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耀华 有惊无险过一生

2014-03-11余世存

英才 2014年2期
关键词:熊希龄耀华贵人

余世存

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晚年走出书斋的女儿资中筠,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资耀华。资耀华是现代中国史上知名的银行家。以五四以来的代际划分,他可以算是银行界的第二代,对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建设起了极为坚实的作用。

处在中国革命世纪里,无数的王侯、富贵、实业家、伶人、才子、大师都被时代的绞肉机绞杀,“天刑地斩”,资先生虽然也受到冲击,却总是有惊无险,安然度过近百岁高寿的一生。

命中多遇贵人

资耀华1900年出生在湖南耒阳的“资家坳”。18岁时,他东渡日本参加考试,监督人田汉听说他是最年轻的考生,就让他搬到自己的隔壁方便照应。结果资耀华感染了肆虐日本的西伯利亚流行感冒,病倒在床不省人事。当晚田汉迟迟不见他人,急得破门而入,把昏迷不醒的他送入医院。医生说,若再迟两小时,就来不及抢救了。资耀华回忆说,“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上预科时,资耀华又遇到了贵人——哲学家、教育家李达。李达建议说:“你本科毕业后,可以进京都帝国大学经济部,直接拜河上肇教授为师,他以资本论为基础,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说。”资耀华说:“李达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事实上我以后的学习经历,也就是按照他指示的道路进行的。”

1920年,他回国游览杭州西湖,在岸边独自吹箫,引起湖中游船上的一家人注意。女主人让长婿上岸致意,居然跟资耀华同为留日学生。在女方家人撮合下,资耀华与其家中的次女童益君结识。童益君抱有晚婚或不婚的念头,在资耀华非她不娶的十年长期追求中让步。资耀华希望她回归家庭,她给资耀华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做官;第二不干涉她花钱;第三,不以儿媳妇身份到湖南老家去,但资家却必须来人主婚。二人婚后相敬如宾,童益君为资耀华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却也跟着资耀华度过了有惊无险的时代。这一幕湖边少年的幸运场景,几乎是对唐宋词人的注解:“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26岁毕业后,他的一个老师内藤要他给中国朋友、曾做过民国内阁总理和财政部长的熊希龄带一封信。熊希龄也是资耀华的湖南老乡。在熊希龄的介绍下,资耀华认识了《银行月刊》的李编辑和汇业银行北京分行的李经理,从此进入金融界的圈子。福星高照之下,熊希龄派李编辑说媒,欲把甥女嫁给他。李经理也派部下作伐,欲把胞妹嫁给他。

1928年初,资耀华被调入汇业银行天津总行,并受命筹建奉天分行。他的才华很快引起中国第一代银行家、时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的注意。在陈光甫的器重和提拔下,资耀华真正开始了一生的事业,跻身中国第二代银行家之列。

资耀华的人生之奇、遇贵人之多,可圈可点。抗战结束,他从重庆赶回天津,路上发起高烧,回到家时已经不省人事。幸运的是,多位名医正在他家里等他。这些医生在日据期间避入天津租界,跟资耀华成好友。他们不请自来是为了打探时局消息,结果资耀华得以在第一时间有了名医会诊:原来他身染美军士兵从南洋带来的登革热。此病死亡率极高,幸亏治疗及时,资耀华死里逃生。

资耀华的贵人还可以数出船王卢作孚、实业家范旭东、日本评论家室伏高信、经济学家何廉……在他掩护进步学生走漏风声时,天津警察局长李汉元、市长杜建时都以不同的方式暗示他,使他得以离开险境。以后的贵人还可以数出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南汉宸……

50年代后的资耀华开始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并终生担任此职。1959年后,资耀华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担任此职37年,直到1996年去世。他先后收到过周恩来、赵紫阳、朱镕基三位总理签署的任命书,被称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公务员”。

为人方正不阿

资耀华是幸运的,但他并非真的只会明哲保身。他有才华,也有方正的一面。

1941年,湖南同乡、留日同学周佛海要他出任汪伪政府财政次长,资耀华拒之:“我资耀华如果想做官,或发财,早就有机会,不必等到现在。”

1944年,伪华北政府经济总署成立伪华北经济委员会,京津金融界要人都收到了委任书。资耀华说:“很明显,这是个伪职,如果担任就从此成了伪组织的一员。我很气愤,认为受了一次奇耻大辱,宁可牺牲一切,绝不妥协担任。”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轰轰烈烈。《天津日报》头版头条登出大字标题:“大奸商资耀华拒不坦白”。《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登出大字标题:“资耀华罪行严重,拒不坦白引起公愤”。

从此,资耀华沉默了半个世纪。也许因此逃过了反右、逃过了“文革”……

资耀华的人生值得今人注意,从中汲取中国人的经验教训。他的同学、知己或贵人多横死,如田汉、李达、上海市长周佛海、刘少奇等……但资耀华安然无恙。

如前文所说,资耀华能够保全性命于乱世,他的性命并非“苟全”,他并非圆滑之人。资中筠总结给孩子们传递的家风家教是:“爱国、自强、理性、诚信、蔑视权贵、崇尚学问,厌恶纨绔子弟、女子独立,以及勤奋好学等等,都无形中形成一种家风,影响了下一代的人生观和性格。”

资耀华有一个特点是,平生不打诳语,任何压力都不可能令其精神崩溃,更不可能自污污人。他有两个信条,“一切坏事从说谎开始”,“一切失败从迟到开始”。

资耀华在边界模糊的中国社会还有一个为人特点,公私分明。赖床的女儿资华筠曾向他撒娇:“明知人家晚了,还不例外一次,让我搭你的汽车去上学。”结果资耀华瞪起了眼睛。从此,“搭车”成了家里的“大忌”,三个女儿都不敢再越雷池半步。直到1995年,资耀华95岁大寿的时候,三姐妹仍然各自乘车往返,不敢搭资耀华的车。

资耀华的事业可评说者极多,但他绝不“标榜自己”。他后半生的沉默或大隐隐于朝的生活,更是大有深意。

资耀华自称“凡人”,但他不平凡的一生却成就了大业。他的老板前辈、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说他“做了有益的工作”。1949年大陆易帜,他建议保存“中国银行”这个名号,仅此一举为国家保住了在世界各地的大笔外汇。因此,政府给他的盖棺定论是“对共和国有襄赞之功”。

考察资耀华的一生,他真的算得上是老庄心中的一个人物。20世纪的中国充满了斗争、血腥、灾难、动乱……资耀华从中安然走过。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又说:“出生入死。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样的话,用在资耀华身上尤其合适。

(作者系自由作家,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熊希龄耀华贵人
沁园春·端阳节祭屈原
最高楼·梅花梦
真正的贵人
常耀华
我出高考数学题(十三)
寻找你的职场贵人
贵人
贵人
此君一出天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