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0-07-30黄弘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

黄弘

摘 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绍兴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为基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持续创新管理手段,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得到了进一步体现,较好地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盘活资产;公物仓;信息化管理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2018年,绍兴市人大对2017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进行了审议,对绍兴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产做强做优、科学设置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四方面意见。绍兴市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财政、国资等部门对审议意见进行深入研究,逐条对照,在“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引入信息化手段、地毯式摸排房产家底”等工作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切实将人大建议落到实处。

1.全面清理规范存量资产,从“家底不清”向国有资产有效盘活转变

2018年,绍兴市紧扣全面实现政府性资产价值提升这一目标,按照“地毯式清理、账外资产入账、统筹盘活”总体要求,清理盘活存量资产,保障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充分激发其市场活力和发展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地毯式清理,摸清市级房产家底。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资金、轻资产”的思想,对资产入账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了家底不清的情况。绍兴市采用对比式清查方式,耗费两个多月的时间,比对94个部门(单位)上报的数百万条政府性资产信息和国土、建设、规划、水利等10余部门提供的上百万条招投标、房产、土地、工程等外围信息,基本摸清了涵盖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企业及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政府性资产、资源的真實情况。

(2)逐一核查,补录账外资产。在清查的基础上,开展账外资产入账专项行动,通过逐条比对国土、建设、交通等部门提供的第三方数据,将游离于账外的资产逐个上门核查,到现场实地勘察,同时,通过联合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等部门,及时做好账外资产评估、入账等工作,全力挖掘账外物业资产,不断做实数据,提高数据准确度。

(3)梳理整合,资产资源有效盘活。绍兴市落实中央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的要求,统筹运作国有金融资本、构建产业发展支撑平台。通过全面整合梳理政府房产,运用变性、评估等手段实现资产增值,有效盘活了政府国有资产,保障了企业健康稳定运营。

2.系统构建涵盖四大环节的政策制度,从碎片化管理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

按照财政部要求,绍兴市已建立起财政部门综合管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单位具体管理的“三级”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2010年以来,市级相继出台一系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了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做到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在资产配置环节加强源头管控。根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办公用房装修和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对十一类通用办公设备实行了资产配置价格和数量的双重控制。如对于需求量较大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定价格上限7000元,如将电脑数量控制在单位人员编制数的1.5倍以下、打印机数量控制在单位人员编制数的65%以下,从源头上实现资产配置的科学化、集约化。

(2)在资产使用环节重点规范租借行为。制定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直管公房(非住宅)出租出借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了单位资产出租出借及闲置资产管理行为。办法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向市场主体出租房产必须走公开招租程序,实现了租金的市场化,有效遏制了利益输送等违纪行为。制度实施以来,2018年度全市实现资产出租收益1.12亿元。

(3)在资产回收环节破解堵点痛点。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报废资产定点回收制度,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回收公司,有效破解资产处置的繁、难问题。如,报废的木制品、办公家具、蓄电池等,之前各单位需要花钱请人搬运丢弃,现在一个电话专人上门回收,不但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也提升了处置收益,促进了循环经济。制度实施以来,累计实现资产处置收益3.16亿元。

3.全省率先建成“资产云”平台,从静态管理向全链条动态管理转变

(1)率先应用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资产管理信息化是资产管理提档升级的必然要求。绍兴市积极创新管理手段,于2018年11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资产云”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初步解决了当前资产管理信息难以共享、业务难以协同、基础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并从满足单位具体资产管理需求出发,按照支持“个性化”定制、实现“分级构建组织关系、按需下载管理模块、灵活设置流程权限、自定义资产卡片样式和报表格式”等需求,基本构建起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合同管理、收益收缴等环节的资产全链条动态监管体系,初步实现了资产管理流程“云上走”目标。系统在各区、县(市)推广,实现单位100%上线、资产100%纳入管控。

(2)为人大监督创造了条件。以系统报表管理、统计查询、大数据等模块为依托,充分发挥“资产云”系统数据汇集、分析和利用功能,基本实现了资产数据单位录入,统计数据网上提取的阶段性目标,并为资产实时全过程全周期全覆盖监管及人大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市级及6个区、县(市)均已启用了“资产云”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并平稳运行。

(3)打造了一支资产管理专业化队伍。市财政局每年组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员、财务管理员进行政策解读、业务交流、“资产云”等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技术优势,通过建立钉钉业务群、QQ群等构建畅通的资产管理交流渠道,全力打造一支涵盖市级4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员、财务管理员的专业化队伍,为深入推进资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持续深化改革,从办事烦琐、资产闲置向有序高效转变

