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1阮传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创设情境微课

阮传文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渗透到教学领域,微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微课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结构,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互动性;利用微课巩固教学成果,建设微课资料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创设情境;优化课堂;巩固成果;建设资料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7-0001-02

近年来,教育部越来越重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更应从小学抓起。但是,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渗透到教学领域,微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学语文教学与微课结合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状

微课是当今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鲜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和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并不高。虽然一些教师(普遍为年轻教师)积极使用微课,但也有很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对于微课的操作技巧并不熟悉,加之资料收集难度较大,最终放弃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导致微课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我们应恰当地将微课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1.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微课的时间不宜超过十分钟,一般是5到10分钟,主要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虽然时间短,但主题鲜明,问题集中,内容具有专一性,使得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点。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而微课具有时间短、主题鲜明和组成要素多样化的特点。这刚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教师利用微课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创造不一样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有体验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利用微课,可以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可以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可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其视频播放可以自主调节,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课,教师在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可以制作一个关于五星红旗的微课,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Q群里,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国旗的知识。学生阅读课文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突出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微课短小和专一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制作微课前必须精挑细选设计内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微课内容丰富多彩,即使同一内容,教学方式也会各异,教学的重难点也会各有侧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的强化或重要知识点的巩固。这样,学生抓住了学习重点,攻克了难点,拓展了思维,学习效率也就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可以运用图片、声响,声情并茂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习直观化。学习的开始免去了教师“唇耕舌耘”的说教,借鉴了好莱坞大片中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韵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能够为后来的教学做很好的铺垫。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秋雨,实际是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时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中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给读者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中艺术化的语言,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制作微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引领学生理解“五彩缤纷”一词,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合理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秋天的美。这样,学生理解课文就变得容易多了,渐渐地,他们开始喜欢上了秋天,甚至赞美秋天了。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内容并不是单纯靠语言文字就能够表述清楚的。而恰当地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就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凝神静气地倾听、目不转睛地观看、心无旁骛地思考。这样,在生生交流与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无止境的内涵。在微课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纯文字的讲解,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加入与之相符的图片、音乐等元素,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增强微课的生动性。课堂上,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使学生从接受者逐渐变成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也由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互动性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微课引入课堂,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利用之前录制好的微课组织教学,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以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构建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先观看教师录好的微课,边观看边标出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古诗《山行》,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诗句中的意境有点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增添一些与这首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将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詩句的意境。然后,教师再提出两个问题:(1)作者在山行中看到了什么?(2)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如果合作探究之后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求助。这种课堂模式,提升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避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领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微课,巩固教学成果

利用微课巩固教学成果,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应制作具有感染力的微课,并让学生喜欢上微课,从而使微课成为巩固教学成果的有力手段。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多以语言故事和简单的写景文章为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之外,还可以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同时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来巩固学习成果,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二年级上册《刻舟求剑》一课后,可以将少儿动画趣解寓言故事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这个成语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不是单纯的文字上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刚刚学过的寓言故事,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在脑海中浮现观看过的微视频,并用自己的言语来复述故事。慢慢地,他们就会产生这样的体会:做事应该以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懂得灵活变通。这样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还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微课,让学生喜欢上微课,从而使微课成为巩固教学成果的有力手段。

4.建设微课资料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短小精悍,每个知识点,每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的,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微课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这样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教师可以在知识点讲解之后,把微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和QQ群里,学生观看视频时,遇到不懂的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随时暂停下来做笔记和思考。通过观看微课,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完成了作业,掌握了系统的语文知识。教师再建立微课资料库,里面有学生学过文章的重点知识、做题技巧等内容。学生利用资源库中的微课进行语法学习和查漏补缺,就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微课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微课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尽管目前这种方法还未得到普及,但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课教学必将成为新型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之一,成为传统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并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5(4).

[2]王丽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8( 31).

[3]王晓刚.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學中的应用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J].信息记录材料,2018(5).

[4]邹雪芳.利用微课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9).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创设情境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