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2020-07-23赵敏健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耀华文化发展

赵敏健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

教育方面,通过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内容的变化,指导学生进行史料史证、历史解释;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教育的发展。清末创办新式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难点:本课内容较多,需要详略得当的处理;如何让学生们明白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当时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映,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材料:京师同文馆学生学习英文、洋务运动的材料。

设问:请大家观察这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追问:为什么他们要学习英文呢?

设计意图:梳着辫子却在学习英文,反差明显,引起学生兴趣和疑问,回忆之前的洋务运动学习,进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教育的发展

1.设置情境

高考刚刚结束,马上就是中考,毕业季来临了。上周我在游览耀华中学校史馆时发现了一张毕业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周尧和,这个名字大家熟悉么?对,是我们校友,在耀华路上有他的塑像。周尧和,物理冶金学家,国际铸造学会执行委员,上海交大与西北工业大学双聘教授。河北深县人,1927年生于北京。1937—1946年就读于耀华学校。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时,周尧和即将从耀华学校小学毕业,现在,我们根据时代背景来进行一下合理的历史想象。设想一个场景,即将毕业的周尧和对初中的要学什么很感兴趣,于是他找来了不同时期的课程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我们的校友,周尧和院士的脚步来了解一下不同历史时期的学习内容吧。

设计意图:耀华中学校友、校史馆内容,拉近学生与近代的距离,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问题:大家现在都是怎么获得信息、新闻呢?(微博、微信、QQ)好的,我想问的是在场的诸位还有通过看报纸获得信息、新闻的么?和我们不一样的是近代的新闻、消息、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是报纸、杂志,当时的报纸、杂志、刊物是主流媒体,十分的繁荣发达。

设计意图:引出近代报纸、杂志的地位及作用。

设计意图:详细、认真的学习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使得学生明白当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舆论宣传的方法。

总结:

我们看到,近代中国的新闻报刊随着时代的发展,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文化成果,逐渐的展现出了民主、自由、科学的时代精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报人坚持了自己的信仰和精神,展现了中国报人的风采。

第三部分:文学、艺术的成就

过渡:我们都知道,我们近代化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我们吸收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文化成果,逐步的推进了自身的近代化的进程。但大家想过没有,在向西方学习吸收优秀成果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全盘西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是否被完成抛弃了?

对,没有。在教育中,癸卯学制中读经讲经、修身,耀华学校课本中的国文,乃至到现在的我女儿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笠翁对韵”,读起来仍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体会一下这时期文学、艺术成就中的“中华元素”。

问题:请大家填表,总结一下文学、艺术成就。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时代主题和民族精神。习总书记说,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意图:中华文化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保持发展了优秀的传统,吸收了外来的优秀文化,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四部分:總结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19世纪后半期,一批新式学堂先后在中国诞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也逐渐近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新闻、文学艺术吸取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课堂延伸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作为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加上地处首都门户和濒临渤海的优越位置,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天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几乎是全方位地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上引领风气之先,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题目探究一下吧:

耀华中学历史

南开的创建历程

天津大学历经百年风雨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

天津工商学院

严复与他的《国闻报》

猜你喜欢

耀华文化发展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游白帝城有感
我出高考数学题(十三)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资耀华 有惊无险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