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2020-08-06陈嵘
摘 要: 小学音乐教学对小学生思维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情感变化的感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是当下素质教育教学所提出的重要思想理念,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文章就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进行分析,对教学策略进行罗列,以为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活动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音乐是培养学生情感变化感知的重要途径,是当下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重点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艺术细胞的途径之一,因此音乐教学在小学阶段中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核心素养是当下保障学生發展全面性所提出的思想理念,这一理念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对此音乐教师要以音乐课堂为着力点,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且这一时期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学是奠定学生艺术理念的关键时期,小学是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音乐教学与核心素养的渗透能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进而保持学生思想理念的积极性,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具有价值。
(一)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科目有所不同,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精神以及艺术文化的培养,这一培养过程主张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其教学范围较为广泛,能够满足学生思考、探索的学习条件。不同音乐内容所涉及的情绪具有差异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此举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且音乐作品受创造背景与音乐制作人个人情绪的影响较大,不同音乐作品风格有着极大的出入,这也符合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特点,在学生不断求知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智力的开发。
例如在二年级音乐教学中,《萤火虫》一课,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萤火虫图片,或者猜谜语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萤火虫》属于表演课程,学生能够在音乐活动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对学生音乐表现力与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大风车》音乐教学,此首音乐作品节奏欢快、曲调明朗,且有着一定的科学普及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风车的转动。音乐教学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音乐教师要重视这一现象,积极对课堂活动进行策划,以保障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二)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
音乐教学属于艺术教学,艺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影响,音乐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另外音乐表现力与音乐创造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作品审美的辨别,使学生识别音乐艺术的真善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三年级音乐《蜗牛与黄鹂鸟》的教学过程中,此首音乐作品以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刻画了生活中的一类现象,通过音乐教师的解读,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积极地了解,其中歌词“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与“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充分地展现了社会对立面的现状,同时蜗牛与黄鹂鸟两种品质冲击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地辨别对错,进而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三)音乐教学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学生人格的健全是保障学生发展全面性的条件之一,部分音乐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精神文化色彩,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深刻的影响。小学音乐教材所选文章都是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内容,因此对塑造学生人格十分有利。健全的人格能够保障学生个人发展的积极性与正义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
例如,在一年级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教学中,《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国歌,词曲豪迈、慷慨,具有鲜明的爱国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同样是对祖国文化建设的歌颂,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鲜花爱雨露》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赞美,在音乐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教师职业更加敬畏,进而实现对教师的尊重,形成学生尊师敬长的好习惯。《留给我》一课实现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此类音乐作品富含着积极的精神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学习此类精神,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一)仔细解读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师要对音乐教材进行仔细解读,对教材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目标的策划与构建中,教师要重新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对教材中富含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构建,使学生对此类精神文化进行了解,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养成。
以《大风车》为例,此文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乐观、活泼的情感。在对《大风车》进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只有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另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可操作性,教师要根据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与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保证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加强音乐实践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了解,音乐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音符、节拍、节奏等都属于音乐教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音乐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需要加强音乐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增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保障学生对音乐教学的体验感,进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在《大钟与小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大钟与小钟进行区分,帮助学生识别歌曲内容。为增强学生对音乐教学的体验感,教师可采用教学辅助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使用节拍器或可打击的物体对大钟、小钟的声音进行模仿,以实现学生对钟声的辨别,以此启发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学习,在不断地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创设良好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情景进行设置,以保障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主张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策划时,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教学情景,结合教学内容对情景进行创设,以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感知。情景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情景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探索、求知精神的培养。
同样以《大钟与小钟》为例,在进行教学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歌曲情景,通过曼妙的歌声,以及相关视音频资料的影像对学生进行导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音频对钟声进行播放,并使学生对钟声类型进行辨别,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感,进而增强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疑问,但不以消极负面的主观态度评判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学习与自身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自然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四)重视音乐欣赏 提升学生文化的理解素养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音乐欣赏为基础。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音樂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感知。我国地域广阔,音乐文化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这也是我国文化的鲜明特点。教师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以通过乐曲文化引申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可以挖掘音乐教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当下流行音乐拓展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会,以扩大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教师也可自行组织音乐会,通过学生的音乐表现实现班级音乐会的举办,以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其音乐内涵的感悟。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资源,通过对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分析,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感受音乐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学生音乐欣赏素养的形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三、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音乐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素养,以保障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丁洪媛.浅谈音乐教学核心素养[J].科教导刊,2017(9).
[2]张静.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教师,2015(9):25-26.
[3]曾雪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J].德智体美,2017(9):112-114.
作者简介:
陈嵘,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