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20-07-29苏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矛盾语文教学情感

苏芳

[摘   要]作者为了表达情感或其于谋篇布局的需要,常常会设置一些矛盾。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矛盾设计问题,能够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解读文本,走近人物,体会情感。文章以《湖心亭看雪》为例,聚焦景的大与小、人的有与无、情的悲与喜、答的是与非、色的黑与白五组矛盾,分析如何才能更贴近作者的内心,理解作者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矛盾;情感;《湖心亭看雪》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01-02

在诸多经典文本中,作者为了表达情感或基于谋篇布局的需要,常常会巧妙地设置一些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掘、利用文本中的矛盾,便能够多层次地解读文本、多角度地展开教学。教师可以“矛盾”为切入口激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分析人物、体会情感。这样做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成效,还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细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不难发现文中存在许多矛盾。笔者在开展教学时,聚焦文中矛盾,引领学生层层探讨,深入研究。

一、景的大与小

为了突出写景散文中景的特点,作者往往会采用一些描写手法,如正与侧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等。《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语句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苍茫一片,上下皆白,浑然难辨,这是辽阔的大背景。在苍茫的大背景下,作者以小镜头的形式呈现人和物。“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用“一痕”“一点”“一芥”来形容“长堤”“湖心亭”“余舟”,展现出作者的观察视角,符合认知常规。作者用“两三粒”来形容自己和同在舟上的人似乎不合常规。看自己和身边的人是近看,怎么会如此小呢?教学时,笔者以此发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交流后达成共识:作者以他人视角写景,在辽阔视野中写长镜头下的人物,自己及小舟只是其中一景而已,所以不矛盾。在此基础上,笔者适当加以点拨:与整个雪后空旷的西湖相比,人恐怕只能用“渺小”来形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和物在大自然面前太微不足道了。作者追求纯净高洁之美,与眼前的冰雪世界融为一体了。

二、人的有与无

文人雅士追求清气洁韵,他们的精神境界高纯,他们交往的大多为志同道合者。如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苏轼夜寻张怀民。柳宗元明明是和一群人同游小石潭,因为结尾处写道:“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但前文却又写道:“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从字面上看前后矛盾,究竟是有人还是无人?笔者在教学此文时抓住这一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情感。笔者补充了写作背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老母亲病逝,王叔文被害。因此他常常不避幽远,探山访水,以排遣内心忧愤。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自然就理解了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寂寥无人”实际上指的是没有志同道合者,没有理解自己的人,从而在一群人中,柳宗元便显得更加孤独寂寞。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设置的人的有与无,与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清晰表明是一个人的单独行动,下文中又出现“舟子喃喃曰”,这岂不是前后矛盾?笔者在此处设置问题,并出示《小石潭记》中的相关语句,引导学生用揣摩柳宗元内心的方法试着去揣摩张岱的心理。学生豁然开朗:从读者的角度来看,的确有人,从文中内容读出至少有一人即舟子陪同前往。张岱所说的“独”指的是“看雪”的主体,而舟子只是来为他服务的。再者,“独”指的是张岱内心的孤独,舟子是理解不了他的内心的,因此算不上志同道合者,高冷的张岱压根没把舟子放在心里。真是如曹雪芹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三、情的悲与喜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代文人的情感蓄积到一定程度便会迸发,然后他们便会写诗、写文并将情感寄寓其中。诗文中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只不过有的强烈直接,有的委婉含蓄。读者只有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并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当时处境等,才能细细品味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关于张岱寄寓在《湖心亭看雪》中的情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大多数人都认可“从文中的‘大雪三日‘是日更定‘独,可读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悲哀”这一观点。但是,针对“作者见湖上两人后是喜还是悲”这一问题,不同读者有不同的意见。很多读者认为是喜,依据是“见余,大喜”“余强饮三大白”。作者雪夜赏景遇到了知己,对方“是金陵人”,他们同是明朝遗民,彼此间有相怜相惜之感。所以说作者在后文中表达的情是喜的。

笔者则认为作者的“悲”贯穿全文,对方的“喜”与作者的“悲”是一对矛盾,或者说作者用对方的“喜”突出自己的“悲”。教学此文时,笔者带领学生一起交流讨论这一问题。

师:大雪三日后,晚上八点左右,作者前往西湖看雪,竟然遇到同来赏雪的两人,他内心如何?

