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07-08任姣娜

云南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拉汀阿戈艾司西

任姣娜

(平顶山市精神病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抑郁症为常见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自残、自杀率高。统计显示,40%~90%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1]。而睡眠障碍是抑郁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常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可增强5- 羟色胺能神经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但在治疗睡眠障碍方面存在不足。阿戈美拉汀不仅具有抗抑郁作用,还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改善睡眠。因此,本研究以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2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51例。B组男18例,女33例;年龄18 ~54 岁,平均(36.13±8.41)岁;病程1~8年,平均(4.61±1.02)年。A 组男19例,女32例;年龄19~53岁,平均(35.84±8.22)岁;病程1~9年,平均(4.85±1.13)年。2 组基线资料(性别、病程、年龄)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2.合并睡眠障碍。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 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分>5 分。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精神疾病。2.存在药物使用禁忌。3.其他原因所致睡眠障碍。4.妊娠、哺乳期妇女。5.近期曾服用抗抑郁药物。6.存在自杀倾向。

二、方法 1.A 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10mg/d,最大剂量20mg/d。2.B 组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睡前口服阿戈美拉汀25mg/次,1 次/d,2 周后无效,增加剂量至50mg/d。2 组均治疗8 周。

三、疗效判定标准[3]HAMD 减分率=(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100%。临床治愈:心境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消失,HAMD 评分减分率≥75%;显著进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明显减轻,HAMD 评分减分率为50%~74%;好转:心境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有所缓解,HAMD 评分减分率为25%~49%;无效:心境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未改善,HAMD 评分减分率<25%。总有效=临床治愈+显著进步。

四、观察指标 1.对比2 组临床疗效。2.采用HAMD 评分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4 周后、8 周后抑郁情况,正常:<7 分;可能有抑郁症:7~16 分;肯定有抑郁症:17~24 分;严重抑郁症:>24 分。3.采用PSQI 评分估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4 周后、8 周后睡眠质量,总分21 分,评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头晕、嗜睡、失眠、视觉障碍)发生率。

五、统计学分析SPSS 22.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一、临床疗效 B 组治疗总有效率68.62%与A 组64.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HAMD 评分,PSQI 评分 治疗前2 组HAMD 评分、PSQI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4 周后、8 周后2 组HAMD 评分、PSQI 评分均降低,B 组PSQI 评分低于A 组(P<0.05),见表2。

三、不良反应发生率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A 组11.7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抑郁症病因不明,可能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抑郁症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下降有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包含5- 羟色胺、肾上腺素等。此外,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会加重抑郁症病情,而抑郁症反过来增加睡眠障碍发生风险[4]。因此,需寻找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艾司西酞普兰为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抗抑郁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元对5- 羟色胺再摄取,改善中枢5- 羟色胺能神经功能。多项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减轻炎症反应[5]。阿戈美拉汀为5- 羟色胺2C 受体拮抗剂,可促进海马齿状回区域细胞、神经元再生,提高其可塑性,而海马阿戈美拉汀区域与情绪反映有关,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治疗总有效率68.62%与A 组64.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4 周后、8 周后两组HAMD 评分均降低,说明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治疗抑郁症,减轻患者抑郁情绪。但艾司西酞普兰仅能对快速眼动睡眠密度增加形式的睡眠障碍产生调节作用,而对慢波睡眠减少、δ 睡眠比例下降的睡眠障碍效果不太理想,原因在于艾司西酞普兰虽可增加睡眠持续性,改善睡眠,但其阻断作用会引起宿睡、白天困倦等。而阿戈美拉汀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改善患者睡眠结构,促进睡眠。研究显示,阿戈美拉汀治疗伴失眠抑郁症比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抗抑郁及改善睡眠质量效果好[6]。本研究显示,治疗2 周后、4 周后、8 周后两组PSQI 评分均降低,B 组PSQI 评分低于A 组(P<0.05),提示与艾司西酞普兰相比,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还显示,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A 组11.7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2组HAMD评分,PSQI评分对比(±s,分)

表2 2组HAMD评分,PSQI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

时间 组别例数 治疗前 治疗2 周后 治疗4 周后 治疗8 周后B 组 51 22.85±3.61 16.35±3.18a 13.22±2.76a 10.49±2.51a HAMD 评分 A 组 51 23.14±3.73 17.41±3.43a 14.18±3.02a 11.12±2.87a t 0.399 1.618 1.676 1.180 P 0.691 0.109 0.097 0.241 PSQI 评分B 组 51 14.86±2.93 10.11±2.24a 7.82±2.05a 4.31±1.57a A 组 51 15.11±3.04 13.28±2.75a 11.46±2.39a 7.18±1.96a 0.423 6.383 8.256 8.162 P 0.673 <0.001 <0.001 <0.001 t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综上所述,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治疗抑郁症,减轻患者抑郁情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阿戈美拉汀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猜你喜欢

美拉汀阿戈艾司西
阿戈美拉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阿戈美拉汀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戈美拉汀舌下片的效果评价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