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比较分析

2020-07-29罗青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

罗青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整合、深化、创新和超越,具有时代意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37-02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厘清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理解和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改进课堂教学十分必要。

一、相关概念厘定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可概括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二、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从教书走向育人的不同阶段

双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教知识”,关注点局限在知识体系和行为技能这一表层维度。而三維目标关注到了人的情感需求和态度这一隐藏于知识和技能背后的内核性维度,体现了一定的育人性。基于此可知,三维目标是对双基目标的优化。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的转变过程可视为是从教书走向育人的第一个阶段。

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但现实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处于被高考捆绑的状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这使得该目标的真正意义无法体现,育人目标也无法达成。部分任课教师对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烂熟于心,执着于探索和挖掘知识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忽略了该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以及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例如很多高中政治教师花大量时间讲授必修课内容,而对选修内容(如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等)花费时间少甚至直接忽略,这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演变为高考升学的工具,学生也倾向于为升学而死记硬背,忽略了自身成长、兴趣以及内在精神的需要。素养是人的天性和后天习得的知识的总和,具有人的属性,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更能体现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活动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它十分强调利用带有学科特色的活动,例如开展社会调查和访谈、参观教育实践基地等,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综合能力。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对知识的简单讲授,也不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背诵,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强化了体验感和获得感,并自觉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判断和选择内化于心,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更注重关键素养的内化和养成,更加注重育人,使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凸显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任务。可以说,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的转变过程,是从教书走向育人的第二个阶段。

三、三维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桥梁

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似乎越来越强调情感和素养而削弱了知识地位。 实际上,教学是通过知识学习来提升素养的教育活动。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前提,二者密不可分。但知识无法自觉转化为核心素养,对知识进行简单堆砌和记忆,而不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加工、内化、升华,摒弃知识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核心素养目标是不能达成的。这时,需借助三维目标的连接作用。

2017年版的课标提出用“学科活动”来统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及学习方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尝试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可见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真正途径是学科活动。需指出,该处的“学科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活动课程”,它更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具有学科特质的探究性学习,且探究学习是围绕课内议题而非简单围绕生活主题展开。思想政治学科活动指向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同时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特定的、带有该学科特色的“过程与方法”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如让学生以“法治如何促进生活”为议题,探究法治与生活、道德的关系时,可让学生调研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发表见解,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以“法治在身边”为主题的演讲会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法治对生活的作用”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我国法治机构及其工作的认可。通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四个核心素养的养成。可见,富有学科特色的“过程与方法”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四、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和整合

首先,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内涵上继承了三维目标, 具体体现在: 第一,学科知识仍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服从并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看似弱化了知识性,实际上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第二,能力目标强调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需借助于活动型学科课程和学科活动,让学生在议题探究式活动中培养关键能力;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观点,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继承这一基本内核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强调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指出要培养政治认同素养。以上三点说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内涵上仍秉持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要素。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实现了对三维目标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其利用学科活动来连接三维目标的三个要素。过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三维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零散脱节的,充当教学设计的套版,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例如,经济生活教材《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课,教案中的三维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识记何为替代品和互补品、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规律,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能力目标: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用科学态度对待价格变动,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能买到较为实惠的商品,从而提升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性精神。

以上的三个维度存在脱节现象,因为仅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识记是无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更不用说养成参与经济生活的精神。那么,学科活动如何整合这三个维度?学科活动是在学科内容(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探究活动,它让学生就某個议题,展开学科内的探究活动,将知识中的人文因素、思想因素、方法论因素挖掘出来,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将能力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实现自身知识、能力的提升和价值取向的整体塑造,最终在“凭借知识开展学科活动—在参与中获得体验—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价值塑造”这一系列流程中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机统一,进一步向养成四个学科核心素养转变。

五、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和创新

我国当前的学科育人目标不甚详细,直接导致微观上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科育人目标,三维目标因此存有弊端,即缺乏对人发展的关键素养进行较为详细的划定。双基目标偏向于从学科角度解释教学内容要求,是对人外在要求的刻画,而核心素养目标则更多从个人发展角度来描绘课程和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内在需求的描绘。三维目标则处在由外向内的中间环节,承担着由外向内过渡的功能。从该层面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它实现了对三维目标这一中间环节的跨越,走向了教育的内在核心,回答了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将以往笼统化的三维目标具体化,并用四个水平分别对四个核心素养进行划分,使学科育人目标有迹可循。以科学精神素养为例,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其进行了四个水平的划分(如表1):

可以看出,从水平1到水平4是一个由感官到行为的由浅入深的推进过程。对同一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进行划分和阐述,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清晰、可参照。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表现并结合4个水平的阐述,分辨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大致处于哪个阶段,从而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对三维目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时代性上,融入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针对该学科意识形态强的特点,密切联系社会要求和国家加快政治民主化、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公民意识的需求而设定的,充分体现了加强主题教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呼唤,使学科教育与国家现实以及新时代要求接轨。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
将人文主义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三维目标”中提升学生历史答题水平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欣赏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