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因研究
2020-07-14刘娟
刘娟
【摘 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成就“科教兴国”的坚实基础。但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瓶颈。基于此,本文从外部探讨了影响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明确了影响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因素有哪些,从而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外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教兴国”的坚实基础。本文从外部探讨了影响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一、社会急切渴望人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教师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中华民族要崛起,就需要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依赖于教师,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因此,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刻不容缓。
二、各级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小学教师由专业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与提高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准备、积累,最终才能达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营造的大环境决定着这个过程的节奏和成效。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瞻远瞩地规划,给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轨迹”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国家及各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如教育部、财政部联手出台的“银龄”计划,陕西省教育厅大力推行的“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等,这些无一不是推进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实有效措施。
(二)各级教育部门提供的交流平台,为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舞台”
近几年,各级各类的培训项目,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实现了基层教师与名师的面对面交流。与此同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各级名师工作室(坊)“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很好地施展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工薪待遇,修改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奖励骨干教师,为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供“食粮”
近年来,广大教师的工资待遇明显提高,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公布,明确指出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面推出了利好政策,增加了高级教师的比例,这些举措客观上激励了更多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加之,对于取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各级政府分别有每人300、200元的津贴。这些利好因素都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多元组建教师队伍,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过去,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主要来自师范院校,但近几年来教师队伍的来源已趋向多元化,凡是有志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通过参加教师资格面试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就可成功地走上教师岗位。这样的举措让更多具有名校背景、非师范院校、怀揣教育梦想的优秀年轻人投身教育教学事业,更好地为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三、学校发展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如慕课、微课等。这些虽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受教育形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依然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依然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能。
(一)学校发展与小学教师发展相輔相成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因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其赖以生存的关键。近年来,社会上之所以出现“择校难,进名校难”的现象,乃至高价择校费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渴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校急切地希望提升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要想实现这些期望,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从而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在这一前提下,学校为教师的不断成长提供了许多资源与机会。纵观陕西省的知名教育集团,如“西安高新教育集团、陕师大教育集团”等无一例外地达成了学校发展与教师同步成长的美好愿望。教师借助名校这一平台,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同时,学校借助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在社会上建立了自身的品牌,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因而,在各个学段、各个学科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以及优秀业务能力的名师,从而实现了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双赢”。
(二)学校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积极推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2004年3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一次培训中提出了“校本研修”这一概念,为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出了具体措施。十几年来,“校本研修”已然化作学校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以我所在学校为例,早在2012年,我校就实施了“名师引领工程”,经常性地开展“名师走进课堂,研究教育教学,诊断教学问题,解决教育困惑”等活动,很好地实现了“专家引领”。此外,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观课议课”活动,也在同学科教师之间创建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实现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有效地促使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了专业技艺,发展了个人的专业能力。
(三)各个学校积极构建教师队伍成长体系,着眼现在求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件“系统工程”,需要各校构建出一套适合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体系”。2003年,我从幼儿园转岗到小学,可以说对小学教育一窍不通,入职的第一天,校长就安排了具体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便成了“家常便饭”,学校并未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反观现今,大多学校已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师培养体系,从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到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再到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域内的“名师引领工程”等,这些举措无一例外地成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
(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生的特定事件,助推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观课议课、研讨、交流、听评课、各类教学评赛等,都可能成为特定事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契机。一方面,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特定事件,给教师创造了一些更新教育理念和丰富专业知识结构的机会,对已有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作出审视和判断,对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再认识;另一方面,特定事件又引发了教师的自我认知和定位,激发了其自身专业成长的欲望。纵观许多名师的成长历程,往往是从上了一节好课,参加了一次评赛得到同行的认可,从而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引发了自身专业成长的内动力,不断地成长。
四、家庭因素影响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受到其家庭的支持度、文化背景、经济情况等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因家庭环境优越,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有误,本着“混”的态度,工作上不努力,专业上“得过且过”;又如一些中年教师,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显得有心无力。反之,那些有家庭支持的教师,工作热情高,专业成长就相对快一些。
总之,只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才能激发教师的自身动力,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阮佳佳.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教师知识)的视角[J].长江丛刊,2017(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J].西藏教育,2018(4).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