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结合党政机构改革,绍兴市积极推进流程简化、提高工作绩效的系列措施,确保各行政事业单位有序高效运转。

(1)调整资产处置审批权限,让数据跑起来。围绕简政放权要求,自2018年起調整了资产处置项目审批权限,将部分资产处置事项的审批权限落实到单位及主管部门,将事前审批优化为事中监管,确保资产处置权限“放得下”“管得住”,并实现了人不跑、数据跑。如原值20万元以下的非房屋资产的处置改由主管部门审批、财政备案的形式。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市本级月均备案数在100件左右,办事效率提升60%,极大地便利了部门、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

(2)继续推进公车改革,让公车费用降下去。围绕建设节约型、廉洁型机关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式改革传统公务用车运行管理方式。2018年,319家事业单位共计375辆公车完成改革,其中保留247辆,取消128辆。至此,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圆满完成。车改后,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保留602辆,比改革前减少61.8%,取得明显成效。

(3)继续推进公物仓改革,让闲置资产用起来。自2012年公物仓改革试点以来,该市“统一收储、共享公用”的机制不断完善,收储规模不断扩大,闲置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为全省公物仓改革的推行提供可借鉴样本。目前,该市公物仓资产已达2100余件,价值343万元。近两年,为绍兴发展大会、省委巡视活动、市双马等临时机构或大型活动提供资产保障,资产出借数达1500余件,价值306万元;资产调剂数达320余件,价值37.5万元。

二、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绍兴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管理中还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一,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有待加强。部分单位“重资金、轻资产”现象仍然存在,资产管理员大多由内勤人员兼任,人员轮换频繁,业务交接不连续,日常监管不到位,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资产权属不清、底数不明、账实不符等现象。

第二,历史遗留问题尚需解决。因原先资产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不少历史遗留问题,部分资产年代久远档案缺失、处置困难,特别是土地、房产存在不少权属不清、有房无证现象。

第三,资产盘活利用仍有空间。资产办证工作量大面广,闲置房产需要有效使用必须以产权清晰为前提,要提升资产利用率,亟待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办证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思路与举措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1)理清监管范围,明确监管边界。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厘清财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着力构建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充分调动部门(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2)完善制度规范,健全工作机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结合《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条例》的实施,推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着力构建系统完备、制度规范、运行有效的工作制度体系。

(3)强化监管措施,优化监管手段。以资产云为纽带,动态监控部门单位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积极探索定期服务辅导制度,寓服务于监管,切实提高资产监管整体水平,落实部门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着力构建放管结合、动态监测、优质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

2.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提高资产管理效益

(1)积极探索房产集中管理。在现有行政单位房产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市级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管理台账,构建实时监管系统。同时,以金融大平台组建为契机,积极探索授权经营模式,摸排盘点行政事业性房产使用情况,适时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委托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出租运营,提高房产经营效率。

(2)进一步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在确保单位正常有序运转的基础上,发挥公物仓资产调剂优势,积极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力争资产闲置率更低、利用率更高。

(3)加强资产预算管理。严格资产预算管理,源头控制,减少损失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产效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经管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管理要优化配置,防范风险,防止流失。

3.进一步夯实资产数据,提高资产报告质量

(1)探索构建规范的报告体系。以“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为目标,构建范围全口径、全覆盖,分类标准明确规范,报告与报表相辅相成的报告体系。完善市级部门“横向协作”、区县市“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2)加强资产监督检查与服务。建立定期专项服务制度,每月对一定数量单位开展上门服务,宣传资产管理政策,解答资产管理问题,对单位资产账、财务账、实物账进行核对,对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问题及时进行清查核实,分析原因,集中破题,确保账实相符、家底清晰,并确保资产信息准确、监控有效。

(3)加强资产管理业务培训。定期组织资产管理员进行资产管理业务培训,熟悉资产报告编制范围、内容、方法、格式等相关要求,熟练操作“资产云”中报表编制等模块,了解资产动态管理要求,进一步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4.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

(1)进一步完善“资产云”系统功能。针对目前资产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结合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的出台,不断完善资产信息化管理软件,增加新功能,提高其适用度、可操作性,切实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同时,搭建“资产云”在部门间数据共享、开放、交流的桥梁,打破信息孤岛。

(2)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数据分析模型。进一步探索国有资产数据可视化,突出显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重点数据,帮助资产管理部门全局性、实时性掌握国有资产运营状况,精准、科学、高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积极探索利用二维码等高新技术手段。构建一套资产编码标准体系,实现新增资产在生产或供应环节赋码,将二维码贯穿资产申领、接收、移交、盘点和处置全链条各环节,力争资产信息化管理向实物延伸,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管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梁场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