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2020-07-06史学斌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成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低效的现象与原因,并结合相关例子分析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以期对推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实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186-01
一、引言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场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衡量课堂设计与教学实践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学科,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则成为每位教师需要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也不是被设定了程序的“学习机器”,而被定位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课堂的主人。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新规划课堂上教与学的时间安排,重新设计知识传授的过程,将学生引入到知识探究实践中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相应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主體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设计教学策略,从而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环境。
(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以致用是获取知识的根本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科的应用价值角度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在未来的社会参与中有所运用。
在初中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入手,调整学生的思想误区,启发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确,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抽象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引导具有明显优势。基于此,教师可以从思维品质培养的角度进行课堂设计,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并通过举一反三的运用深化对模型的理解与认知。这样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经过完成的构建过程,有效提升了其思维品质。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将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直方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某市某一季度的降雨量数据,为学生提供统计分析的依据,指导学生绘制直方图,并通过图形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深化学生对数学学科应用价值的认识。
(二)结合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堂实践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以讲解与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显然已经难以承担高效课堂构建的要求,而以开放性的思维探究新颖、有趣、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则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情境教学法。例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在固定物体的时候多选择三角形,在经验的迁移与情感的融入中,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进而在思考与探究中实现对三角形性质的归纳与总结;2.问题导向法。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基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学生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并根据猜测探究验证方法,同时结合动手操作、互动交流实现归纳、验证问题的答案,进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高教学实践效果;3.导学案法。即课前教师利用导学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概念分析、习题训练、自我检测的过程中初步完成学习目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可供教师选择的实践方法不仅限于以上几种。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实践内容,有意识地调整传统课堂教学思路,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探究新的思路。
(三)合理定位教与学的地位,构建协调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前提。在课堂环境中,师生关系是教与学关系的具体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并有意识地调整传统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放下知识传授者的高姿态,从平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对视、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及时回答,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面对学生的答案,应及时做出评价,以形成有效反馈,提高师生互动的流畅性与有效性。搭建多元化沟通平台。一些学生在与教师面对面的沟通中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边缘位置,难以真正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针对此,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在线沟通平台,打破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尴尬,让师生在虚拟平台上实现及时沟通,以拓宽沟通范围,提高沟通效果。注重情感的渗透与融合。在初中课堂教学沟通中,知识传递并不是互动的唯一目的,情感教育也应成为教师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情感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突破心理误区与情感困惑,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具有检验、导向、激励的重要意义。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入多元化评价理念,设计教学评价机制,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效融合,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即不仅体现出教师的评价主体作用,还应该吸引学生个体进行反思与评价,吸引学习小组进行互动评价,从多角度形成评价建议;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即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标准中实现个性化发展;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教师应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以及非语言评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检验与指导。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想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限制,扭转当前初中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也非一朝一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投身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中来,用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究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路,进而逐渐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渗透,不断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孙业英.刍议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实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45.
[2]卢仁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打造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73-174.
作者简介:
史学斌(1981-),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