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打开一扇窗
2020-07-23赖婉霞
摘 要:当前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對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很多教师提出了一些科学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借助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打开一扇窗。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四方面对这一教学方法展开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激发情感;积累素材;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50-02
引 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写作普遍感到十分头疼。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要“咬断笔头”,生编硬套,甚至出现字词不够废话凑的情况,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拼凑成一篇作文交差。其情之苦,其状之惨,令人倍感忧心。
为什么学生这么怕写作文呢?“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沉浮,想借此提高分数,以致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课外阅读量很少,也很少用心观察、感受生活,缺乏写作素材,所以对作文望而生畏,越发没有兴趣[1]。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文章,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并掌握一些写作知识。这些都可以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学为作文教学打开一扇窗。
一、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写作的心理需求
人有着本能的、与生俱来的表达需要。写作就是要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表达是自主需要而不是外加的。但只有少数学生有表达的自主需要,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只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有“美的表达与创造”。
那么,怎样让学生把外在的写作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呢?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激发、丰富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指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激活学生写作学习的心理需求[2]。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便是对理想和真理的执着追求;艾青的《我热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的是对祖国炽热的爱;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则表现了诗人甘愿为自己的追求奉献一切的感情……
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比如,学生在阅读《寒风吹彻》时,被“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这句话打动了。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总会有孤独的时候。这种孤独感,我相信每个人都体会过。那是一种整个世界里只有自己懂,也只能自己懂得的感觉,是的,只有自己。”
再如,在阅读《我与地坛》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作者理解母亲吗?如果理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理解了母亲?(3)作者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学生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被母亲伟大的母爱和承担苦难、坚强生活的“活法”深深打动了,更深刻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有些学生说,读这篇文章直想掉眼泪。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后,笔者让他们讲述一段“我与母亲(父亲)的故事”。学生积极踊跃,讲得很动情,全然没有平时写作文时的“凄苦状”。笔者趁机总结,告诉他们情感因素在写作中很重要,写文章必须用心感受生活,真情流露才能打动读者。
二、积累素材,训练思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训练思维,积累素材。课本中有很多可积累的素材,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的宽容、廉颇的知错就改、缪贤的举荐人才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搜索关于“宽容、知错就改、荐才”的材料,相互交流,增加积累。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如缪贤的荐才。缪贤在事关赵国国家尊严而君臣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举荐自己的舍人蔺相如,不因蔺相如是自己的门客而回避,也不怕别人非议,所以可以对此提炼观点:举贤不必避亲。如果举荐的人不能担此重任,那么缪贤将难逃罪责;但他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可见缪贤不但非常了解蔺相如的才能,而且是个有胆量的人,所以可以提炼观点:举贤要有胆有识。缪贤在举贤时,为了说明蔺相如的才能不惜公开自己曾想“亡赵走燕”的“隐私”,不顾自身利益,不惜贬损自身形象,这个襟怀坦白的“宦者令”确实令人击节叹赏,所以可以提炼观点:国家的尊严高于一切。当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后受到了赵王赏识,拜为上大夫,更在渑池之会后位居上卿。应该说,是缪贤成就了相如,使其脱颖而出。缪贤损失了一位足智多谋的门客,但他不曾有廉颇那样的嫉妒之心。这种成人之美、不思图报的品德及部下出己之右而无嫉妒之心的胸襟,令人倍感敬意,所以可提炼观点:付出不图回报。
朱熹曾有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自教材,源于阅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熟读精思,进行积累,让教材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
三、利用教材进行模仿写作
学生写作常常是从模仿入手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模仿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学生不仅可以模仿遣词造句,还能模仿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
比如,《郭橐驼种树传》是由种树联想到“养人”,写种树其实是为了说明“养人”的道理,言此意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也采用这种方法,借一件事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肖像描写和人物出场描写相当精彩,在引导学生赏析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猜猜他(她)是谁”题目,让学生模仿着描写班上的教师和同学,让其他人猜,看谁写得最生动。学生大多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不少学生采用了曹雪芹写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十分形象。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在阅读中模仿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当然,模仿写作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读与写的相通点。
四、利用教材进行改编、续写、评论等一系列写作训练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卢福东老师在上韩少华散文诗《记忆》的公开课过程中便进行了写作训练:“读14~17段,在这几段里,作者引述了三种对记忆的‘描述,这些描述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本质上是否定的。这些说法都很消极悲观。如果要換成积极乐观的说法,该怎样表述呢?(教学提示:可提示学生以‘虽然……但是……的格式来变换)读18~21段,在这几段里,作者对上述三种描述做了简评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对记忆的三种描述,请以‘记忆是……感觉是……的格式分别加以概括。读22~24段,在对记忆做了或反面,或正面,或否定,或肯定的形象描述之后,作者追述了一反一正两个听来的传说,请根据其内容将其分别写成一句警句式的话,接在文后。”最后,卢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学生课前写的关于记忆的作文。
正如卢福东老师在教后记中写道的:“这节课,与其说是在学习韩少华先生的散文诗《记忆》,还不如说是在与韩少华先生一起描述‘记忆。总的思路是,由读到写、由读到说、由《记忆》到‘记忆、由作家的描述到学生的描述。”[3]这节课中卢老师以读促写,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在写作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教材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可以改编为剧本;《项链》可以进行续写;《再别康桥》可将其中一幅幅画面改写成散文……总之,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结 语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了读与写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不可能抛开具体案例和学生大谈写作,而教材中就有很多很好的例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利用这些例子激活学生写作的自主需要,利用这些例子对学生进行写作点拨和训练。当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绝不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把课内所学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韦志成.试论写作教学的规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3-6.
卢福东.记忆,究竟该怎样描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Z2):109-111.
作者简介:赖婉霞(1979.8—),女,广东普宁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