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放兴趣”,构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
2020-07-03徐卫星
摘 要: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劳技知识、劳技技能的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感受、体验。在劳动与技术课程实践中,教师要反思和批判技术兴趣,倡扬和践行解放兴趣。基于“解放兴趣”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呵护和对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尊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解放兴趣;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C-0052-03
德国杰出思想家哈贝马斯将人类兴趣分为三层: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在劳动与技术教學中,我们往往强调操作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劳动技术原理、方法的理解。如果教师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重视劳技知识、技能,更重视学生在劳技学习中的感受、体验,重视发挥学生劳技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作用,重视发掘学生劳技学习的创造性。那么,劳技课程就能成为解放和舒展学生自我本质力量的课程。劳技教学就使学生能超越技术兴趣,进入实践兴趣,指向解放兴趣。
一、反思与批判:“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技术兴趣
当下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技术理性泛滥,而实践理性、解放理性则遭遇放逐。在功利主义取向下,教师往往将劳动与技术看成是一种“做”的技术、“操作”的技术,由此剥夺了学生思的兴趣,学生的手与脑的劳动被分离,学生降格、沉沦为一个机械的操作工具。
(一)技术目标的僭越
应该说,每一种劳动与技术项目,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解放学生身心的重要载体。但在劳动与技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基本上都着眼于劳动技术,而很少关注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感受、体验。由此导致劳动与技术教学的高耗低效。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拉花彩练》,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会用四折法制作拉花;②能根据步骤图制作拉花彩练;③能设法解决长的拉花彩练容易断的问题。三个教学的主目标,其着眼点都在技术,都属于技术性、工具性的理性目标。
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感受、体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则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甚至缺席。
(二)操作主义的泛滥
诚然,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但在实践中却被异化为技术化,甚至唯技术是从。具体而言,就是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往往是冷冰冰的操作性内容。对劳动与技术项目内容在材料、属性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应有的介绍。学生只知道“怎样做”,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等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思考。学生沦落为一个操作工具,甚至成为一个完整流程上的零件。
例如,教学《凉拌黄瓜》,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流程:①介绍凉拌黄瓜;②示范切黄瓜;③讲解制作方法;④学生动手操作。整个交流过程非常简洁,可以说是言简意赅,但都指向“怎样做”,而应有的启发学生为什么这样做是缺失的。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学生被技术打磨成技术学习的机器。
(三)师生角色的错位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主人。但在当下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师生主体角色经常错位。具体表现为:许多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劳动与技术实践性内容,却被教师过度讲解、被教师示范操作。这里,笔者无意于抹杀教师应有的讲解、示范功能,只是反思和批判应该由学生实践、感悟的内容,却被教师和盘托出。这种师生角色错误的教学,是一种霸权主义的体现。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折扇》,由于霸权意识作祟,在课堂“展示折扇”“讲解折扇”“示范折扇”等环节就花去了一堂课的四分之三的时间,而学生实践操作的实践只剩下四分之一。由此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能在课堂上完成应有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颠倒了师生的角色,本该由学生探究的时空却被教师无情地占位,学生也因此缺失了真体验、真探究、真思考。
二、倡扬与践行:“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解放兴趣
解放兴趣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技术兴趣的超越,也是学生立场的回归。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实践,要以培育学生的实践理性、解放理性为追求。教师要做学生劳动与技术“麦田”里的守望者,要让劳动与技术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基地,要让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出绚丽之花。
(一)超越技术宰制,培育学生实践兴趣
“劳动与技术”课程首先要超越技术宰制,走向学生的实践。在劳动与技术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到自我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认为,要消除劳动的异化,就要让人在劳动中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在分工中沦落为机器。同样,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劳动的兴趣、力量,就要让学生在劳动中看到自我的力量。
