生对看电视这样的生活行为有切实体验,适合度高,训练效果也更好。

(特约编辑 木清)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生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