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大班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020-08-06刘香平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关注大班个体差异

刘香平

摘要: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是我国中小学校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制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作为体育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需求与发展可能,想方设法地、多形态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多元发展。

关键词:大班;体育课;关注;个体差异

案例:“胖墩”是人们对长得胖乎乎、墩实实的学生的一种昵称。我对这些“胖墩既喜欢又忧心。喜欢是因为他们的可爱,忧心是因为他们的运动能力。在七(4)班,有一名胖墩王秉超同学,在快速跑、耐久跑等体能项目测试中,他基本上每次都是最后一名。

1.一次“申诉”,一语激起千层浪

那是一堂气氛热闹的体育课,在接力跑比赛的阵阵加油声中,我深深地融入到了比赛场景之中,感受着同学们的激情与力量,体会着内心的欣慰与舒坦——同学们在竞赛中身体得到了锻炼,还一个劲地相互加油,多么愉快的体育课呀!我觉得我课前的备课没有白费功夫。在比赛结束后,我还没来得及宣布结果以及对他们进行评价,就听见一片责备声:“每次都是你!”我循声望去,第三组的同学他们正大声地嚷道:“不是因为你,我们肯定是第一,可现在我们成了倒数第一了!”我被他们的责备声蒙了,刹那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评价,便问了一句:“同学们,你们在嚷嚷什么?”“老师,你也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总把王秉超放在我们组里?每次都因为他跑得慢,我们组拿不到第一名。瞧!这一次,你不说我就知道我们是倒数第一!”说话的同学情绪有点激动。

这是一次绝对有理的“申诉”,这样的事我也曾经遇到过。这事沉寂在我心中许久,只是我没有认真关注,没有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该怎么解决呢?把王秉超放在其他组?显然不能,如果那样会给王秉超带来莫大的伤害,毕竟这是课堂,面对全班同学更不能堂而皇之地将王秉超这样的学生“晾”起来。想了想后我说:“同学之间要理解与包容, 王秉超虽然跑步方面比别人慢一点,但他投掷是不是很强,其他优点不也很多嘛?课后有空,你们多多交流,看怎样才能让他跑得更快点!”不知道第三组的同学是屈服于我的权威,还是真正懂了我所说的道理。或许是照顾我的面子吧,他们欣然地点了点头。下课后,那一组的同学低着头失落地离开了操场……

课后,我陷入沉思,反思这次“申诉”,反思怎么才能有效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反思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方法!在人數较多的班级教学中,究竟怎么才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怎样去解决 “体育尖子生”与“体育后进生”的体育学习?

2.一次尝试,用心教学能生成

我思考了上一节课的“不愉快”,希望在本次课通过自己教学方法的改进来关注学生,体现多层次的学习要求。上课之后,我首先启发诱导学生一起思考,解决这一问题,我说:“上次课第三组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老师选择了另一种跑的比赛方式,采用小组积分跑,看看结果会有什么变化!”我略作停顿。学生中有人着急了,忙问:“什么是小组积分跑?怎样积分?老师快说!”我一边比划着一边讲解:“积分跑的方法就是在原来四组接力跑的基础上,不是一次性通过接力的形式完成比赛,而是四个四个的轮着比赛,每次比赛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记1分,第二个到达终点的2分,第三个到达终点的得3分,第四个到达终点的得4分,最后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成绩相加算积分,接照积分由低到高来决定该小组的名次。”接着我又进一步讲解规则和要求,并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积分赛跑。我预料第三组除了王秉超一人跑的慢外,其余的同学都会跑在前面。比赛结束后,果然这组获得了第一。

竞赛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不同的竟赛结果,第三组同学的情结高涨,但另外几组同学却又不服气了,强烈呼吁再比一次……有的同学站出来不服输地理论道:“第三组只有王秉超一个跑得慢,而我们组有几个跑得慢,这种竟赛方式对于我们来说不公平。”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我需要这种情况,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我说:“有道理,你说得很好,我们需要这样思考,也需要这样对话!我们应该理解,有同学跑得快,必定有同学跑得慢,没有慢哪里来的快呢?”我停顿了一下,然后问他们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知道!”我接着说:“那我们就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组织一次小组赛怎样?”同学们心领神会,各小组迅速组织起来,一会儿比赛又开始了……

在接下来的几次比赛中,同学们开动脑筋,不断地变化跑的出场顺序。多次比赛中,各小组间激烈地斗智斗勇,每组都取得过第一名。

3.一点感想,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改“死教”为“活用”,改变死板的执行教案、单一的课形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与练习手段,形成灵活、多样的对策,开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有层次的教学活动,这就是大班体育教学的“源头活水”。

这次发生在课内、反思在课后、回归到课堂的教学事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更坚信体育教学改革就蕴藏在平时教学的点滴实践与创意之中。同时,这也让我认识到,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情感,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来设置课程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与灵活机动的措施,科学合理地运用组织方法和学练方法来改进和提高教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落到实处,不断地解决大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赖天德.我国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N].1996.04

[2]李习友.素质教育与体育[M].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0.744.

猜你喜欢

关注大班个体差异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