比如教学《笔袋DIY》,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实践,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首先,让学生观察笔袋,并且思考这些布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怎样的特点?怎样让布带的空间变得大一些?笔袋的封口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点、缺点?在问题的导引下,学生展开深度思考、研讨、交流。通过研讨、交流,学生主动画样、剪裁,主动缝合、装拉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度介入,助推学生的探究。
比如,可以出示“小贴士”,给出“友情提醒”等。如装拉链是做笔袋的关键环节,笔者给学生提供“锦囊”:将拉链拉开,布料反面朝外,拉链正面与布料正面贴合;将拉链尾部银扣处对准侧缝的缝线起点;用回针法将拉链的一边与布料从右向左缝合;将拉链的另一边从拉链头部缝合到拉链尾部;剪去多余部分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实践中,我们还组织学生在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这里,笔袋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过展示、交流,学生能感受到自我的本质力量,体验到劳动与技术的意义和价值。
(二)超越实践理性,培育学生的文化兴趣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更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角来打量实践。文化理性强调技术、实践与价值的融合。文化理性是工具理性、过程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体验到劳动的意义、价值。
劳动不是简单的技术传递,劳动也不是简单的自主建构,劳动是学生从事的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艺术活动。学生将劳动成果看成是自己的艺术品。
比如,教学《制作礼品盒》,学生不仅仅展开制作礼品盒活动,更涉及礼品盒图案,设立礼品盒形状,设计礼品盒包装。在教学中,笔者以“礼品盒作品”为项目主题,以“迷你礼品盒”“创意礼品盒”“时尚礼品盒”“炫酷礼品盒”等典型作品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礼品盒的测量、制图、剪刻、插接、黏贴等操作。
在交流中,学生彼此之间对礼品盒进行品评,不断提升礼品盒制作的品味。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追求礼品盒的实用性,更追求礼品盒的艺术性,力图让礼品盒充满美感。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设立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认知,让学生超越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走向文化兴趣。通过教劳结合,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这种充满意义、充满价值、蕴含文化的劳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三)超越文化理性,培育学生的解放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文化,都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只有实践、解放才是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实践是学生确证与表征自我的方式。只有通过解放,学生才能表现出“人之为人”的品质、素养。在这里,劳动不是外在于学生的异己力量,劳动是学生自我存在的价值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
教学《塑丝毽子》时,一位教师首先从学生的体育冬季三项运动比赛开始,揭示课题“做毽子”。这样的课题,一方面是基于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的身体发展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与技术课程《塑丝毽子》,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项技能,更是基于学生生命解放的需求,因而具有本然的生命发展价值。当学生做成了毽子,既是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又内涵着学生对自我生命解放的诉求。在引导学生做成了塑丝毽子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做鸡毛毽、羽毛毽、塑料毽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将制作好的毽子进行比较,哪一种毽子更好踢?显然,这样的劳动与技术教学,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做毽子,实质上指向了学生运用毽子实现自身生命的解放与舒展。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具体环节,就是要求各个大组选择推荐一个最好的毽子,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看看哪些材料做成的毽子更好踢?然后引导学生现场踢毽子,感受哪一种材料做成的毽子好踢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在简单的进行技术操作,而是将技术过程、技术成果与自我的生命、实践联通了起来。启发学生生成了将技术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能力。
超越文化理性,培育学生的解放兴趣,让学生在进行技术实践的同时超越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生的生命实践,又是学生的生命解放。学生不再是技术的奴仆,他们不再为技术所控,而是能控制技术、驾驭技术、鉴赏技术。
从“技术兴趣”到“解放兴趣”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价值转型。作为教师,要引入陶行知先生的“五大解放”理念,让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命实践的艺术,还是一种生命解放与舒展的载体。
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延伸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通向劳动与技术之路上振翅飞翔。基于“解放兴趣”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呵护和对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尊崇。
参考文献:
[1]杨玲.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J]. 教师, 2018,(36).
[2]卞文霞. 劳动与技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J]. 成才之路, 2015 ,(29).
[3]徐卫星.刍议小学劳技课堂有效活动的“多维度”设计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9).
[4]沈英.浅谈小学劳技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5).
[5]杨军.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与多媒體技术的适度融合[J].内蒙古教育,2018,(16).
[6]李江华.舞动指尖上的智慧——小学劳技教学“双效”探微[J]. 小学教学参考,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