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生产调试与人际反馈解读:社交媒体里的“镜中我”机制
2020-07-18陈睿姿
陈睿姿
摘要:近些年来,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基于这些社交平台进行内容生产与交换。文章通过引入“镜中我”理论,从社交媒体中选取具有典型性且能够反映“镜中我”理论的表现进行分析,将“镜中我”理论置于新的媒介背景下,补充“镜中我”作用机制的类型,深化对于“镜中我”的研究,从中得出对于社交媒体受众的启示。
关键词:社交媒体 镜中我 自我认知 反馈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认识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二是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三是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感情。在这三个阶段中,前两项通过与他人进行接触发生作用。所以,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因素。
研究现状概述
在中国知网上以“镜中我”为主题进行检索,显示有219条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在这些研究中,“镜中我”普遍被置于较宽广的视野下,将其作为部分来思考对于整体的作用。如学者陈力丹、陈俊妮认为:“这个‘自我的获得有三种情形: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知觉;对别人对自己行为评价的知觉;对别人直接评价自己的感觉。这三个阶段严格来说是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一个结合体。”部分学者将“镜中我”置于具体事件和具体人群中进行研究,赵泽鸿、李云方在《解析年轻一代“镜中我”的缺失与代沟问题的产生》中得出观点,“解析了年轻人‘镜中我形成过程中的互动机理之后……过多地将代沟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客观文化环境显然不合理,人们应更为重视代沟问题主体双方的互动调试”。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很少有研究将具体的媒介作为考察“镜中我”作用机制的主要对象,于是将其置于新兴媒介语境下进行思考便具有了新的研究价值。
“镜中我”在社交媒体中的运行机制
“赛博格”这一概念的出现意味着电子技术已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依托互联网、社交媒体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赋予了用户更多的主动权,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生产和交换内容。基于此,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社交媒体上“镜中我”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
“镜中我”理论在社交媒体中的反映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在认知层面,“我”对自身人际关系的预判及通过接收人际反馈来完善这种认识;二是在行动层面,“我”在社交媒体上的情绪、态度、观点的表达,包括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频次、发布范围等,行动会随着认知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反过来促使认知发生改变,两者相互作用。社交媒体用户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刷朋友圈、发朋友圈、刷微博、发微博等,生产并消费着内容,用户可通过发送、点赞、评论、转发等与他人进行互动而形成传播,有传播就必定有传播的主体和对象,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我”是传播的主体,而微信好友则是“我”传播的对象,“我们”利用聊天及朋友圈互动实现社会交往。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当“我”发布了一条朋友圈,他人给“我”的朋友圈点赞,说明他对“我”的朋友圈内容表示赞同或喜欢,比如“我”发布风景照收获了很多的赞,就会认为他人喜欢“我”拍的照片,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以后会更加乐于去拍摄此类照片并愈加重视照片的质量。接收到这样的反馈之后,个人对“我”的认同会加强。除了点赞之外,微信好友也会在微信朋友圈页面上留下评论,用户会根据这些评价及时地进行反思自我、调节行为。比如在朋友圈上传“我”的照片,微信好友就照片对“我”的外形进行评价,当评价“我”胖的评论出现时,用户后续可能会采取修图或减肥瘦身等行为进行反馈,这里的自我行为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
用户可通过传播朋友圈内容来塑造“我”的形象,这一形象可以是真实或完全相反的,他人对用户的立场、态度体现在点赞、评论等互动中,影响用户的自我认知及对自我形象的塑造,比如用户在朋友圈经常打卡学习,朋友圈好友夸奖“我”热爱学习,久而久之,不管用户刚开始是否真的热爱学习,但都塑造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形象并且用户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有些微信用戶特别活跃,更新朋友圈较为频繁,内容也相对较多,一般来说,传播的活跃程度决定着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情况,传播活动越是活跃且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如果用户总是在朋友圈发表“我”的生活,别人对“我”的评价和态度就越多,“我”对自身的认知也就越丰富。
“镜中我”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机制
首先,个人通过别人的反映来评估调节自己的行为。每当用户发布朋友圈之后,用户会根据他人的反馈形成自我认知,比如他人是否赞同“我”及别人如何看待“我”的行为。个人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这里的“镜中我”与以往的“镜中我”有所不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个人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他人“态度”、他人“评价”,这些“态度”和“评价”可能大致相同,也有可能截然相反,提供了多面“镜子”供用户参考,不至于让个人局限于孤立且割裂的自我认知中。
其次,人人都可以是“镜子”。“我”是反映别人的一面“镜子”,同时别人也是反映“我”的一面“镜子”,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中,不仅他人可通过点赞、评论等影响“我”的认知、调节“我”的行为,“我”同样也可对他人的微信朋友圈进行点赞、评论等影响他人的认知、调节他人的行为。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并且也可不定向起到作用,“我”和“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可能会对“他”产生作用,影响“他”的认知并调节“他”的行为,再基于发布范围的设定,比如仅谁可见、谁不可见、提醒谁可见等,这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最后,“镜中我”在社交媒体中发挥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具体到微博的发送,“我”在发微博之前可能会想象在“我”的受众或粉丝心中“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或知书达理,或风趣幽默,接着评估“我”要发的这篇微博会引起他人怎样的评价,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最后再基于对他人的这些想象思考“我”到底要不要发这样的微博,做好决定之后便执行发送或放弃。
“镜中我”在社交媒体中的利弊分析
基于以上这些“镜中我”在社交媒体中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效果看,社交媒体反馈速度快,当用户发表内容后反馈几乎同时产生,他人对用户的传播行为做出的反应几乎同时进行,而且互动性强,用户可根据他人的“态度”“评价”等及时调整自我的行为,而且“态度”“评价”越多,用户对于自我的认知也就更加多样化,进而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并采取行动。从负面效果看,經常基于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形成自我认知,用户可能会对他人的态度产生依赖,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人云亦云”;也会使得用户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比如有些微博大V因受不了网络上的负面评价,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因此患上抑郁症等。
如此看来,“镜中我”机制在社交媒体中发生的作用有利有弊,用户应趋利避害,正确利用社交媒体完善自我。用户要意识到社交媒体中“镜中我”的表现,分析利弊并认识其在自我认知、完善自我时的重要影响,客观看待“镜子”里的自己,保留自己的主见,也要多照一些“镜子”,多个社交媒体齐头并进,尽可能多地关注他人的“态度”“评价”,不局限在小范围内,否则会导致自我认知走向极端。
在社交媒体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态度”“评价”对用户而言都有用。尤其是微博这类社交媒体平台,高度开放,人人都可参与其中,它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模式,并且具有匿名性,有很多的“键盘侠”潜伏在其中,用户看不清“镜子”,也看不清“镜子”中的自己,其给予用户的反馈大多数情况下是扭曲、不真实的,甚至完全错误,这就要求用户“三思而后行”。基于微信这样的熟人网络社交圈,反馈基本上都来自于用户身边的熟人,可信度、真实性也更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要学会辨别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语
社交媒体正在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产生巨大影响,“镜中我”理论机制也会在其中一直发挥作用,而用户基于”镜中我”的表现也会一直存在,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基于本文的研究,用户在面对社交媒体中的“镜中我”表现时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要辩证看待分析利弊,更好地为自己所用。社交媒体为以“镜中我”理论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形式。随着技术的更迭进步,“镜中我”理论一定会得到更广泛且有效的运用。(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赵泽鸿,李云方:《解析年轻一代“镜中我”的缺失与代沟问题的产生》,《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2)。
3.周广晖:《网络传播中的镜中我机制》,《青年记者》,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