生1:应该是高兴的,因为对方“大喜”,作者没有理由不高兴。

生2:我也认为作者是高兴的,他们还“饮三大白”。

师:作者是怎么喝“三大白”的?找找作者用了哪些词语。

生3:“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作者用了一个“拉”,还用了一个“强”。

师:你从这“拉”与“强”中读出什么?

生4:作者应该是不情愿的吧。

师:哦!有新发现了。那他可以拒绝不喝呀,为什么又要“饮三大白”呢?

生5:是不是有心事啊?

师:心事是什么呢?同学们读读首句。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这仅仅是交代时间吗?

(出示补充资料:①崇祯五年指公元1632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②“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③张岱在《西湖梦寻》自序中写道:“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生6:哦,我明白了!作者是明朝遗民,他还留恋着自己的国家。

生7:作者失去了家乡,怎么会高兴呢?他的内心应该是悲痛的。

师:同学们又走近了张岱一些。我们读书就要前后联系,琢磨细处。

四、答的是与非

文中的“两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作者没有详写。作者“问其姓氏”,他们答“是金陵人,客此”,他们是不是答非所问了呢?笔者不这么认为,这两人应该是回答了,可能还说了很多其他的话,但作者根本不在意,只记住了自己很敏感的字眼“金陵人”。“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铺毡”“烧酒”可见对方是有备而来,边喝酒边赏雪,十分有雅兴;而张岱则是“独往湖心亭看雪”。明代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有这样一段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对于雪湖之美景,作者不是“赏”而是“看”。一个轻描淡写的“看”字足见张贷出行目的不是赏西湖的雪景,而是排遣心中的烦闷。这样的他又怎会把对方及对方的话放在心上呢?

五、色的黑与白

美术作品讲究色彩的搭配,色相、彩度、明度的相互作用会使色彩效果更突出。从整体上看,《湖心亭看雪》就是一幅唯美的中国水墨画,一黑一白对比分明。“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物是画中的黑线、黑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里点出画中白茫茫的大背景。“是日更定矣”,作者晚上八时左右出行,本应是漆黑一片,但因“大雪三日”,所以又“上下一白”。昏暗的天色和明亮的雪境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借昏暗的天色衬托明亮的雪境,在黑暗背景下的雪境显得柔和、朦胧。“天地一白之雪境其实传达出其万物皆空之心境,个人心灵在冰雪覆盖的渺茫清远的雪境中容易引起共鸣,产生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超越现实的情思。”黑白反差体现的正是作者精神上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作者处于风雨飘摇、朝代更替的尴尬境地,进退两难,内心的矛盾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张岱与苏轼不同,苏轼可以选择去留,所以他才会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的自我安慰;而张岱没得选择,人挡不住历史的脚步,再怎样留恋故国,也只能是徒增伤悲。

经典文章百读不厌,只要重温文本,就会有新的发现,离作者也就更近了些。《湖心亭看雪》虽短小,但意蕴很丰富。笔者以文中的矛盾为教学切入口也只是一次尝试。

教师对文本研究得越深越透,就越能驾轻就熟地开展教學,且能适当取舍众多教学资料。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中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   参   考   文   献   ]

[1]  章国华.到底是“两粒”还是“三粒”《湖心亭看雪》一教学细节处理[J].语文月刊,2011(4):71-72.

[2]  王君.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湖心亭看雪》之阅读感悟[J].初中生辅导,2014(32):20-23.

[3]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矛盾语文教学情感
矛盾的我
情感
“矛盾多发”可怕吗?
台上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