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父爱缺失对幼儿的影响

2020-07-23张志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父爱育儿婴幼儿

张志雪

德国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著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读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由此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婴幼儿有着自身独特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心理特征,好奇,好问,好模仿,可逆性极强,有关研究表明,父亲在学前儿童的智力,社会性发展,性别角色和人格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父爱缺失的问题愈加严重,我们有必要对父亲教育进行反思与改进,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婴幼儿父爱缺失的现状

父亲教育,就是为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而父爱缺失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婴幼儿的发展,父爱缺失成为阻碍幼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父爱缺失具体表现为

(一)父亲伴随幼儿的时间较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父亲为了家庭的生计或是自己的事业不断奔波,每天忙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周末也要加班,甚至长期出差,这样就没有很多时间陪孩子。一项统计显示,德、日两国已婚成年男士,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仅为11分钟和9分钟,他们的孩子把自己的父亲形容为“并不亲切的陌生男子。”在中国,父亲陪伴孩子的现状任然不容乐观,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便,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42%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选择“父亲”的人不到17%。可见,不管是在孩子的教育,还是情感、陪伴,父亲都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二)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薄弱

受传统“女主内,男主外”思想的影响,父亲认为儿童的任务就是妻子和学校的事情,有的父亲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要么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要么就是“无言的爱”,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一个是典型的专制型父亲,一个则是典型的放任型父亲。从我们自身的情感经历中,不难发现,一般都是母亲对我们不停唠叨,父亲一般选择沉默。父亲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二、婴幼儿父爱缺失的原因分析

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基于婴幼儿父爱缺失这样的现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父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过分重视母亲教育,而忽视了父亲教育对儿童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导致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父亲把工作重心放到工作上,他们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一般就是工资的多少,晋升机会的多少,关注的是多少钱,多少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母亲上,社会上这么认为,连父母也这么认为。特别是对学前期的儿童,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有的家长甚至觉得孩子在学习只要安全就行。父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淡化对幼儿教育的观念。

(二)父亲忽略对幼儿教育的职责

照顾孩子是母亲的责任,这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目前,许多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女性也能赚钱养家,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职责中,母亲仍然是主角。

孩子需要母亲的爱,也需要父亲的爱,无论缺乏哪方面的爱,对孩子来说这爱都是不完整的。母亲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父亲也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二者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父亲长期忽视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是导致父爱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父亲参与缺失易引起“缺乏父爱综合症”患上“缺乏父爱合症”的孩子容易认知受阻,个性缺陷以及人际障碍。主要表现为:害羞胆怯,情绪低落,不自信,感情冷漠,内向,反复无常。一是父亲参与缺失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认同,二是父亲参与缺失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的弥补措施及建议

(一)父亲加强学习,转变育儿观念

父亲是对婴幼儿施加父亲教育的主体,要改变传统观念应该从父亲开始,父亲应该加强学习,转变教育孩子的观念,提高教育孩子的意识与水平。最重要的是父亲本人认识到父亲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应该主动学习一些育儿知识与育儿经验,主动学习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的知识,积极参加有关育儿方面的讲座,关注一些教育网站信息。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的,应该加强与孩子的对话,增加通话时间,可以和孩子电话或视频,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也是爱自己的。

(二)妻子配合丈夫,共同教育孩子

父亲和母亲的一些特征是互补的,母亲悉心照料孩子,教给孩子一些生活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父亲教给孩子一些坚强的品质,教给孩子一些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孩子一些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技能。孩子在有细心做事的态度的同时也要有宽广的胸襟,坦荡的情怀,刚柔相济,能屈能伸的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培养孩子做一个社会人,经得起磨难,有坚强的精神,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婴幼儿的个性就像是一个未成形雕塑,需要父母的细心雕琢。

(三)借助媒体作用,宣扬父爱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大众传媒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知识的容量大,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纪录片,一些实列,一些公益广告在广播,电视,网络上,把育儿知识普及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更多的父亲意识到父亲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猜你喜欢

父爱育儿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沉默的父爱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