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2017-03-28汪丹
汪丹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学生来讲,教师的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评价。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开展评价,建立适合小学生发展的劳技评价体系。
[关键词]创新形式;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80-01
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教学过程设计和现代技术运用,忽视教学评价过程。教师的评价存在针对性差、评价手段落后、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劳技课程的开展,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创新形式,实现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发展性评价。
一、关注内容评价,激活学生学习动力
传统小学劳技课堂中,学生作品的好坏、学業成绩的高低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内容单一。这样的评价是不公正、不科学的,体现不出评价的激励作用。劳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劳技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对单一作品的评价,对小学劳技课堂实施发展性评价,即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评价,促使评价内容多维化,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在教学“中国结——平结”时,教师用打结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根绳子,如何用它快速打一个结呢?”学生纷纷尝试。教师引入课题并播放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按照步骤编织中国结。在编织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学得都很快,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编制步骤。一位后进生学得很慢,可是他却把编织步骤一步步写了出来。教师对该生进行了表扬:“李磊虽然编得较慢,可是他却非常用心地把编织步骤记录了下来,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要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关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不能简单地用优、良、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等级评价,而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学习精神、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给与适当评价。评价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这样的多元评价,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让教师的评价成为学生再次学习的宝贵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如在教学“中国结——平结”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各组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小组编织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某小组编织的平结:“虽然该组编织的平结不是很平整,看起来不美观,但是该组组员在编织过程中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用时最短,所以这节课的‘小组之星属于这一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都能向该组学习。”
初次尝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制作的作品或许达不到要求,但教师不能只注重作品本身的效果,要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体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合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关注主体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传统教学评价,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作为被评估的对象,只能被动接受评价,却极少参与评价。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活动体现不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通过学生自评、他评等形式,让学生在评价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就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如在教学“中国结——平结”时,编织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并按照操作步骤正确、文明安全操作、作品平整美观、团结互助合作等四个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在学生自评之后,教师引导同桌互评。如某生对同桌编织的平结给出的评价:“从整体上看,这个平结编织的还算可以,一看就知道是用心编织的,但有点松散不平整,因此整体来说,我给他打两颗星。”被评价的学生认真听取了同桌给予的意见,重新编织,并认真拉紧每一根线绳。
教师在进行评价活动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评价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作品的优劣,判断自己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明确该如何操作才能提升自己对内容的学习。学生发现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助于缺点的改正和技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有效评价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方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关注对教学内容、过程和主体的评价,实现评价的实效性和发展性。只有创新评价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才能充分展现小学劳技课堂魅力,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责编 罗 艳)