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1)
2020-07-14李玉芝
李玉芝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是整个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质,这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重点内容,只有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贯彻和落实空间观念的培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树立空间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自身应该树立一个空间的教育观念,并做好角色的有效转变,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并积极做好自身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认识到空间观念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空间观念,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体现。
比如说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如可以利用课堂上的现有资源,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自己的文具盒、门窗等物体,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的相关抽象知识,为空间观念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回想在自己的家里有没有类似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去想象,来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同时还能更好地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实际上就是人对所看到实际物体的一种反应,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实物,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培养空间观念。比如说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引导同学正确地分析和辨认不同角度观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不同角度下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形状,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可以选择玩偶或者汽车模型,来满足学生的爱好,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图形,将玩偶或者汽车模型放在桌子的中间,让学生分别坐在四个方位,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有能力的话还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在不同角度所看见的物体的实际形状,让学生切实地感受空间的观念。
三、动手操作,构建空间模型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几何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几何学习能力。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发放一些简单的工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工具来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新的学习体验下感受和学习与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关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并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空间意识和空间观念。
或者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有关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的实际物件,比如说制作一个与长方体有关的模型橡皮或者文具盒等物体,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绘制上喜欢的图案。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小学生的空间意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对学生自身创新思维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观念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将知识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利用这种新的手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说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就要合理地发挥出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形的运动轨迹,比如展示物体的平移或者旋转,或者将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呈现给学生。用这种动态化的视频,让学生的象形思维和空间观念同时得到强化,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观念。
五、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这实际上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想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就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刚好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一学习需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交流和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讨论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方法和思想,实现共同的进步。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比如说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和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自的特征,并且能够有效地掌握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利用有效互动,强化空间观念
良好的课堂互动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和建立也可以依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来说,只有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疑惑,做好适时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跟紧学习步伐,从而实现教学的和谐、统一发展,进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说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就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比如说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我国的地图,可以问学生:“河北省在陕西省的什么方位?”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多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图上的空间方位与实际中方位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在问题的指引下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培养,在不断的练习和应用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实际的问题中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说在解决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其展开图,在绘画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就能得到强化,在计算表面积时就会容易很多。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连线题,让学生找出立体图形的平面图,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图形的特征,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比如说,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定制了一个长方体的蛋糕,可以让学生动手简单地测量一下长方体蛋糕的長宽高,然后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结合长方体的特点,让学生进行划分。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了空间的概念,同时更能合理地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有重要的帮助。
八、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教师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到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建立明确的空间观念培养目标,并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水琴.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小学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
[2]郭允.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2016(22).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